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锦鲤妻(126)
也许黎老头没有黎三郎的学问,但是在种田这方面,他可是“老专家”啊。
所以听到儿子这么一讲述,黎老头马上就懂了,并且也一下子想通了其中的关键之处。
就像三郎和老三媳妇所说,同样的土地之下,如果能够多种出一些粮食。
粮仓有余,那种情况之下,哪怕是遇到灾荒年也不怕啊。
黎老头眼眶微红,心中十分的激动,握拳道:“我会从家里的田地里分一块出来,专门种这个的。”
既然决定了要种,肯定是要好好栽种,于是这般这般于是的黎三郎又将这个名为“土豆”的东西的栽种方法详细的说了一遍。
然后,黎老头就带着两个儿子去栽种了。
方青青完全不担心他们种不出来,如今只是不知道具体从播种到收获需要多少的时间以及真正的产量问题了。
她有空间黑土地,也不需要怎么打理,基本上从土豆径块的播种到开花结果总共也才花了不到一个月。
现实生活中会如何?
且耐心等待着吧。
快乐的时光容易过,一转眼,黎三郎的农忙假期即将结束他又要回去府学苦读了。
不知道秋闱之前还有没有机会回来看看,要不然就只能等到考试结束之后了。
在此之前,黎三郎仔细思索了一番,却是决定要和爹娘详谈。
“爹,娘,你们想没想过从此家里人全部都去做生意?”
黎老头和黎母互相看了一眼,都不明白,老三为什么会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你们看,以前一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哪怕是忙碌了一整年家里也攒不下几十两银子。可是现在,大嫂二嫂出去卖面,娘你自己心里有数她们这几个月赚了多少。”
不消说,肯定是比种地要强多了。
看爹娘的神||色||也知道,可就因为知道,有些话黎三郎就必须要先说出来了。
“是不是大嫂二嫂能够挣钱而且还不少了,大哥二哥也心动,干脆一家人都不种地了全部去做买卖更好?”
这就是黎三郎最为担心的,所以在事情有苗头之前,他就必须先斩断霍乱的根源。
这也是哪怕他对方青青的说辞有着诸多怀疑,却依旧是帮着她一起说服爹娘要试种土豆的原因之一。
要是真的能种成功,有了那份功劳,以后他们家做事情才会方便许多啊。
“做生意可以,仅仅只是养家糊口,却不能丢了土地最根本的。我们家只是农户,就算我去考科举了最多也只能算是耕读之家了,但如果你们全部跑去做生意了我们家就会被并入商户。
届时,如若我侥幸高中却会有口舌的烦恼,商户之子参加科举考试是会受到许多刁难的。”
黎父黎母猛然回神,特别是黎父,吓出了一身冷汗。
商户出身的考生哪怕是中举了以后也很难当官,这个,他以前也是听三郎的夫子说过的。
只是因为这些日子以来,眼看着老婆子手里拽着的银两增多,他们有些得意忘形了。
倒是,把这一点给忘记了。
第112章 恶婆婆
皱眉想了会儿,黎老头只能问道:“老三,那你说该怎么办?”
“老三,你是个本事的,家里人的前景全部都压在你身上了。
我嘴笨不会说话,却也知道的,你考科举以后还有许多需要花钱的地方。
进京赶考很费钱,就像你之前所说的,哪怕是考中了到求官也需要时间的。而这一切,没有银子都很难去开展,如果家里不做生意只是靠着种田怕是很难维持下去。”黎老头认认真真的说道。
黎三郎一愣,倒是没有想到父亲会有这样的见解。
也确实的,黎老头本来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种田老汉,以前对这些事根本就是完全不懂的。
一直都以为老三考中了秀才再去考举人,之后家里就该发达了吧?
结果呢,老三的一席话把他给震住了,也切切实实的给吓到了。
但同时,黎老头又是一个很开明和善的父亲,只是他话语少平日里总是沉默寡言着哪怕对儿子有着深沉的爱也不善表达。
上一次听老三说过之后,老婆子的话安慰到了黎老头,反正他们这些老家伙不懂事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待着。
趁着现在还能动,帮衬儿女一把就是最好的了。
但是吧,他也留了一个心眼,村里有一位老先生正是当年三郎最早的启蒙老师。
黎家人一直都很感激他,当年不要束脩也愿意教三郎认字。
即便是现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黎老头也都会拎着一块肉去探望老夫子。
俩老头也经常凑一块儿唠嗑,这些年倒是建立了不菲的交情。
心里有事情不懂,黎老头就特意的去请教了老夫子,两个人就着黎大嫂做的香辣豆腐好好地喝了一回酒。
老夫子虽然一辈子也没考中秀才、走出去最远的地方不过是县城,好歹识字看过不少书,懂得的东西肯定比黎老头多。
这些,就是老夫子教给他的。
这些事黎老头都是偷偷地做的,家里人除了黎母却是没有其他人知晓的。
也正因为如此,一开始是老大媳妇要出去卖东西,接着老二媳妇也去了。
甚至把大点的几个孩子都带去了,黎老头也就没有反对。
他私心里也是为了老三好,现在多攒些银两傍身,以后老三在官场上的路也会走得顺畅一些。
一直以来,黎老头都知道,他们老黎家真正想要翻身完完全全就只能靠着老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