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锦鲤妻(171)
耿大壮也在思考着。
他之前听了弟妹的话,也不是不心动,家里的孩子渐渐大了至今还只是和他们夫妇挤在一间小屋子里。
可是孩子大了以后都要讨媳妇的,爹娘却明显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如果真的能有其它进项当然是好事了。
岳父岳母厚道,几个大舅子也都是可靠的,就是几个弟妹为人也都良善。
特别是三郎如今还中了举,以后岳家的日子肯定只会越来越好,以他们兄弟对他媳妇的感情肯定是要帮衬他们一把的。
这一点耿大壮心里清楚,可是他们耿家的兄弟姐妹却是没有这么齐心的。
先前三郎中了秀才本是好事,却因为身体病弱,耿大壮的嫂子弟媳妇们就说了一些阴阳怪气的话。
甚至,联合起来挤兑他儿子的娘,耿大壮好多次看到孩子他娘偷偷流泪都恨不得抽自己耳光。
这次三郎考中了头名举人,还听说得到了县太爷的赏识。
耿大壮他娘居然就直接对他媳妇说:“等你弟弟当了官,也记得提拔一下我们家呗,好歹让大壮二壮他们可以去县衙当差。”
说得好像衙门就是三郎开的一样,把他媳妇恼的,生平第一次跟他娘起了口角。
结果他娘就说是媳妇娘家弟弟是举人老爷了,如今就觉得高人一等看不起婆婆妯娌了,还跑到外面编排媳妇的不是。
闲言碎语听得多了,媳妇又是一个老实的,只知道闷在被窝里哭。
耿大壮那个心疼啊,可是他也怕啊,之前不过是白日里多帮孩子娘干了一些活就被自己老娘臭骂了。
这要是知道媳妇娘家人会帮着他们挣钱,还不知道会闹腾成什么样子。
在这一点上,黎大姐却比她男人看得开。
说来说去,钱财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真的是能靠着她娘家挣了一些银钱,家里的婆婆妯娌还会得罪她吗?
还敢得罪她吗?
只怕要一日三餐把她给供起来,哪怕今天来还只待半天,也听到了许多人的议论纷纷和她亲娘的话。
黎大姐知道,自己娘家现在是真的起来了。
三郎中举了这已经是天大的喜事,听说家里在县城的那个铺子生意还很不错。
像是说去县城帮忙做买卖啥的,这都是瞎话,黎大姐不会想这么不靠谱的事。
如此把娘家婆家扯在一起,到时候为难的反而变成了她自己。
但如果是和弟妹合伙,一起炮制药材挣钱,这一点却是可行的。
而且草药采回来他们也用不上,还必须要懂得的人去炮制。
光凭着这一点,以后她在婆家的地位都会提高许多的。
弟妹说她也跟着老大夫学医会炮制药材,这一点黎大姐却是完全相信的。
娘都跟她说了,老三媳妇可聪明又勤快了,跟着三郎学认字很快都学会了。
而且,还会教大毛二毛他们,如今家里的孩子也都会认字了。
可以这么说的,家里的这一切好处,都是老三媳妇带来的。
娘说了,青青是个有福气的,且还旺夫。
她嫁过来老三身子骨就好了,然后去县城去省城读书,中举了且还考了第一名;
又是青青想的主意,家里从摆摊到现在开了铺子,娘手上攒了一些银钱。
关键还是,青青还只是个孩子,年纪不大人心又好。
刚才她男人的顾虑,黎大姐又何尝不明白,她那些个难缠的妯娌可比几个弟媳妇差多了。
特别是她婆婆,跟她娘——
我呸,哪能跟她娘比。
她娘虽然在家里当家做主,却从来不会刻意磋磨儿媳妇。
有些话,不好当着男人的面明说,干脆趁着她爹和弟弟们拉着耿大壮说话的功夫。
黎大姐和石氏还有方青青进了里屋,有些话以前跟黎大嫂黎二嫂不方便。
这一次,当着老三媳妇的面,黎大姐却是痛痛快快的在亲娘面前说了一通。
“她也好大的脸,说什么我弟弟中举了,以后也帮大壮二壮去县衙谋个缺。我那婆婆就是个偏心眼,家里有什么好的都偏心那几个,偏偏大壮还就听她娘的话。”黎大姐愤愤的说着,眼睛都气红了。
第152章 能干的女婿
一边哭一边说,黎大姐想起了许多不堪回首的往事。
过年那会儿弟弟们去拜年的时候,带了肉和糕点。
结果糕点被婆婆拿给另外几个小孙子,她儿子反而是跟她一起躲在房里哭,黎大姐那个心啊,
就跟被针扎一样疼!
方青青听了,却是满心的无语,这都叫什么事?
遇事只能搂着儿子在房里哭,那是你弟弟送过去的糕点,你不会去找你婆婆要回来给儿子吃啊?
还有那个大姐夫,算什么男人啊,自己的媳妇也不保护好。
不过这些都是大姑姐婆家的事,她作为弟妹的,除了好生宽慰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顺便在心里再一次慨叹,这原书作者怕不是个脑子有病的,这都写的什么跟什么啊。
还鄙视方青青这个原主的各种行为,可是按照这样推算,黎大姐婆家那才叫精彩绝伦。
种种故事加起来,都可以出一本期刊了。
有比较才知高下,方青青瞬间都觉得自己生活在天堂了,瞧瞧她的妯娌们多么的懂事体贴。
特别是婆婆,那可是堪比亲娘的存在。
可是有一点方青青明白,性格决定命运,如果黎大姐自己不能强大起来外人给予更多也是没用的。
就像那个糕点一样,她守不住。
事实上,黎大姐也只是发|泄一下罢了,自个儿娘家离得远婆婆妯娌们不好相处平日里她也只能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