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和丞相有个崽[种田](259)

作者: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他们一进村子,几乎就是将村子能挪出来的空房都给包圆了。

这样一来,官府的人就没有地方住。

一来二去的,官府的人对商户越来越不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官府的人会拔刀威胁住下的商户离开。

有一就有二,渐渐的,商户就不再来小雨村里住宿了。

后面能来的都是路过官道的,各地官府的人。

从那之后,赵村长就再也没有收到过住宿钱和买他们东西的钱。

许春花连连点头,“是哩!没听错!那大人本来问我要鸡蛋,一下要了十个。我那时还心疼,这是要攒着给爹看病买药的。”

“结果那大人和我说,不要忘把鸡蛋钱算在住宿的钱里。我当时也不敢相信,还问了是要给我们钱不,大人就说是要给的。”

“这可真是太好了!咱还是头一次遇见给钱的大人。”赵老太欣喜道。

赵村长也高兴,不管给的多还是少,至少给了不是。他想了一下后对大儿媳说:“那大人既然说了剩下的面条叫我们吃,你就和四叶带着孩子去装来。”

“不然大人去灶台看着锅里东西没动,我怕大人以为咱们不听他话,会不高兴。正好晚上就喝了点稀粥,也不顶饱。吃了还能睡了好觉,不怕半夜饿醒了。”

许春花听到公公发话今晚就吃了那面条,高兴道:“那大人弄的面条闻着可香了,咱这就去装了端过来!”

赵二郎的媳妇四叶是个哑巴不会说话,但是她听力没有问题,能听懂人说什么。

在听说住在家里的大人会给他们银钱后,也是一脸的喜色。

这会公公说要去装面条,立即站了起来,带着三个孩子跟着她大嫂一起去了灶屋。

云怀瑾面条下的多,锅里还剩下一半。

许春花挑面之前以为没多少,等她装出五碗的时候,也是吃惊。

这五碗装出来,许春花又分了一次。

她男人出去干活了,家里现在有八口人,五碗肯定不够分。

分了八碗之后,面条看起来少了不少。许春花没有浪费面汤,用竹勺添加了面汤后,看起来就是满满的一大碗面。

锅里剩下的面汤许春花也没有浪费,找了个木盆舀了进去,一起端过去。吃完了面,还能再分两碗面汤喝喝。

三个孩子跟着两个大人后面,闻着面条香喷喷的味道馋的直咽口水,不过他们都没有吵着要吃,而是只安静等着两个大人装好面条后,帮着端了面条去主屋。

许春花将两碗肉丝多一些的面给了公婆,还有三碗有肉丝的给了三个孩子。另外的三碗只有面条,是她和四叶还有赵二郎的。

肉丝本来就不是很多,大家碗里都有的话,就会没几根。

婆婆身体不好,公公摔伤了腿,孩子们要长个子,他们都需要吃点肉补身子。

赵二郎还没有回来,他那碗就先盖了起来,等他回来的时候吃。

白面面条对比于粗粮来说,本来就好吃,瑾初农庄的挂面味道更是一绝。赵家人在吃到挂面的那一瞬间,都震惊了好一会,不敢相信怎么会有这样好吃的面条。

一时间屋子里只有吸面条还有喝汤的声音,一碗面条下肚,赵家人意犹未尽。好在许春花装了面汤来,一家子在吃了一碗面条后,又喝了些面汤,这才解了馋。

不过在闻着空气中没有散去的面条香气,还是会想再吃些面条就好了。

就在一家人吃完面条喝了面汤,准备收拾碗筷的时候,外面又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开门!”

叫门的声音听着也不像是赵二郎,大雨落下的声音,夹杂着敲门声与人的叫门声,让赵家人忍不住的有些害怕。

第82章

赵老太身体不好,二儿媳四叶又是个哑巴,赵村长摔断了腿不能走。一屋子也只有许春花能去开门,总不能让三个孩子去。

即便是心中害怕,许春花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

赵村长叮嘱着大儿媳小心,“春花啊,你小心一些。听着不对劲别开门,等二郎回来再说。他就在村子里,没一会也该回来了。”

“我晓得的爹。”

许春花应了一声后,深吸一口气就将刚刚装面汤的木盆给带上了。

从主屋一直到宋玉春住的屋子,房顶的稻草都延伸出去一些,形成屋檐,足够一人避雨而行。

到了屋檐末端,她没有再继续往前走,而是提高音量问道:“谁在敲门啊?”

外头敲门的人听到有回应,停下了敲门的动作,紧着着许春花就听到一道男人不悦的声音,“泗安府官吏,赵家的快快开门来,外头下着大雨,你是要让官爷我淋雨不成!”

知道来人是谁后,许春花心下一沉,连忙将木盆顶在头上去开门。

“来了来了,官爷莫急。”

走过屋子到院门的那几步距离,没有屋檐避雨,家里只有一个斗笠和一件蓑衣,赵二郎穿走了,家里也没别的能遮雨的。木盆里的面汤全都喝完了,顶着能让头不淋雨,总比什么也没有好。

只这几步路,倾盆大雨已经淋湿了许春花的衣服。她单手举着厚重的木盆,另一只手去抬木栓。

她虽瘦小,但因为一直干农活,力气并不小。

开了门后,许春花脸上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官爷,今日家中已经住了人。是江州府的大人,怕是不能招待官爷了。我带官爷去村子里再寻……啊!”

那泗安的官吏因为开门慢了本就心存怨气,在听到有人住了屋子,赵家人竟然不是赶走他人而是让他们走,心里更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