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18)+番外
李兰舟孑然站在城楼之上,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预备穿街而过,远远离去。
她的眼中陡然出现点点泪花,她骤然出声:“停下!”
李兰舟回身急切地穿过城楼楼梯,下了城门,急切地赶向马车。
李锦书在听到李兰舟的声音时就立马掀开了马车的车帘,看着李兰舟赶来。
文元不明所以,躬身:“长公主。”
李兰舟静静看了马车上的李锦书一会,随后将自己身上的大氅解下,递给李锦书。
李锦书的身体早已听从命令率先一步接下,他手上捧着白狐大氅,急急巴巴出声拒绝:“皇姐、皇姐我......”
李兰舟打断他:“披上,这件更暖和。”
李锦书就要溺毙于她的目光中,乖乖披上。
李兰舟顿了顿,说:“阿弟,一切保重。”
李锦书静静看着她一会,随后猛然顷身,弯腰下马车,一旁的文元急忙搀扶住他。
李锦书将原本身上的灰色大氅从马车上拿下,目不转睛看着李兰舟的同时,将那大氅给李兰舟披上,且规规矩矩地系了个蝴蝶结。
带着体温的暖热大氅,皮毛油光水滑。
“阿姐,我会的。”
队伍缓缓远去,人群消散,李兰舟重新站到城楼之上,看着马车越来越小直到看不到踪影,直到队伍的尾巴也退出视线,再也看不见。
“殿下不必担忧,陛下真龙天子,天意昭昭,吉人自有天相。”
魏谦不知何时已来到跟前。臣子们已经被李兰舟下令归家,此刻城楼之上,只有寥寥几个人。
谦谦君子一袭白衣,清风过,撩起袍子一角。
李兰舟收回心神:“借太傅吉言。”
入眼之处,皆是都城繁茂楼城及人群熙然,再远点,是茫茫白烟一片,看不清了。
“若无本次突厥突然进犯,这个时辰,该是太傅给陛下授课之时。”
魏谦颔首:“是。”顿了顿,他补充道:“陛下虽然年幼,却友善宽厚,勤学好问广开言路,早已是一位明君,不缺在下的几日课业,待他日陛下凯旋,在下再为其授课也不迟。”
李兰舟抿唇:“魏博公子的这一番嘉奖,他日本宫定然字字不遗转述给陛下,陛下听到,定然欣喜。”
魏谦垂眸,敛下眸中情绪,片刻之后才再次开口,语调平稳似随意一说:
“殿下与陛下之间的感情实乃令人羡艳。”
李兰舟转头看他:“陛下也算是本宫看着长大的,本宫虽未婚配,但长姐如母,本宫也是真心将陛下当作弟弟来养育。”
魏谦的嗓音平和温润,眉眼俊秀:“殿下正值桃李年华,......来日方长。”
李兰舟轻轻勾唇笑了笑,转移了话题:“父皇母后在世时本宫就听闻魏博节度使教子有方,魏家兄友弟恭,家风清正,魏博公子乃我大夏儒才之首,魏小将军也是我朝名将,魏博公子与魏小将军之间的情谊,也令本宫羡慕。”
魏谦张了张唇,却是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李兰舟也不为难他,转身回宫:
“听闻魏博公子棋艺了得,不如今日就陪本宫对弈几局。”
魏谦拱手:“诺。”
*
自前朝开始,藩镇节度使制度向来是节度使一家有世袭继承权,藩镇的节度使还把控着军权,好似周朝的分封制,各个王为周天子守天下。
近百年的局势动荡,改朝换代加之朝廷与地方之间的权势拉扯,此刻的藩镇制度又与前朝有所不同。
到了这时,藩镇节度使制度与世家门阀相融合,其中最有权势名望的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魏博魏氏。
其中现在的皇室一族出自陇西李氏,身后支持先帝玄宗帝打天下的是赵郡李氏;清河崔氏以魏家为首,也就是魏博节度使魏党一派;范阳卢氏以太原王氏为首,王显王党一派就出自太原王氏。其余门阀世家中立,势力聊胜于无。
夏军此次抗击突厥所出士兵大多来自魏家军,其余世家各家出兵数万。
士兵来自四面八方,素质参差不齐,可想而知魏瑾带领这样一只军队能一次次败退突厥该有多么不易。
文宝说道:“听闻魏小将军上任没用半天时间就驯服了不少‘野马’,无人敢不服!现在军中人人都爱戴这位少年将军,无人不敬之尊之。”
李锦书仍低着头摩梭手中的玩意,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
文宝咽了咽口水,大着胆子偷偷瞟一眼李锦书手上的东西——原是一块红锦帕。
——锦帕里是一根墨发。
第11章 魏瑾
文宝也是跟了李锦书多年的老人了,基本上从李锦书来到这大明宫开始,他和文元就被孝淑皇后安排给了李锦书。
所以算是最了解李锦书之人了,也最是清楚,这位少年帝王,背后可不像人前一般懦弱无害。
——就连李锦书近年多次夜晚偷偷前往昭华殿他们也是一清二楚的。
说来这件有违人伦的惊天宫廷秘事,文元仍觉得背后发凉。
多年前一切都好好的,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改变的呢?好像——谁也说不清楚。
想要在这大明宫中活下去,那就得比人精还要精。
李锦书从未说过一言半语,文元文宝纵使内心再翻涌惊涛骇浪,也能把嘴巴闭得死死的,绝不说错一个字。
文宝自小就被送进宫培养,虽是阉人,却眼力极好,清清楚楚地看清了那红帕子之上的那细细一根丝发。
比旁人知晓得更多,自然知晓这墨发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