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锦鲤妻(356)

作者: 焦糖奶茶 阅读记录

不像是黎大郎黎二郎食铺挣了钱以及走货挣得的银钱,都是需要交一半到公中的。

所以,这次发钱的时候,也就没有黎修平的份。

甚至因为他们的特殊性,石氏都没有搞清楚黎修平还有方青青手上目前到底有多少钱。

反正这二人都是有成算的,石氏也就没有操心那么多,顾好后宅诸事就行了。

而这一年因为种种原因,食铺的生意非常不错,黎二郎和耿大壮他们走货赚得的也不少。

在各房回屋自己开小会的时候,黎大嫂就让大毛帮着计算过,她手上的银钱加起来差不多有三百两了。

这点银钱在京城也许不够看,如果是回到他们安顺县,那可是一笔不小的钱财。

可以自己添置个宅院,再开一家食铺,到时候她也请人打下手。

就可以甩手当掌柜的当老板,天天窝在屋里数钱,这样的日子简直不要太舒爽。

当然了,目前还有其他紧急的事情,比如说大毛已经不读书而且年纪也差不多了。

该是想着要给他娶个媳妇了,好歹是老黎家的长孙,大毛的亲事不能含糊。

这要还在老家,黎大嫂可能还会想办法折腾一圈。

可是在京城,放眼望去,黎大嫂懵圈了。

还真是不知道,该给大毛娶个什么样的媳妇呢。

按说他年纪也不小了,可是这孩子不懂事,天天窝在铺子里忙进忙出的。

黎大嫂那个发愁啊,依照大毛那个老实笨拙的样子,何年何月才能给他娶上媳妇?

四毛还小,不着急,可是妞妞目前是老黎家唯一的闺女。

哪怕目前还不会给她相看婆家,嫁妆什么的也要开始准备了。

这姑娘家的出阁,多一点嫁妆,以后在夫家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女人其实只有做姑娘的那几年日子松快一些,以后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

夫君、公婆、妯娌,每日里看着没有大事情需要忙碌,可是哪哪儿没搞好都是大麻烦。

所以从手上有闲钱开始,黎大嫂已经下意识地开始帮妞妞攒嫁妆了,而这几年对她的约束也不大。

也就做小娘子的这几年日子好过一些,也是希望让妞妞知道,娘家人得力以后她在婆家也不需要太低头。

虽然黎大嫂没有读过书,却也是知道,儿子高娶但是闺女实际上低嫁好一些。

当然,以前在乡下她也是没有这样的头脑,巴不得妞妞可以嫁入条件好的人家以后不会吃苦受罪。

可自打开始做吃食买卖进而开了食铺见识更多的人之后,黎大嫂却是知道,富人家里虽然看着日子好。

起码吃喝不缺衣食无忧,可是日子却不一定会顺心,尤其是她知道有好些大户人家的男人都有三妻四妾的。

在这一点上黎大嫂尤为感激婆婆,三郎进京之前婆婆曾经严厉叮嘱过,老黎家的男人都要守着本心。

什么富贵之后抛弃糟糠妻或者在外面玩女人,就让你爹打断你的腿!

这话只对三郎说了,因为整个老黎家的男人也就他最有出息,以后当了大官荣华富贵都不会少的所以婆婆才会担忧。

可是同样的,对老黎家的男人来说这也是家规了,黎三郎守住了黎大郎黎二郎肯定就也要遵从。

为了这一点,黎大嫂黎二嫂也会对婆婆更加的尊敬爱护的。

第315章 天壤之别

现在老黎家的人自己日子过得都不差,所以也就犯不着为了一点小利益把妞妞许给所谓的富贵人家。

家世不用太好,和黎家差不多就行,只是这样的人家放眼京城却也是很难找到的。

要么家境好可是婆婆小姑子难缠要么男人本身没大作用,这样的黎大嫂都看不中。

还好,妞妞出嫁还有好几年呢,这个不急。

黎大嫂现在最发愁的就是,长得不太好看也不愿意读书的大毛,难道就嫁——

哦,不,难道就娶不上媳妇了?

而此时,黎修平正在接待他的客人,这次来的倒不是官场上的朋友。

是周健安,年前他和同窗已经到黎家拜访过几次,这过年的时候当然趁着黎修平休沐在家多和他聊聊。

毕竟是已经经历过一次的人,周健安现在非常明白,这春闱考试特别是在策论方面。

考生的学识丰富与否是一方面,策论的内容方向是否符合考官的心意,也是十分重要的。

黎修平是上一届的状元,这几年一直都是在翰林院任职,知道的消息肯定比他们这些外地的考生要多。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现在可以说是能够完完全全的他们的关系上。

新年期间有客上门,而且周健安他们也不是空着手来拜年的,石氏自然是表现的更为热情好客。

除了好茶好水招待,还留他们一起吃了顿午饭。

当然了,跟黎家其他人是分开吃的,索性让黎修平就跟他的几位昔日同窗单独开一桌。

正好可以边吃边聊,从京城习俗说到老家省城那边的情况,黎修平询问了昔日同窗的学习内容以及进度。

而周健安也问了黎修平在翰林院上职的情况,以及就学业上的一些问题以及考试的知识点做了一番请教。

官场上的事情,黎修平不可能大咧咧的什么都往外讲,哪怕在家里跟爹娘媳妇都讲得少。

这并不是他跟爹娘媳妇感情不好,规矩如此而且有些事情是不能说的。

所以一开始周健安的问题黎修平都是含糊带过的,但是说到学业方面他还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还有经验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