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锦鲤妻(134)
果然,大家都很高兴,这才刚开始呢以后肯定可以更多。
挣的多,却也真的是很辛苦,一整天黎大嫂都是围着炉子炊烟打转黎二嫂一直招呼客人收拾碗筷。
黎二郎带着大毛二毛走街串巷的叫卖,嗓子都喊哑了。
可是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堂屋里对账的时候,心都踏实了。
看着多数出来的铜钱,一天的疲倦都没有了。
趁着这个间隙,方青青则是去了一趟药铺,也是他们县城唯一的一家药铺保安堂。
前段时间她和黎小妹还有略小一点的妞妞三毛他们,趁着大人们另外有事情忙,在附近的山脚忙活。
采了一些草药,然后方青青利用自己在商城里看书买教程的便利,知晓了药材的炮制方法。
成功的炮制出了几样药材,当然了,因为大人们一再的告诫深山危险。
而他们方家方老头的腿就是最好的例子了,所以不敢跑得太远,也就山脚附近。
采的草药不多,而且都是一些常见的,自然卖得的钱财一般。
肯定比不上人参值钱了,其实方青青心里非常遗憾,要是空间里的人参能够找机会出手那才能真正的赚一笔呢。
但是没见过世面的黎小妹他们也是非常惊讶的。
因为这些药材,少的也有二十文一斤多的五十五文一斤呢。
他们虽然没有跟二哥/爹/二伯一起出去买卖过东西,却也不是不知事的。
像是猪肉也才十二文一斤,大米才六文钱,黎大嫂她们的一碗清汤面是五文钱一碗。
显然的,药材值钱多了,而且好像卖药材比家里种粮食卖要划算?
他们带过来一袋子,加起来卖了六百文钱呢,小家伙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铜钱兴奋的不得了。
虽然家里现在也能挣钱了,大嫂二嫂她们一天卖面也能挣几百文,可这些药材是他们几个小的空闲时间弄出来的。
现在他们几个小的也能挣钱了?
要知道,大哥二哥十来岁的时候,也就跟着爹娘去田里捡稻穗挣不到什么钱的。
黎小妹则是跟三嫂讲述了自己的疑惑,方青青笑着告诉她:
“粮食才是人生存的根本,所以必须首先要有土地。我们要首先保证生存的基本,所以必须要种田。
再则,并不是人人都认识药材、会炮制药材,所以还是要读书识字好啊。”
第119章 异想天开
因为这一些药材采摘的时候方青青特意叮嘱黎小妹等人都是小心翼翼摘取完好的,炮制的过程也十分的小心。
得出来的药材,成|色|也都不错,而且一大麻袋里面基本上就没有故意掺杂着不好的混在里面。
药铺掌柜的非常满意,特意跟方青青说道:“以后要是有这种成|色|的药材,也可以送过来。”
不过对于两位小娘子和孩童居然懂得炮制药材,掌柜的非常惊讶,看对方都是老实人的样子干脆就直接问出口了。
于是方青青也就直接告诉他了:“我在医术上学到炮制药材的法子的,至于说辨认药材,则是跟于大夫学的。”
保安堂掌柜的自然也是认识于大夫的,一个是县城里唯一的药铺的掌柜的,一个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游医。
两个人有所交集再正常不过,不过掌柜的知道于大夫以前都是教自家孩子医术,却是没有听说他另外收徒弟啊?
女子读书识字本就少,看这小娘子也不像是家境富裕的,再说富家千金也不会去学医。
虽然有所好奇,却也克制住了,掌柜的只和方青青约定了以后还会收她炮制的药材却没有多问其他的。
等到方青青带着黎小妹他们回去,告诉家里人炮制的那些药材卖给药铺,然后挣了多少钱的时候。
哪怕他们现在面摊生意不错,也呆住了。
最起码觉得,这个活计比摆摊要轻松一些啊,而且也还挣得不少。
这下子,他们可不只是认定了是老三媳妇运气好,主要是她自己聪明有本事。
家里除了黎三郎这个读书人,几个孩子甚至包括黎小妹都在跟着方青青学认字。
方青青则是对着三郎留下的书和字帖学习,可是她从一开始的不识字,到现在还可以教孩子们。
学的比任何人都好,教她医术的老大夫也说了她的天赋好,不止一次的可惜了她只是小娘子。
对此,石氏十分的不屑,如果不是小娘子还做不了她的儿媳妇呢。
哼,她有这样的儿媳妇她骄傲她自豪!
好在,黎大嫂黎二嫂也都是本分人,关键是有自知之明。
哪怕现在她们可以跟着学认字学医术,也学不会啊,只能下苦力气挣钱。
倒是因为保安堂掌柜的还愿意收他们提供的药材,方青青倒是有了新的思路。
其实这个说来也是他们运气好,保安堂一向都有熟悉的采药人,一般都是他们提供药材的。
也因为熟悉了彼此合作多次,掌柜的就疏忽了,上一批药材略微检查就全部收下了。
入库之后才发现,有残缺不齐甚至有没晒干没炮制好的,当时那个气啊。
二话不说马上去找那个采药人扯皮,奈何对方死活不承认,还说是冤枉了他们。
掌柜的有心换一个采药人,奈何安顺县本就只是一个穷县城,附近的大山不多做采药人这一行当的也不多。
刚好方青青他们送了一批不错的药材过来,掌柜的才会说出想要长期和他们合作的话语。
也只是顺口,主要是对方就俩小娘子俩孩子,掌柜的并没有太放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