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秧子穿越后,捡了个救世主哥哥(132)
裴宜嘴里起了好几个火泡,身为杜甫庆最信任的谋士,整个诏安县的压力几乎全都压在他身上,他所做的任何一个决策,都影响着成百上千的人,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诏安县被攻破。
杜甫庆早已六神无主,今日第十次向裴宜提出建议:“裴宜!不能再等了,一旦城破,诏安县的父老乡亲将再无生路!撤退吧!”
裴宜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杜甫庆急得在房里来回走。
“裴宜!趁着现在大家还有拼杀的力气,杀出一条血路护送城内十八岁以下的孩子逃命!”
裴宜睁眼看他,双眼里血丝遍布。
这三天,裴宜与他同样不眠不休,甚至,裴宜主动承担了最为繁杂重要的城内庶务,比他要辛苦百倍。
杜甫庆突然就心软了。
“本官是诏安县的父母官,此事我做主了。”
杜甫庆严肃了脸色,沉声喝道:“裴宜,我命令你!立刻组织队伍,护送那些孩子离开!”
裴宜深吸一口气,下了决定:“大人,再给我一个时辰!”
不等杜甫庆反驳,裴宜快速解释道:“我算过边关消息传来的时间差,北疆军打败北戎敌军后是就地休整的,消息传去京都,再带回皇帝陛下命他们支援另外两处战场的命令,再加上赶路的时间,北疆军队一定可以在近日赶来!”
杜甫庆却不愿再等了,他摆了摆手,制止了裴宜继续劝说的举动,叹息道:“裴宜,咱们不能赌,你知道城内有多少十八岁以下的孩子吗?我告诉你,光是怀着身孕的妇人,就有超过五十个。”
诏安县若是保不住,所有人都将为这些被送出去的人浴死奋战,诏安县的存在可以被忘记,但不能被灭根。
裴宜放弃了挣扎,起身对着杜甫庆行了一礼,转身大步离去。
三刻钟后,一支超过两百人的特殊队伍集合完毕,裴宜扫了眼到场的人数,再一回想拿到手的将近三百人的名单,默然半晌,沉声道:“出发!”
第123章 有缘再见(完结)
负责护送的一百二十个壮年汉子目睹着这些孩子和妇人挤挤挨挨上了马车,眼眶却是渐渐红了。
他们齐齐回首看向城内。
上车的孩子,看起来没一个超过十五岁。
上车的妇人们,就连杜县令的妻子,都不在其中。
铁打的汉子面对那些决然留下来与诏安县共存亡的孩子与女人,也藏不住眼里涌出的水光。
裴宜率先勒转马头,朝着城门而去。
身后众多马车开始加速,裴宜抬头望了望天,格外想念钟生。
护送的队伍刚出城就遭到了倭寇的袭击。
裴宜的袖箭专射钻空子靠近马车的倭寇,护卫队里开始有人伤亡,一个半大孩子刚冲出马车,立马就被护卫们冒着受伤的风险回头吼了一句:“回去!都藏好!”
那半大孩子僵硬着身体站在车辕上,手无寸铁,拳头握的死紧,上头的热血猛然被真实的鲜血与残肢一冲击,化作一盆冷水淋头而下,所有的勇气都变成了后怕,再想冲上去,也指挥不了完全无法动弹的身体。
裴宜单手架马冲过来,一脚就将那少年踹得倒滚进了马车里。
分心的后果,却是他肩膀被冲上来的倭寇砍了一刀。
斜刺里一个娇小的身影突然冲出来,寒光一闪,偷袭裴宜的倭寇瞬间被一刀封喉,死不瞑目倒了下去。
秋天双手都握着匕首,勇猛地冲进了倭寇群里。
裴宜想要喊她的话语哽在喉头,所有人都在拼命,他没理由阻止秋天,贸然出声喊秋天小心,反而会干扰到她。
肩头血流如注,裴宜咬牙捂住已经失去知觉的手臂,艰难翻身下马,干脆就站在了一辆马车旁边。
幸好伤的是左手,右手的袖箭还可以瞄准射杀敌人。
护卫们一个接一个倒下,倭寇却像是得到了消息般越聚越多。
裴宜咬了一口舌头,瞬间的剧痛刺激了他因失血有些恍惚的神智,他扬声大喊道:“所有人听命,往城里撤!”
车夫开始艰难驾着马车调转方向,其中一位车夫性急叫道:“让所有人下车吧,大家跑还快一点!”
“不行!”裴宜厉声喝道,“车内的人绝不能下车!等我们死绝了再说!”
有马车在,倭寇冲进来还能挡住一会,若是下车,死伤只会更大。
一辆成功转向的马车在裴宜面前停下,车夫伸手就来拉裴宜:“裴大人,您赶紧上车……”
话没说完,一支利箭眨眼即指,从后背射穿了车夫的身体,车夫临死前,还在张着不断冒出血沫的嘴,喃喃道:“大人您不能死……”
裴宜抿着唇看着车夫滚落马车摔在他脚边的尸体,连日的熬夜,他干涩的眼眶完全流不出眼泪,只带来更剧烈的刺痛和灼烧感。
没有时间犹豫,他手脚并用爬上马车,代替车夫带着这车人,单手驾车往城内赶。
马车即将到城门口时,城门楼上却突然有十来支箭雨破空而来,全部都指向了裴宜所在的这辆马车。
裴宜一愣,旋即便直觉气急攻心。
有人出卖了他!倭寇想杀他!
可怜了被他连累的这车人……
齐整的马蹄声与兵器敲击盔甲声突然自远处响起,眨眼间便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视线里
有护卫正好对着那方向,定睛一看,顿时大喜,大声喊道:“是北疆军!北疆军救我们来了!”
所有人心头都开始升起希望,与之相反的,是倭寇突然开始自乱阵脚,死亡的威胁近在咫尺,这群倭寇也开始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