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扔狼窝!崽崽手握空间度灾年(471)+番外
她抬起眼眸,看着外面黑压压的将士们,声音凝重。
“合棺!”
方青黛一声令下,四名将士齐力将棺盖缓缓推合。
“爹,呜呜,爹!”方青黛的女儿,忽然推开随从的手。
她扑到棺椁边,年仅八岁的小脸沾满泪痕。
方青黛眼眶通红:“忆慈,让你爹安心地去吧。”
梁忆慈哽咽着,扒着棺沿,依依不舍:“让我最后看一眼爹。”
她说着,小手从怀里拿出一枚玉锁,扔进棺材里。
这是她从小就贴身佩戴的长命锁,就让它跟着爹爹一起,长眠于地下吧。
没想到,一旁的方青黛看见那玉锁,神情忽而一变。
她连忙抬起眼眸,去看谢明绪。
幸好谢明绪正背对着她们,在门口向抬棺的将士们交代事宜,没有留意到这枚玉锁。
方青黛将还哭的肝肠寸断的梁忆慈拉进怀里。
“合棺吧。”
一声重重的闷响,从此生与死隔绝。
……
夏七月。
烈日蒸烤大地,热浪浓浓。
幸好祥云村旁边的野径两边,树木郁郁葱茏。
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都搬个躺椅,拿着蒲扇,在树下遮阴避阳。
要说这树,还是春天的时候,沈宁宁从狼山上拖下来的。
一场寒灾过去,外头能生长的树木,基本都被人们砍去烧火取暖了。
然而,只有狼山和祥云村周围,浓绿深翠,生机勃勃。
祥云村的董三花戴着草帽,扛着一挑子水往前走。
她生的身材瘦小,但十分要强。
因着她之前的房屋废弃已久,整个祥云村,只有她家没有打井。
邓大叔曾说找人帮她打井,但这几日过去,也没有动静。
董三花只能去陈婆婆家打了水再挑回来。
她头顶烈日,汗水湿透青花布衫,脚下走的呼呼生风。
突然!
董三花踩着一块凸起的石头,一下子跌倒了。
“哎哟!”她一声惨叫。
挑着的水桶都骨碌碌地顺着坡滚了下去。
她捂着脚腕,疼的倒吸一口凉气。
刘大伯家就在附近,他在院子里劈柴,听见动静打开门,看见是董三花摔了,正要过来帮忙。
“等等!”刘大嫂子从后一把将他拽了回去,并关上门,瞪着他:“你想干啥去?”
刘大伯一愣:“三花摔了,我去扶她。”
刘大嫂子恼怒,气的打了他一下:“用得着你献殷勤,邓吉祥一双眼睛黏她身上了,连你也被她勾了魂,是不?”
刘大伯闷声呵斥:“胡说八道什么呢!都是邻里村民,帮一帮又咋了?”
“我不管,你就是不许去!”刘大嫂子将玉米筐扔他怀里:“你去晒玉米,我来扶她。”
随后,她出了门。
董三花已经自己撑着地,一步一瘸地站了起来。
看样子,是真疼得不行。
刘大嫂子上前:“哎呀!三花,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咋一个人挑水,邓哥呢?他怎么没来帮你?”
第三百七十一章 迁坟
董三花脸色虚白,她擦了擦额头的汗,笑道:“可能出去忙了,也怪我自己不小心,没瞧见这地上有块石头。”
她说着,准备自己去捡水桶。
但刘大嫂子见她走路都费劲,干脆摆手:“好了,你站着别动,我去给你捡。”
“谢谢嫂子。”董三花很是感激。
刘大嫂子捡起两个水桶,快步走了回来。
她让董三花在门口等着,她去给她把水桶添满。
只见刘大嫂子进了自家的院子,动作麻利且快,先打水简单地清洗了木桶,随后将干净的水装满整整两大桶。
刘大伯在房顶晒完玉米下来,看见门口站着董三花。
问刘大嫂子:“你咋不请人进来喝口茶?”
刘大嫂子回头就是一记严厉的眼神:“你闲得慌是不是?”
她将水灌满,转而面对董三花的时候,才笑呵呵地:“走走走,嫂子帮你抬回去。”
董三花有些不好意思:“多麻烦你啊,谢谢嫂子。”
待进了董三花的家,刘大嫂子打眼一瞧,看了一圈。
心里有些羡慕。
董三花是秦奶奶的亲戚,沈宁宁对她照顾也不少。
这院子里规规整整的木头,都是邓大叔给董三花劈好的。
还有之前两个水缸里,现在还有一点清水,听说是沈宁宁从山上给她拿的。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山泉水,刘大嫂子想到自己家喝的,只是井里打的。
再一进屋,发现屋子也大,董三花还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窗台上,放着一支圆口烧蓝釉绣黄梨花的瓷瓶,里头插着一把草边的黄色野花。
色泽鲜艳浓郁,一瞧就是好东西,跟周围朴素的摆设对比明显。
刘大嫂子嘿哟一声,指着花瓶问:“这是宁宁送的吧?之前我想找她讨个圆缸花盆,她都说没有呢!”
董三花正在给她沏茶,闻言笑道:“这是我姨母给的。”
刘大嫂子暗中撇撇嘴,秦奶奶给的,那也是沈宁宁的东西。
小家伙身为郡主,皇上和太子的赏赐可没少给。
刘大嫂子按下心里不平衡的劲,接过董三花的茶,她说起了正事。
“三花妹子,你这么一直挑水也不是办法,你让邓哥把水井给你打通才是要紧的啊。”
董三花笑了一下:“上次跟邓大哥说了,但最近他应该是有点忙,所以一直没空。”
刘大嫂子啧了一声:“你看,这就是他不懂事了,怎么能让你渴着,回头你可得说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