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锦鲤妻(176)
不知道以后自己会嫁给什么样的人,最起码,夫妇二人不要相对无言吧?
事关老三的前程,石氏当然紧张了,而且她也不是个不讲理的母亲。
听明白了闺女的劝解,而且跟方青青一样老怀安慰,闺女开始懂事了啊。
而才回到县城正处于休假期间的黎修平这会儿正被邀请着,去他曾经在县城学馆的同窗家里作客。
梁俊杰,是他在学馆读书时的知交好友,就是那位曾给他送特殊礼物的同窗。
后来黎修平去了府学读书,也是这位同窗的亲戚多次帮他捎信,因此两个人的友情就更加的深厚了。
梁俊杰跟黎修平是同一届参加院试的,虽然比不上好友案首的好成绩,好歹也中了秀才且名次并不是特别靠后。
只是后来,黎修平去府学之后,也曾经多次修书告知府学的先生们讲课的内容。
那个时候梁俊杰已经隐约感觉到,自己学习的还不够踏实,功课许多地方是比不上黎同窗的。
特别是在过年的时候,黎同窗从府学回来在县城里三五知己一同喝酒聊天,梁俊杰就更知道他们俩之间的差距了。
不过梁家家境殷实,供一个读书人绰绰有余,所以梁俊杰还是跟黎修平一同下场应考了。
大不了三年之后重来,这一次只当是增加了实战经验。
落榜,也在意料之中。
黎修平自己中举之后,原本还想着要不要去安慰一下梁同窗,又担心对方误解了他的本意。
又有鹿鸣宴以及回乡办流水席的事情忙碌了几天,结果才回到县城黎修平就接到了好友的邀约,自然是要去梁家做客了。
第15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要说到这位梁同窗,方青青也是印象深刻的。
且不说黎三郎去了府学之后,他几次帮着送信到家里,再就是那个时候方青青去送饭在县城学馆外面卖豆花煎饼之类的。
这位梁同窗可是最为捧场的,多次照顾她的生意,还带着其他同窗一起过来。
相对来说,作为她的相公的黎三郎对她那个时候小买卖的实际援助还没有这位梁同窗多呢。
而让她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婆婆还比她更加的交游广泛,在县城住了几个月甚至都能跟人家梁同窗的母亲搭上话。
石氏就告诉她:“原先知道自己落榜了,那孩子心里也苦恼,据说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闷了一下午。
后来不知咋的就想通了,跟爹娘说是再苦读三年试试。
结果现在读书可用功了,他娘都担心呢,那孩子屋里的灯大半夜还亮着。
可下一次考试还要等三年,他娘好担心孩子熬坏了身体。”
所以,才会特意邀请黎三郎去他们家做客,也是为了开解梁同窗。
婆媳俩的闲话家常让黎修平听到了,也忍不住的蹙眉。
“天天熬到这么晚?”
参加科举考试可不是光凭着苦读就能成功的,其他考生难道就没用功了,可是真正能考上的占了多少?
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是名落孙山,黎修平自己是没有到贡院门口看榜,却也能料到当时的情况。
应该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石氏欣慰的看着三郎,然后才点头道:“对啊,所以梁太太才会发愁啊,孩子不认真念书要念叨。可是太拼命了,也发愁。
果然啊,这世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总不能做到人人满意。”
还是她家三郎最好!
哪怕后半句话石氏没有说,方青青也意会了婆婆的意思。
也跟着在心里感叹了一句,幸好她遇到的是科举文男主。
再如何,黎修平的学问做得好科举考试一路顺利。
这要是碰到那些不如意的,三年又三年,方青青觉得她会崩溃。
于是黎修平心里也就有底了,就对着他娘他媳妇说:“明天我去看看他,顺便劝慰一下。”
正事说完,石氏倒是想起来了,于是就问她家老三:“你这个同窗多大了,娶媳妇了吗?”
“比我大两岁,还没有娶媳妇。”
哦,也就是今年十八了,这个岁数不算小。
但是因为一心扑在读书上耽误了,也不算大,也就比她家小妹大三四岁。
算不得什么,但是那个梁家情况不错,梁太太看起来就十分富贵的样子。
哪怕这一次梁俊杰没有中举,却也是秀才郎。
这么一想,又觉得自家小妹可能配不上,石氏就没有继续说了。
方青青却是再次点亮了跟她婆婆心有灵犀的技能,眼神发亮,试探性的说道:
“娘啊,这个梁同窗也不算年纪大,就是这次没考中也不知道您嫌弃不。”
被婆媳俩这么一提醒,黎修平也琢磨起来了。
对自家小妹来说,梁同窗倒是一个不错的对象。
梁家家境不错,且梁俊杰又是最小的孩子,以前也是一门心思只读圣贤书。
因此养得心思单纯,正好与自家性情温和的小妹十分搭配。
也在与梁俊杰同窗以及之后来往的这段时日,也没有发现他人品上的劣性。
不过方青青想得更多,却是又问了一句:“梁家家境好,那个梁老爷有没有姨娘小妾,你这位同窗以前家里有没有给她安排通房丫鬟之类的?”
黎修平瞪大了眼睛,不曾想媳妇年纪轻轻,居然也知道这些?
石氏同样是瞪大了眼睛,却是觉得儿媳妇好了不起,居然连这些事都懂?
被这俩人瞪着,方青青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仍旧是勇敢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这也都是为了小妹好,一个男人如果拥有了太多的女人,不会有好下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