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和丞相有个崽[种田](375)

作者: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赵知府说完后面无表情的看向五名茶农,见他们哆嗦着身体,拍了一下惊堂木,呵道:“还有,瑾初农庄的酒价昂贵,你们身为茶农,凑齐银钱买一两坛倒是可能。”

“但酒坊的酒是十坛起售,百坛封顶。也就是说你们至少要买十坛酒,这可是需要百两纹银。且你们在江州府居住,竟还是单独的小院。本官问你们,这些钱,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茶农们冷汗淋漓,也不知是疼的还是吓的。

“如实招来,还能体谅你们主动认罪,从轻处罚。若是再抵抗不招,别怪本官下手无情!”

赵知府眼睛一瞪,吓的茶农们一个哆嗦。

华掌柜一直在边上候着,要是哪个受不住了,好及时上前医治,可不能让人给死了。

他见茶农们依旧一言不发,出声道:“想来你们知道,自己中的毒是无可解的。所以想着既然都要死,不如什么也不说。还能从背后之人手中,得到你们想要的东西。”

“但别人无法解这毒,我却可以。解药无非就是要些珍贵难寻的草药,这天底下还没有我济仁堂没有的草药。谁开口,今日我便给谁解毒。”

小吏们用刑棍敲动着地面,与华掌柜的话一起震动着茶农们的脑袋。

华掌柜在暗部多年,有些东西能够一眼看出。寻死之人,需要瞬间的勇气。更何况,这些人,不是真的想寻死,而是逼不得已。

之前以为彻底活不成的时候,还能紧咬的牙关。他不信在知道还可以活下来的情况下,依旧紧咬不放。

果不其然,在一番挣扎之后,年纪轻的那个茶农受不住,直接招了。

“大人饶命,实在是茶园里活不下去了,我们偷跑出来是想报官。可跑到一半,就遇到一个富贵公子,他说我们是贱籍要是报官的话,不仅官老爷不会见,反而会狠狠地杖责,死了也无人收尸。”

“他说只要我们帮他的忙,就会帮我们救出家人。”

赵知府皱眉道:“所以,你们就按着他说的拿命去污蔑瑾初农庄的酒坊?”

年轻的那茶农突然痛哭出声,“大人,我们又能怎么办呢?我们告不了官,回去是死,不回去家人也是死。我们没办法了啊,实在是没办法……”

他也不想啊,他才十五岁,可他不这样做,更小的弟弟妹妹就要死,爹娘爷奶也要死。

他能怎么办呢?

在走投无路之际,有人愿意帮他。死他一人,能换救全家人的机会,对他来说就值。

可是他还是太懦弱了,太贪生怕死。

最后招供了一切,自己是得以活命了,家人在茶园还不知生死如何。

其他四名茶农想要斥责也无力斥责,他们太疼了,他们也想活。

只是临了不是他们自己开口说出来,心中的愧疚与负罪感能少许多。

华掌柜说能救他们是真的,除了瑾初农庄药田特别供的那些名贵草药外,暗部每年也会存一些在这供以使用。

在听完年轻茶农说的真相后,华掌柜与赵知府对视一眼,无奈的叹息一声。

也是可怜人被人利用了。

不过那背后之人说的倒也没错,他们是茶农,在大雍属于贱籍。

而律法有规定,贱籍是不可告官的。

这些人的冤屈,不在律法保护的范围内。

有了茶农提供的线索,赵知府很快就查到了散播流言之人。

正是何家四子,何正淮。

抓人的时候很顺利,何正淮甚至没有任何的抵抗。

顺利过头,赵知府反而心里觉得不对劲。

何正淮被抓之后,对于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甚至还说:“我为了污蔑瑾初农庄酒坊,拿五人性命作赌。此举是草菅人命,还请赵知府判决时,不要手软。”

赵知府觉得何正淮不对劲,面上没显露什么,倒是不轻不重的暗嘲了一句,“何四公子好计谋,专门挑走投无路的茶农下手。他们身为贱籍,即便是因何四公子而亡,四公子也不会因此偿命。最多在狱中待上一年,若是家中肯花钱,现在就能出去。”

何正淮笑了一声,“放心吧,我家里人不会为我花一个铜板的。江州府的大狱,我怕是要待上一年了。”

赵知府明显不信何正淮的话,他没有与何正淮说太多。现在事情真相大白,首先要做的就是赶紧澄清这件事。

减少流言对酒坊的影响。

在赵知府和楚县令铺天盖地的澄清之下,百姓们才知道原来瑾初农庄的酒坊没有用尸水酿酒,是何家人被抢了生意,故意报复的。

那五个说喝了尸水酿酒的人,是邻府的茶农,被何家人利用了,喝了穿肠毒药企图冤枉酒坊。

赵知府与楚县令一波一波派出去人,将真相传遍了江州府每一个角落。

暗卫也将最新的消息传回雍京,云怀瑾通过摄像头,已经知道事情发展的经过。他本来还想着正好云初和云风要参加今年的县试,需要回一趟江州府,正好能处理这件事。

没想到赵知府他们处理的这么快。

崔慎从云怀瑾那也得知了事情的经过,他与赵知府一样,对何正淮的举动感觉不对劲。

“此人对瑾初农庄动手是真,但更多的像是以这件事为契机,要入江州大牢。”

云怀瑾听崔慎说的有些不明白,“他费尽周章,就是为了坐牢?”

崔慎大概明白了何正淮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时候坐牢并不是一件坏事,他此时坐牢,便可以证明后面何家做的所有的事情,都与他无关。他是不知情,也没参与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