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五岁半,封地开荒做团宠(235)+番外
正好商行的人要去买粮……
顾聿知眼睛亮晶晶看着齐知府,就见他点头道:“殿下说的是。而且这个通判还交代,章侍卫带人围剿祁州李记镖局时,也是因为他的提前告知,这才让章侍卫他们差点遇了难。”
在顾聿知愤愤的视线中,齐知府继续道:“通判认罪时和臣说,一般险的事情他都不会管,只有在这种大事上才会透露信息,所以李延平给了他不少报酬,都藏在他家干枯的水井之中。”
齐知府说的这几件事都是个小殿下有关的,和小殿下无关的那些还有很多,但那些都是陈年旧事,小殿下则实在没有必要跟着伤神。
刘典仪见顾聿知鼓着脸,一副气呼呼哄不好的样子,上前道:“殿下放心,通判所得来的不义之财,臣全都拉了回来,只等着谢长史回来入库。”
顾聿知眨眨眼看向齐知府:“全都拉回来了?”
知府衙门不需要的吗?
齐知府一见他这样就明白了,下意识挺直了背,清了清嗓音道:“臣还有一事要汇报,李记粮行的存粮,现在全都在知府的粮仓里了。”
要不是抄了李记粮行,齐知府都不知道原来自己这么穷!
昌州百姓辛辛苦苦一年,也不过才填满十个粮仓,如果来年天灾人祸,昌州的粮食也不过能护着百姓们平安过一个月。
但李记粮行却不同啊,他们竟然在官道旁边的荒山中,偷偷挖了地窖,囤了上百万石粮食,相当于他五六十个粮仓的存量!
对于齐知府来说,粮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和刘典仪不过简单商量了下,二人非常和平的将李记商行的东西瓜分了干净。
粮食全归知府衙门,银钱全归小殿下!
顾聿知哇了声,一个劲的鼓着掌,只觉得这两个好消息让他的嗓子都没那么难受了:“李记商行隐藏的人都抓住了嘛?”
“差不多了。”直到这时,一直都没说过话,隐藏在阴影之中的章原恺才站了出来,“臣回来后立马提审了李记商行的大小管事,不过一日的功夫,和李记商行有一点关系的人都被关押了起来。”
知道小殿下被劫杀并且失明后,章原恺整个人都变得有些阴沉。
一路的追杀,更是激发了他心底最深处的血腥暴戾,所以他的审讯格外简单粗暴。
不管大小,把所有的管事都关到一个牢房里,逼问剩余之人的下落,一个不说,那就杀一个。
他毫不留情,地狱归来的判官形象,一下就震慑住了剩下的人。
这些管事贪生怕死的,没多久就全部交代了。
这段时间昌州可以说是人人自危,生怕被查出来和李记商行有关联。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今日,小殿下回来了,他才让人将那些反复查过几次都没问题的人给释放了出来。
他一直觉得自己满身的血腥气,害怕吓着小殿下,也害怕看到小殿下眼底的惊惧,所以他一直躲在众人身后,要不是顾聿知问起这件事,他也不会站不出。
顾聿知眼睛直勾勾看着他没说话,章原恺觉得有些难受,艰难吞咽了口口水,接着道:“到目前为止,昌州府的李记商行余孽,仅剩一人还未归案。”
他忽然语气严肃道:“经过臣的调查,此人在李记商行虽然没有什么任职,但很受李延平的信任。臣怀疑,李记商行和楚王之间的一些事情,是此人在处理。”
“另外,此人被调查出,最后的行踪,是去了全州!”
第216章 全州封城
全州?
顾聿知轻轻拍了下脑袋,好一会儿才想明白,长长的哦了声。
虽然一直都在说,李记商行可能和全州的人有勾结,但他来这一年多,除去第一次皇兄给他的赏赐被劫,全州知府派了衙役来帮忙外,他们就没有交集。
那个全州知府,别说平时给他写信问候了,就连逢年过节都没送过礼。
感觉好像全州不是漠北的一个州府一样。
顾聿知挠挠头:“那,你们有派人去全州吗?”
章原恺点头道:“有!但是还没传回来消息。殿下,臣等这次在金州的时候,好像听到了一点关于全州的风声。”
不光是顾聿知,谢长史等人也没听说过这个消息,闻言都看了过去。
“全州好像封城了。”
这话是章原恺无意之间听到的,几个商户之间的讨论。
全州是桑朝抗击北狄的第一道屏障,驻扎着十几万漠北军,全州的粮食消耗,是整个漠北最大的一个州府。
所以全州的粮行生意最好做,发现不对劲的就是这些粮行。
他们的粮食消耗极快,几乎每个月都要去金州大批量的购粮,但这一次,全州的那些粮行,好像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没有去金州购粮了。
其中一人提到过全州封城的事情。
但这话没人相信,因为他们都认为全州又没发生瘟疫什么的,怎么可能会封城?
章原恺当时听了一耳朵也没当回事,毕竟辛凉和全州挨的那么近,全州若是有这么大的动静,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但今日再想,他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这段时间的确没有什么商行前往全州。
听到这个消息,顾聿知也觉得格外不可思议,大眼睛使劲睁着,好一会儿觉得有些干涩了,才赶紧眨了眨眼睛:“全州封城的话,是什么原因,北狄人打进来了嘛?”
他食指使劲绕着,小嘴紧紧抿着,也说不上是心里到底是什么想法。
好像很害怕,但又觉得如果北狄人真的来了,他是肯定要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