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和丞相有个崽[种田](194)

作者: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云公子你来的可巧,正好还有最后一份,可不是仅着你们这雅间里先上嘛。

还好云公子吃上后也觉得满意,咱们这菜就没白定。”

云家的三公子虽然没有问其他,但伙计这样说出来,也叫人听着心里舒坦,觉得被重视了。

云三公子被暗暗的恭维一番后,对伙计口中的瑾初农庄产生了兴趣。

他们家中就是有大庄子的,这江州府内的庄子,没有他云三不清楚的。

但这瑾初农庄倒还真是没听过,可又觉得有些耳熟,想不起在哪听过了。

“这瑾初农庄是在哪?”云三公子问道。

伙计说:“就在丰水县,离咱这可远咯。”

丰水县,瑾初农庄……云三想了一下,好像是有听过这庄子卖什么豆浆?

云家在江州府属于大庄户,加上族中有人在雍京当大官的,他们云家在江州府内,那也是说得上话的有头有脸的人物。下面偏远小县,小庄子的事情,压根不会去过问。

而因为永安县和丰水县相距甚远,那“科考套餐”永安县还没有人听到消息,都是丰水县相邻的县读书人去买的多。今年又多了几个县,等消息传到永安县,怕是要等到明年。

倒是货郎在去年的时候,挑着豆浆粉来卖过一段时间。

江州府永安县最富庶,去年因为旱灾影响,豆浆粉进价偏高。因此卖的价也就高,货郎们想卖出货,自然是要往富庶的地方跑。

他们结合着瑾初农庄的故事,也舍点蝇头小利搞了个水囊,装着泡好的豆浆粉,给潜在客户先试喝。

基本上试喝的都买了,这味道实在太好,很难拒绝。

因此瑾初农庄,在永安县也不算是查无此庄,尤其是提起豆浆粉,便能想起瑾初农庄。

云家人不喜豆浆,觉得是低贱之物,他们只喝茶。

因此对于瑾初农庄更加不了解了。

云三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只是在回去的路上,碰巧遇到了正用扁担挑着货卖的货郎。

以往遇到货郎,他并不会留意。只是今日在望海楼听伙计说了瑾初农庄的菜蔬,对这个没听过的小庄子产生了兴趣,因此今日他对卖豆浆粉的货郎,也格外留意了些。

对方正在推售豆浆粉,还说着关于这豆浆粉的来源的原因。

庄主是个哥儿,带着个孩子,丰水县。

明明之前也隐约听见过的话,可每次都没有在意,直接略过。

进入细细想来,云三眼睛逐渐睁大。

他们说的瑾初农庄,该不会是他们云家在丰水县的云庄吧?

除了夫君早死那个不符合外,其他的条件都十分符合。

云三赶紧赶回了家,找到他爹,将自己的猜测说了一遍。

云父听完,也觉得有道理。

“我派人去丰水县打探一下。”

云三又问道:“若是真的,我们该怎么办?听说那方子能改变作物味道,如今就连永安县的酒楼都用瑾初农庄的菜蔬。爹,这得多赚钱啊。”

云父沉思片刻,脸上也有些许动容,显然也是想到了这背后的利润。

不过他们庄子涵盖整个江州府的大生意也不少,不差这一点半点的。不过是给酒楼供菜,还不至于让他对一个小辈下手,拿小辈的东西。

最终云父沉声道:“瑾初农庄到底是不是云庄还不知道,若是真的,丰水县那边的一应田产铺面,全都在云怀瑾名下,与我们也是无关。

你大伯也只让我们看着,别让云怀瑾踏出江州府半步,没让我们做其他。我警告你,就算是瑾初农庄就是云庄,你也别去打那庄子的主意。”

身为父亲,自然是最了解自己的儿子。

他的这三儿子,最是爱钱。为了钱,什么都做得出来。

那云怀瑾哪怕是被他大哥赶出了雍京,可终归是他大哥的种,他大哥也没说让他“多关照”,还给云怀瑾铺子田产供以度日。看那样子,又不像是真的厌弃。

别人家的家务事,最好是别插手。他们与云怀瑾那边,就这样一直相安无事,也挺好的。

省的后面当爹的又想起来亲生骨肉,觉得心疼了,再拉他垫背。

云三本来有些蠢蠢欲动的心,被他爹这么一警告,只好收了起来。

他们一家都仰着大伯庇护呢,少牵扯他们家的家务事也好,省的后面里外不是人。

父子俩想到了一块去,云三说完瑾初农庄的事情,又说了药田的事。

“郑家那边来人,说今年风调雨顺,药材颇多,想要压价。我没同意,他们让我同爹你说一遍,要听爹的想法。”

云父没好气的看了云三一眼,“郑家前个儿来人,你今日在外吃完了饭才来同我说?”

“就是想晾晾他们,哪能他们说降价咱们就降价卖啊?灾年的时候求爷爷告奶奶的要咱们卖给他们,说的那样好听,今年就这幅嘴脸,惯的他们。”

云三翻了个白眼,从他这里压价,和割他的肉有什么区别?

云父也有些不满郑家的做法,不过做生意都这样,他们自己也是这样,倒也不好多说人家什么。

“行了,压的不太狠的话就卖吧。这时候再换人收,人家也照样压价。”

云三知道是这个理,但不妨碍他心里不乐意。

不过生意还是要做,云三在晾了郑家两日后,终于再次约见郑家的人。结果云三还没来得及说要同意呢,对方又是一副笑面虎的模样,要再降价。

气的云三甩袖就走,“这价格就想买我云庄的药材?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