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和丞相有个崽[种田](167)

作者: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为首的叶父上前问道:“小娃娃,我们是小禾村来卖拐枣的,请问庄子里收拐枣吗?”

云初笑着点头,“叔叔我们收拐枣哦。”

叶父心中一喜,激动道:“小娃娃,那你可知道我们卖拐枣要找谁?”

“找我呀叔叔。”云初指了指旁边的两个镖师,“给张叔叔和王叔叔称重后,告诉我名字和重量就可以。”

云初说完,阿风弯腰,掀开了被桌子挡住的箩筐,里面是堆积冒顶的铜钱。

小禾村的人这才反应过来,这漂亮的和年画娃娃一样的孩子,就是瑾初农庄的小东家。

乖乖,这农庄的东家还真放心什么都叫一个几岁大的孩子干啊!

惊讶之下,更多的还是激动高兴。

他们真的能靠摘拐枣挣钱了!

一大早去摘的这一箩筐拐枣哪里够啊!称完后得回去多拿两个箩筐,再去一趟山里才行!

小禾村来卖拐枣的村民们都是一样的想法,等到他们都称重登记完,手里拿着二十文钱结伴往回走的时候。

一个个脸上的笑都落不下去,想着这趟进山摘的拐枣,就先弄回家给孩子们清洗干净。

洗干净的能一斤四文呢。

都怪他们心里还是不太相信是真的,摘了拐枣就直接过来了,不然现在到手也有四十文了。

不过现在知道也不晚,今天还有好多时间去摘拐枣呢。

小禾村的村民们心里想着赚钱的营生,一片火热。脚下步伐不由自主的加快,恨不得飞到山里摘它个百十来筐。

……

这是云初第一次全权负责一件事情,觉得新奇有趣的同时,云初心里也多了一份责任感。

他送走了小禾村的村民后,让分拨过来做拐枣糖的长工们将收来的拐枣清洗干净。

拐枣糖大雍本来就有,很多人也知道做法。

不过大雍行商有规定,百姓可以售卖一些自己种的粮食,蔬菜,还有编织的一些箩筐草席这些。收益超过一定的价格没什么,若是超过了价格,却不是商籍,则会被抓去打板子。

超的金额越多,板子越重,还会蹲大牢。

而糖,油,盐,铁这些,是必须拥有商籍才可以的。

因此即便村民会做拐枣糖,也没办法拿出去卖。有认识的货郎,倒是可以卖给货郎,让货郎去卖。

但这样一来,从采摘到清洗再到熬糖,费时费力,也赚不到几个钱。

不如只弄一点自家里吃吃得了。

而拐枣糖的做法也简单,清洗干净后,捣碎后放锅中煮开,随后再过滤挤压出浅绿色汁液,最后再熬煮至粘稠变红棕色,拐枣糖就成了。

云初全程都在场盯着,云怀瑾也跟在边上看着。

最后糖浆熬好,趁着还能流动,用勺子舀起来,一一倒入准备好的模具中。

云怀瑾问了云初要怎么卖,云初说和市面上一样的价格。

云怀瑾指着模具道:“这模具精巧,越小越难做,造价不低。按照市面上的价格卖的话,可能会亏本。

而且用来煮拐枣渣的水,阿父加了可以改变水质的秘方,味道上会比普通的拐枣糖好很多。

这一部分,也是一笔隐形的投入。

质量大幅度提高价格却不提高的话,会断了多数人的营生,扰乱现有的市场秩序。

除非乖宝就是想狙击某个同行,但这样做也会殃及池鱼。

并且所有人都一样的情况下,过于出头不是一件好事。

反而是会被当成个靶子盯着攻击,若是想长久稳定,就只能提高些价格,改变受众群体,不断别人的生意。”

云怀瑾针对周家去堵截周家的生意,不管是人参,菜蔬,鸡鸭猪肉都是对比市场提高了价格的,不然丰水县的市场得被他搅乱。

毕竟庄子里东西质量的提高,是靠灵泉水。他人质量口感无法提高,也不是因为糊弄。

云初在去年之前没有吃过拐枣,更没吃过拐枣糖。他还以为拐枣做成糖之后,就是那个味道。比拐枣本身要好吃特别多。

没想到是因为熬煮的水,阿父用秘方改变了水质的原因。

云初看着模具里的拐枣糖,想了一下说,“那就卖一文钱一块。”

这模具做的小,直径两厘米,七八岁的孩子一口就能塞一颗糖含着。

卖一文钱一块的价格,倒是合适。

云怀瑾摸摸云初的小脑袋,鼓励道:“乖宝真棒,都会做生意了。”

第60章

小禾村的村民这几日都不再到处找吃的,而是大人们全部进山摘拐枣,孩子们在家清洗拐枣。

这让周庄下其他村子的村民们有些奇怪,打听之后才知道是瑾初农庄的人出钱收拐枣。

今年农闲时的活计依旧不好找,能有一份这样的收入,和白给的钱没什么两样。

其他村子的村民也纷纷动了起来,不过他们心里也有数,没有往小禾村摘拐枣的那一带去,而是找了其他的地方。

小禾村的村民们也想这活就他们自己干,但大家日子都过的苦,加上入云山很大,分散开去别的地方找,对他们来说也没太多的影响。

而且瑾初农庄收拐枣这事也瞒不住,两个庄子离的实在太近。与其瞒着伤了情分,不如说了的好,大家有钱一起赚。

枣沟村和山前村的村民们,家里有空的,也都会去山里摘拐枣。

毕竟谁也不会嫌钱多嘛。

后面村民们送来的拐枣,都是清洗干净的。

虽说庄子里会再清洗两遍,但比起没清洗过的要快很多。

拐枣糖本就做法简单,清洗上省下了功夫,做的就更快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