香归(690)
后来,邱老太太经常让人给她送些小礼物过来,偶尔还能收到邱雨涵小姑娘的信件。
虽然信只有一二十个字,又写得歪歪扭扭,但话让她暖心。
都是些诸如,姨姨,涵儿想你……
姨姨,你很美丽……
姨姨,函儿很乖……
陶婧知道,这些话是邱老太太教她的,兴许邱世子也知道。
有这么乖的继女,有那么慈善的祖母,邱世子的内心应该不像外表那么吓人吧?
渐渐的,她没有那么害怕了。
今天才知道慈善的老太太那么厉害,亲孙子犯了错也会被打得那样狠。
老太太过来,真的只是因为那件事?
陶婧躺在床上翻来复去,一宿没睡好。
次日,陶大公子请了一天假,巳时带着一些治外伤的补药去了卫国公府。
名义是邱望之“坠马”,他来探望。
邱望之趴在床上不能动,不仅背和屁股痛,还发热,人有些迷糊。
邱雨涵在门口看着,眼睛都哭肿了。
“爹爹挨打,我好心痛……爹爹,你以后一定要听祖母的话,祖母不会害你的……”
她边哭边说,邱望之道,“爹爹知道了,闺女去上学吧。”
“我要给爹爹侍疾。”
史妈妈劝道,“姐儿,你紧着在这里哭,世子爷歇息不好,伤势就会加重。姐儿乖乖去上课,下晌再来。”
邱雨涵才哭着走了。
稍后,小厮来禀报,“世子爷,陶大爷来了。”
邱望之昨天就听老太太说了这件事,他现在不想见任何人,特别是陶家人。
却不得不见。
他虚弱地说道,“请他进来。”
陶大爷进屋,遣退下人,两个人关着门谈了两刻多钟。
陶大爷一脸兴奋地回府说了邱望之的态度。
他比老太太还有诚意,承诺会忘记过去,一心一意对陶婧。
老太太又让陶大爷去孙府一趟,问问孙与慕邱望之在曲原府的事。
孙与慕当然不能说实话,只说邱老太太说的是实情,还说邱望之是有担当的男儿……
陶翁还是不放心,下晌亲自去孙府找孙与慕。
孙与慕正在外书房同老侯爷商议事情,赶紧去厅堂见他。
陶翁目光犀利,“害邱望之单相思的姑娘真是曲原府的?”
孙与慕看出外祖或许已经猜到那个姑娘是谁,只得说道,“那个姑娘是哪里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邱望之必须彻底忘记她。
“我涉世不深,但我爹说,邱世子像他祖父,是值得用心相交之人。我信我爹的话。”
大女婿说的话,陶翁也信。
第六百一十六章 共谋大业
端王府的一处院子院门紧闭,里面除了风吹叶子的沙沙声,静谧得可怕。
自从知道那件事后,这个院子就没进来过外人。
这里是外书房,平时端王看书和处理公务的地方。
高德珠再一次扣响院门,终于听到“咯吱”一声,院门开了一条小缝。
里面一个太监往外看了一眼。
秋阳下,只有郡主一人站在门外,手里端着一个托盘。
高德珠轻声说道,“何公公,母妃没来,只有我一人。”
何公公是端王的贴身太监,服侍了端王二十几年。
他听了这话才把门打开。
高德珠进去后,他又把院门插上。
这么多天,院子里只有端王和何公公两个人。
端王妃、高德珠、高贞轮着过来,门都没开。
多少饭菜端进去,几乎原封不动拿出来。
何公公轻声说道,“王爷每天只喝一点粥,反复说着一句话,说自己是罪人,和老苏氏、梁涂一样坏……奴才见王爷那样,心疼啊。郡主劝劝他,好歹吃点东西吧。”
说到后面声音都哽咽起来。
高德珠也清瘦了许多,眼里涌上泪水。
西屋里,端王盘腿坐在榻上,眼神涣散,头发零乱,衣裳皱巴巴的。
在苏贵妃和梁涂倒台前,端王一直装疯卖傻,不敢暴露本性。在他们倒台后,那个人又找上门,说有办法辅佐端王登上大宝……
那个人还说,苏太后是看着端王长大的,在她眼里,高奉排在第一,高明就排得上第二。
说晋诚有一座净慈庵,里面的住持空镜师太有特殊本事,能够用“连心术”把血脉之亲弄病弄残甚至弄死。
只要排除挡在端王前面的那几个障碍,皇上选无可选,端王就是唯一储君人选……
端王知道了,他是老苏氏手里的一颗棋。如果梁涂或高奉能顺利登上大宝,他就是颗弃子。
若他们夺位失败,他就排上用场了。
所以,那些人才从小给他灌输恨高家所有人的思想,想利用他的恨把高家人弄死……
为此老苏氏专门为他留下两个能人。
一个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一个是有特殊本事的空镜师太。
好在有穆姑姑教会他识人辨人,让他从小知道老苏氏更坏,他所受的苦其实是老苏氏故意造成的。
他也知道了,原来高奉不是皇上的亲儿子,否则早用这招把皇上和他们这些皇子害死了。
端王想到自己的辛酸过往,不愿意让他的儿女再被人欺负和瞧不起,当然还有那个位置的魅力,答应共谋天下。
他们能利用他,他也能利用他们。
哪怕他所承受的苦痛一点不比那些血脉低……
几年间,空镜炼的“连心散”陆续通过潘家人送到他手里,他又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给兄弟们和侄子们服下——除了那个还未回宫的八皇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