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扔狼窝!崽崽手握空间度灾年(531)+番外

作者: 白桃甜粥 阅读记录

于是,只能留下来帮他们数藏书,没想到国学府的藏书何其多!

他们直到晚上巳时都还没有完成。

害的她后来第二天才能去找癞子一家对峙。

没想到,癞子一家却不见了。

听邻居说,癞子得知附近的城镇有免费的官银领取,只需要拿十件布衣去换,就可以得到十两碎银。

所以带着全家昨晚就出发了。

梁忆慈到现在都不知道是沈宁宁帮的忙,避免她背上放火杀人的罪名。

时间一晃,半月过去。

这天,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韩夫子组织所有学子写生绘画。

大家晒着太阳,坐在宽阔的庭院里,有说有笑。

就在这时,书童带着一个衙役,慌慌张张跑来。

书童压低声音跟韩夫子说了几句,韩夫子顿时面色凝重地抬起头来:“谢家四小姐,你先跟衙役走一趟,你母亲在狱中出事了。”

谢愿玖的画笔掉落在地上,她面色惨白惊慌,连忙站起身,跟着衙役匆忙离开。

周围的同窗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怎么是狱卒来通知?”

“你不知道吗?谢二夫人之前在谢府杀了一个丫鬟,被关进大牢了!”

“丫鬟又不是主子,没听说过主子杀了奴才还要坐牢的。”

沈宁宁安静地听着。

她正在画墨凌危牵着她赏花。

但耳朵一直关注着周围的谈话。

大家都不知道真相,只是一味地同情谢愿玖。

这正是谢愿玖的目的。

而谢愿玖赶去牢房时,看见的,是被白布盖起来的尸首。

“母亲!母亲!”她眼底划过一丝得逞,面上却哭泣不止,扑了过去。

第四百一十七章 谢愿玖告御状

狱卒站在一旁说:“我们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口吐白沫了,哎……”

谢愿玖手指颤抖地揭开白布,果然看见谢二夫人那张浑浊惨白的脸。

她泪水滑落,重新盖上白布,哭的跌倒在地上。

狱卒问:“谢四小姐,现在怎么办?您是自己带走,还是通知谢府的家人来?”

谢愿玖哽咽:“我母亲受了一辈子的苦,现在还落得这个下场!我原本应该好好孝顺,为她厚葬,但现在看来,我连家都回不去,我父亲容不下我,更是不会管我母亲的死活。”

她哭着抹泪:“请你们好好安置她。”

随后,她掏出一锭银子,放在狱卒手中,看见狱卒一脸疑惑,她觉得是钱给的不够多。

于是,谢愿玖又留下一锭银子,才在丫鬟的搀扶下,期期艾艾地哭着走了。

过了几天。

天色阴沉,厚重的冬云遮住苍穹。

皇帝刚出御书房,就听见鼓声由远及近,震荡的人心都跟着颤。

他顿时回头,拧眉喊道:“出什么事了!”

这个鼓声,并非寻常,而是登闻鼓。

所谓登闻鼓,便是一座架在皇宫外的大鼓,倘若有人想要告御状,便可敲响此鼓。

传说中,这个登闻鼓是沧云国的开国太祖所制,太祖曾猎得一头七彩牦牛,牦牛倒在他脚下,并能人言,它告诉皇帝,将它的皮做成鼓,就能知闻天下冤情,从而成为一个明君。

饶是如此,登闻鼓作为皇权的象征,敲响此鼓犹如天子亲临,早已无人敢靠近,自从开国到现在,登闻鼓只响过四次。

分别都与国家大事、边关战役和皇亲国戚崩亡有关。

而今,它再次响了。

层层鼓响犹如催人的利刃,皇帝紧皱双眉。

陆统领快步上前,拱手道:“皇上,是谢家四小姐谢愿玖敲响登闻鼓,她有冤情要诉。”

皇帝想起谢愿玖在宫中招来百鸟落粪的荒唐,眉宇间带着不耐烦。

“她又想干什么?登闻鼓也敢乱敲,真不怕朕治罪?”

陆统领迟疑了一下,低头回禀:“她说她的母亲,在狱中被谢二爷和方将军残忍谋害,所以请皇上做主,给死去的谢二夫人主持公道。”

皇帝浑身一震。

若是平常事就罢了,可谢愿玖状告的,一个是战功赫赫的女将军,一个是曾经的朝廷栋梁。

何况,女儿告父亲为了旧爱杀害母亲,若是传出去,还不知外人如何议论。

皇帝挥手:“传谢愿玖,顺便,叫丞相过来。”

想了想,他又补充了一句:“传谢棣之和方青黛,也一起来见朕。”

陆统领立刻去照办了。

皇帝刚沉着脸色在龙椅上坐下,等待他们到来。

墨凌危却在此刻牵着沈宁宁入内。

小家伙蹦蹦跳跳的,给皇帝请安。

皇帝严厉的神色怔了怔:“你们俩怎么这个时候来了,难道也有事找朕?”

沈宁宁眨了眨大眼睛,不说话,墨凌危替她开口:“方才我们听见登闻鼓的动静,沈宁宁说她活到这么大还没见过有人敲鼓,故而来看看是什么热闹。”

皇帝一声呵笑。

“宁宁小家伙,你才五岁半,当然不知这鼓的厉害,不过,你恐怕不方便在场,今日的事,有关于你二叔和你的姊妹手足,凌危,你还是带着宁宁先回去吧。”

沈宁宁却糯糯道:“皇帝伯伯,那我更应该留下来啦,别看我人小,但,我已经是谢家一员了呢!”

皇帝面色沉沉,仿佛有些犹豫。

就怕一会谢愿玖说的丑闻太过难听。

沈宁宁瞅准机会,哒哒迈着小脚跑过去,她大胆地抱住皇帝的两只手掌,小手包大手,来回晃了晃。

“皇帝伯伯,祝您平安又健康,您就让我留下来听一听叭!而且,我也有一件小事想告诉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