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和丞相有个崽[种田](268)
崔慎见云怀瑾微微吃惊,又提醒他道:“海外的市场很大,瑾初农庄的酒,口感味道都比何家的酒要好。如果打开了海外的市场,酒坊的规模不能比何家的小,否则就会出现无货可供的情况。”
云怀瑾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不过对现在的瑾初农庄来说,达到何家酒坊这个规模比较难。哪怕是建酒坊都需要时间,而且也没那么多酒匠。
幸好有个缓冲的时间,而且刚开始走海运的商船,在没有确认他们的酒好卖的时候,也不会一下子定很多。
这也算是又有了不少的时间去扩建,能循序渐进的来,比一下子迈大步要好。
仔细想想,按着何家的这个规模来看,也难怪国库的税收没了何家的酒税,也会伤筋动骨呢。
这何家在酒业这一道上,算是一家独大了。而酒业又是暴利行业,钱赚的多到一定的地步,确实也能影响上面人对其的态度。
至少目前为止,只要何家不造反,他们做什么都会被原谅。
二人继续向前,他们手中没有提灯。鹅卵石小道两侧每隔五步就竖立着石灯,昏黄光线照耀下,能看清脚下的路。
路过一个岔路口的时候,崔慎突然停下脚步问道:“你可想吃糖葫芦?”
他指着右边的小路,“前面不远处就是厨房,这几日我都让人备了糖葫芦在厨房里放着,如果你想吃我带你去。”
云怀瑾道:“现在天气还热着,糖葫芦的糖衣不会化掉吗?”
“都是每天现做的,用冰冰着没事,不会化。”崔慎低头看云怀瑾,问他,“你不爱吃吗?”
云怀瑾笑着反问,“你是哪里看出我爱吃这个?”
“你写的故事里那书生给你送了糖葫芦,我想你应是爱吃这个,所以才写了它,而不是别的东西。”
崔慎的回答让云怀瑾有些哭笑不得,他想说没有,这只是他随意写的而已。
当时也不知怎么回事,写的时候脑子里就冒出了糖葫芦,所以就写上了。
可在他要解释的时候,突然又想起了前世幼年时的画面。
那时候他年纪还小,在冬天的时候,跟着爸妈出去逛街,有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车。
那稻草桩子上插满了红红绿绿的糖葫芦,各种水果的,山楂的,还做了不同的造型。
小孩子对于颜色漂亮的东西,没有抵抗力。尤其是在看到有好多小朋友都围着,手里都有相同东西的时候,便会生出自己也想要的心。
云怀瑾最喜欢的是草莓香蕉搭配做出来的雪人造型,但他知道那一定很贵。便指着最普通的山楂糖葫芦,对他的爸爸妈妈说,想要吃。
他期待的看着父母,得到的只是严厉的拒绝。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种东西也吃?那外面的糖浆都是加了色素不干净的。我整天那么费劲给你做饭,你不吃,非要吃这些脏东西?”
年幼的云怀瑾被说的低下了头,小声道:“爸爸妈妈,我不吃了。”
长大之后,云怀瑾终于可以自己买着吃了。只是他似乎没有了儿时那般想要的心。
他站在卖糖葫芦的摊子前站了许久,最后还是给自己买了一串山楂的糖葫芦。
味道酸酸甜甜道也还不错,但终究还是感觉少了点什么,没有想象中那样的满足。反而每次看见糖葫芦,都会一次又一次的想起幼年时被拒绝的画面。
穿越重生之后,以前与家人相处的事情,似乎在云初的陪伴下渐渐淡忘。
后面又有了云风,庄子里也有许多的事情,让他没有空去想前世种种。
今日若非仔细去想了一下,怕是连这也都不记得了。
云怀瑾轻笑一声,不再多想以前的事情。
他想对崔慎说自己不爱吃,可目光触及到崔慎的视线时,在看到对方那样认真的注视着他,等待着他的回答。
他看见崔慎漂亮的眼睛里隐含的期待,这让云怀瑾微微的愣神,话到嘴边又忍不住的改口,“嗯,我爱吃。”
崔慎闻言嘴角含笑,领着人朝着厨房走去,“走,我带你去吃。”
到了厨房之后,崔慎熟门熟路的找到了存放糖葫芦的地方。
那是一个小冰鉴,里面的冰不算太多。既保证了糖葫芦外面的糖衣不会因高温而融化,也不会因太冰了有冰碴冻牙。
圆润饱满,又红彤彤的糖葫芦,一共有六根。每一个山楂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大小都差不多。外面的糖衣晶莹剔透,非常的漂亮。
崔慎从里面取出两根来,一起塞到云怀瑾的手中。
云怀瑾看着手里的糖葫芦,“我吃一根就够了。”
崔慎回他,“都是你的,不想吃可以扔着玩。”
闻言,云怀瑾脸上的笑意略有停顿,他问崔慎,“为什么这么说?”
崔慎如实道:“不知道,只是看你说喜欢吃糖葫芦时的表情有些低落,想让你开心,所以就这样说了。”
云怀瑾轻笑一声,崔慎此时微微弯腰,漂亮的眼睛落在云怀瑾的脸上,神情专注,声音轻和又好听,“那你现在开心了吗?”
云怀瑾没有直接回他,而是说道:“崔慎,我发现人在你面前是没有秘密的。你以后可别再看我的脸,分辨我的情绪了。”
“不看你的脸,我也能够分辨出你的情绪。从语言、动作全都可以。”
崔慎的目光很是专注,看的云怀瑾有些不太自在,他看着崔慎那张精致的脸,听他含着笑意说:“因为在意你,所以对你格外关注,才会猜测,在意你的情绪,想让你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