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五岁半,封地开荒做团宠(130)+番外
这是汤吗?这简直就是盐池!
“传朕口谕,断淑妃宫里一个月供给。”
淑妃这会儿正满心欢喜给宫外递消息,让家人想办法将徐嬷嬷的家人都送到漠北去。
等信送走后,淑妃满脸都是得意的笑。
她为什么敢夸下这样的海口,纯粹是因为这段时间调查徐嬷嬷的背景时发现,徐家的其他人竟然就在他们家京郊外的美食庄子上做事。
这叫什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而此刻京郊外的凝沁庄的徐家人,在听到总管说让他们收拾东西,出发去漠北时,徐家人齐刷刷跪了下来,求主家开恩。
漠北在桑朝人的眼里,那就是荒凉,是偏远的代名词,他们去那不就相当于是被主家厌弃了吗?
再说了,去漠北的路上,那可是危险重重啊!
他们都知道,去年的时候那边还有山匪大胆到劫了皇家的赏赐呢。
一想到这,徐嬷嬷的父亲脸都涨红了。
想不去吧,可做奴才的,哪有自由,肯定是主家让去哪里就去哪里。
管家笑呵呵将徐嬷嬷的父亲扶起来,低声道:“哎呦徐灶头,这可是好事!你们啊,可是淑妃娘娘钦点去漠北的。”
徐灶头眉头紧锁。
凝沁庄是淑妃娘家的产业这件事,徐家其他人不知道,徐灶头可是知道的。
但他完全想不通淑妃为什么会将他们送到漠北去。
管家说是好事,他怎么这么不信呢?
真正的原因,管家也不知道,但上面的人可是说了,会派最好的镖局送他们去。
徐家一行人茫茫然回了房间,各个丧眉耷眼的,好一会儿徐嬷嬷的大哥徐朝挠着头道:“父亲,我们要不想办法联系联系小妹吧。小妹不是在太娴妃的宫中嘛,漠北那边的情况,说不定小妹清楚。”
徐朝话音一落,徐嬷嬷父亲徐守义猛地抬起头:“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起来了,闻王殿下不就是太娴妃的孩子吗?你说,你妹妹会不会就在漠北,是因为她,所以才要将我们带去漠北?”
徐守义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原先不知所措,茫然的神色渐渐被喜悦替代:“如果我说的是真的,那我们一家很有可能能够团聚。”
自被卖到牙行后,徐守义就尽可能保全一家人在一起,徐嬷嬷就是个例外,对方就想要一个小姑娘,徐守义见买人的人眼神清明,家风良好,这才将同意了。
后来这家人果然是个有造化的,徐嬷嬷带的小奶娃竟然进宫了,不仅如此,还给先皇诞下了龙子。
徐守义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不管真相到底是什么,咱们去了漠北就知道了。”
徐家众人面面相觑,心底都是一样的想法。
因为有了这样的猜测,徐家人对于去漠北的事情就不再那么抗拒了,积极准备吃食和衣服。
甚至猜测徐嬷嬷在漠北,他们还给她准备了好些礼物,零零散散装了好几车。
三天后,伪装成镖局的侍卫们带着徐家众人,以及他们的卖身契,悄然上了去漠北的路。
徐家人离开没两天,闻王殿下发现了两种新粮食的消息也迅速从宫中传了出去。
传言,皇上及后宫各位娘娘都非常喜欢这两种新粮食的味道。
还传言,闻王殿下将两种新粮食的种子都献给了皇上,让户部的人先种植,明年各个省份就能拿到这两种高产的新粮食种子了。
这些传言一出,早朝上,各位大臣纷纷求证,苏侍郎一改往日上朝就闭眼的举动,在大殿之上将闻王殿下夸的天上有地上无。
赵喜不停看向皇上,生怕皇上会因此而降罪,更恨不得上前捂着苏侍郎的嘴,苏侍郎哎,你可少说两句吧!
有苏侍郎作证,众大臣才知道这新粮食高产的事情不是假的,众大臣议论纷纷,顾聿宸趁此机会招户部侍郎上前。
赏赐,有这样大的贡献,必须要给闻王赏赐,不仅要赏赐,还要昭告天下。
让天下人都看看,年仅六岁的闻王殿下,都对桑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第120章 疫病有救了
一万两黄金,五万石粮食,五千布匹……
要不是小六说对首饰不感兴趣,顾聿宸还能给他送上几匣子珠宝!
京城要给漠北送大惊喜,而此刻的江南,还在休养生息。
齐承钧已经进疫病区好几个月了,疫病区里,死亡的百姓越来越多,甚至还倒下了两个太医。
百姓们从一开始看到希望,到后来失去希望,甚至还有患病的百姓破开了齐承钧的房门,和他同呼吸,共命运。
看着被围在人群中间,一脸无可奈何的齐承钧,患病的百姓咧着嘴笑了:“齐钦差,等死的感觉是不是很好啊。”
齐承钧没说话,因为事已至此,他不得不接受自己也会患病的事实。
但要说他齐承钧没一点脾气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现在是在疫病区,百姓们占多数,他也不想冒险让在外的军队叫进来。
血腥镇压从来都不是他的首选,但不代表他骨子里是个软弱良善之人。
齐承钧看着面前这个因为计划得逞而疯狂大笑,满脸得意的男人,脸上的温和逐渐被杀意替代。
这男人还以为齐承钧已经被疫病吓到腿软:“你们看啊,就算是钦差大人,也被疫病给吓到了。把我们圈在这里,说是会想办法治好我们,但你们都看到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有几个人痊愈了?”
其余人一言不发,显然都认同了这个男人的话。
他越说声音越大,整个人也越来越激动,原本因为疫病而苍白的脸色在此刻也变得红润了起来,眼底泛着的青越来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