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爷五岁半,封地开荒做团宠(480)+番外

作者: 垂杨舞 阅读记录

明礼笑着应是,等顾聿知走后,他才抿着嘴笑了笑。

说是陪娘娘玩,其实是殿下自己玩才是!

这次殿下从京中面圣回来,和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变。

也许是因为让皇上卸下了防备,又或许是因为桑朝国泰民安,还让北狄成了附属国的原因,殿下比之前更活泼了。

顾聿知自然不会知道明礼的想法,正让章侍卫快马加鞭往城门的方向赶去。

虽说他是亲王,可以在府中摆着架子让程老先生登门拜访。

可顾聿知知道,那是傻子才会干的事情。

程老先生是退隐的大儒,肯到漠北这么偏远的地方来当院长,已是十分难得的事情,他才不会摆什么架子呢。

他不仅不会摆架子,还要好好表现,争取让程老先生下定决心在漠北养老。

顾聿知捂着嘴偷偷笑了笑,听章侍卫说到了后,这才正了正神色,推开车门走了下去。

此时的程老先生也已下了马车,瞧见顾聿知下马车,微微有些发愣。

顾聿知快步上前,朝着程老先生行礼:“程先生,您来了。路上辛苦了,我先带你回王府休息休息,明日再去书院如何?”

面对顾聿知这样一个立了如此大功劳,又得民心,得圣心的亲王殿下,程老先生哪里敢托大,忙跪下行礼:“草民程柏安叩见秦王殿下。”

他还没磕头,就被顾聿知搀扶着站了起来:“程先生不用这么见外,到了漠北就是回了家。”

他凑上前,笑眯眯小声道:“我在书院旁边给您留了一个两进的院子。”

见程老先生不说话,顾聿知还以为他觉得两进的院子小,忙解释道:“程老先生,您千万别觉得两进的院子小。漠北地广人稀,两进的院子比京城三进的院子还要大呢。”

他满脸傲娇的小模样:“我听谢长史他们说啦,程先生您的藏书特别多,我就让人给您修了一个大大的书房,里面可以藏很多很多的书。”

程老先生这才回过神来,忙退后一步:“殿下无须给草民准备什么院子,草民住在书院里就是了。”

听他这么说,顾聿知才嘿嘿笑了声,搀着程老先生就上了马车,本来要吩咐章侍卫回王府,却不想程老先生要直接去书院看看。

书院早就建好了,一直没有开门,就是在等程老先生。

如今老先生到了,书院自然可以择吉日开门了。

也许是被顾聿知的热情感染了,程老先生在马车上,不自觉就开始考教起了他的学问。

由浅到深,顾聿知都表现的很好,程老先生捋着胡子点头,一向不喜言笑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了几分满意的笑容。

程老先生这才真正打量了下顾聿知,心中暗想,殿下找到了番薯马铃薯,还有棉花,让人制作出了桑皮纸,还大败了楚王及北狄人。

他还以为殿下是个对做学问不感兴趣,只喜欢舞刀弄枪呢,却不想殿下在学问方面也丝毫没有落后。

他垂着眸暗想,没一会儿就到了书院。

书院修建在半山腰,上山的台阶已经修建好了,山里由雪夜它们清理过,没有大型野兽,台阶两旁也学着天泉山庄那样,修建好了路灯。

两旁种植着灌木丛,整整齐齐的,让人瞧着就舒心。

书院对面则修建了一排宅子,看样子是要开些店面的。

往上走了没多久,就瞧见书院门口不仅有石狮子镇宅,还有几颗参天古树,上面挂着辛凉百姓们的祈愿牌。

程老先生满意的捋了捋胡子,视线再往上却没瞧见书院的牌匾:“殿下,书院可有取名?”

顾聿知笑眯眯摇头:“就等着程先生取呢!”

最好是程老先生亲笔提名,这样天下的学子们更会趋之若鹜了。

他的小算盘都写在脸上,看得程老先生忍俊不禁,对他的喜爱更上一层楼:“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他微微一笑:“就叫春深书院吧!”

顾聿知使劲拍着小手:“好呀好呀,就叫春深书院!”

他仰着头看着还空荡荡的牌匾处,想着程老先生一路走来并未隐藏行踪,只怕天下学子们都已知晓了。

等不了多久,辛凉将会迎来大批量的学子。

以后的辛凉,定会为桑朝培养出许多的优秀人才!

一想到这,顾聿知就满心的豪情万丈!

他让人推开书院大门,引着程老先生往里走,边走边和他介绍,哪里是学堂,哪里是食堂,还有学子及夫子们的寝室。

整个书院占地面积极广,不仅有这些最基础的设施,还有让学子们论证学问的辩论台、琴室、画室等地方。

而更让程老先生意外的是,后院里竟然有很大一块骑射地。

见他不解,顾聿知笑眯眯道:“学子们考试要好几日呢,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可不行。”

话音刚落,程老先生终于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相信,有他坐镇,又有小殿下如此的支持,春深书院,一定很快就能成为桑朝最大的书院!

第440章 番外之小麦

第二年八月,终于到了要收割小麦的日子,顾聿知早早就带着娴太妃去了小麦种植地。

远远望去,小麦地一片金灿灿的景象,看起来就十分喜人。

从下马车的时候,顾聿知脸上的笑就没有落下来过。

一开始他还能背着手慢慢走,可走了没两步就有些不耐烦了,转头道:“母妃,我先过去了。今日陈典仪带着百姓收割麦子,我想要亲眼瞧瞧。”

只有亲眼瞧了,才能感受到粮食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