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锦鲤妻(161)
不过刘氏还是有些犹疑,“话虽如此,可如果你们成亲太久一直都没有孩子,难道你公婆不会介意?”
这个问题嘛,好像,她跟她相公她婆婆都没有讨论过?
但是在亲娘面前能这么说吗?
方青青,你不能怂。
所以,她理直气壮地告诉刘氏:“如果这次三郎哥哥能够中举,还要进京赶考,接下来在京城还有许多事情。
我们暂时还不能要孩子的,要以相公的前途为重。”
方青青这么一说,刘氏就以为闺女是和婆家商量过了的,松了一口气。
她关心这个问题,也还是为了闺女好啊,就担心青青在婆家那边过得不好。
然后又寒暄了几句,黎三郎和方青青就告辞离开了。
方青青说了,等乡试结果出来他们还会来看爹娘的,亲自告诉他们结果。
却不知道,就因为她的这次送礼,在老方家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幺妹送回来的肉当时就煮了吃了,药酒和她从省城买回来的布匹都放在柜子里锁起来了。
就只有那油纸包包好的月饼,刘氏搁在灶房的台子上,原本是想着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吃。
幺妹说是自己家里做的,没花多少钱,觉得好吃拿回来给爹娘尝尝也是尽尽心意罢了。
方老四却是识货的,毕竟他经常去县城,等幺妹走之后就告诉了爹娘那一包月饼可比好几块肉还要精贵呢。
刘氏听了咋舌,还拍掉了方老四想要偷吃的爪子,说好了等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
到了晚上,不但月饼就连油纸包都整个的不见了,还是家里几个兄弟多番推理查找发现了。
是方二嫂,她全部拿到她娘家去了,老方家的所有人都一块没有吃到。
包括她男人、她儿子,全部没有吃到,她全部拿回娘家给弟弟以及弟弟的孩子吃了。
这种事,在老方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只是以前本着家和万事兴的原则方老头和刘氏没有把这种事拿到台面上说。
这一次,别说是二老,方老二都十分的失望了。
因为,方二嫂还在振振有词的说道:“青青嫁入了好人家,每次哪会那么多好吃的给你们。我,我也只是拿一点点给我弟弟他们尝一下。”
一开始的确是那么想的,反正那么大一包月饼,拿一块就行了。
她弟弟在山里,家里穷得很,可是从来没有吃过点心月饼啊之类的。
唯有的几次,也都是小姑子带回来她从牙缝里省下来给他们送过去的。
后来又见到月饼有那么大一包,而她弟弟孩子多,只怕不够分。
又想着……
反正是想出了各种可以安慰自己的理由,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当时方二嫂胆子大得出奇。
居然直接把油纸包用一块破布包裹着,偷偷拿出了方家,趁着今天她弟几个月出来赶集一次的机会在外面见了面。
除了月饼,还有她最近攒的私房钱,通通交给她弟弟带走了。
第143章 滚回去
知道了这一切的方老二终于是忍不住了,对着方二嫂怒吼了一声:
“你给我滚回你们老李家!”
这一切都是发生在方青青已经离开之后,而方老头刘氏一致认为这些事情不应该让她知道。
不想因为娘家的丑闻影响了幺妹在婆家的生活,还刻意隐瞒着。
所以,方青青不知晓,就因为她的一包月饼在老方家居然引发了这样大的一场纷争。
其实月饼也只是个引子,依照方二嫂那样的性子方老二迟早也会爆发的,只是这会儿方青青还完全不知道罢了。
她现在大部分的心神,还都集中在黎三郎身上。
自打感觉身体好了许多之后,黎三郎就去了府学,在那里每日也都是安排得慢慢的。
读书作文,不敢有片刻荒废光阴,黎三郎还一心以为自己的身体已经跟常人无异。
完全忘了老大夫说过的,他身体的关键在于底子差,想要彻底调整回来很难的。
直到这回的乡试,给了黎三郎迎头痛击,他终于又记起了打小他就是一个病秧子。
一开始只是纯粹的感激,觉得小媳妇真好,辛辛苦苦的为了他看医书还真的炮制出了一枚很有效果的药丸。
渐渐地才察觉出不对劲,小媳妇的医术本就是跟老大夫的。
可他的身体自小都是于大夫给他看的,真有那么神奇的药丸早就应该给他吃了。
也许就像是方青青所言,她添加了人参,那玩意在关键时刻是可以保命的。
但是直觉告诉黎三郎,如果只是那些,绝对没有那么好的效果。
当时在考场中的体验他还记忆犹新的,差一点点,都以为自己要挺不过去了。
结果吃了药丸立马精神焕发,甚至比他进考场之前,感觉身体状态还要好一些?
毕竟乡试才刚刚考完,这几天黎三郎是打算彻底的放松休息一下。
虽然也经常是手里捧着书本,却也只是习惯了,许多时候脑袋都是放空的。
自然的,就有更多的心神思索其他的了,也就想起了他之前就察觉到的关于方青青的许多不对劲的地方。
他不想细细地去查问,总觉得小媳妇隐瞒着肯定有她自己的理由,又何必去逼人家说伤害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
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她一直都是对他没有恶意的。
两个人从老方家出来之后,又在村子里到处逛了逛,尔后才坐车返回了县城。
黎三郎忽然就对方青青说道:“媳妇,娘说你聪明经常想出许多好的吃食法子来,今天有空闲不若也给我做些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