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都在听我心声嗑CP(194)
“缈缈,这是八妹萧灵,灵儿,这是你皇嫂。”
啊,原来是传说中的八公主啊!
桑缈缈顿时有点尴尬,搞半天是亲兄妹,是她思想太龌龊了!
桑缈缈对萧灵也算是知道一点点,小叭之前跟她吃皇室瓜的时候提到过,先帝一共八个孩子,最后活下来的就只有两子三女,其中大女儿乐平公主远嫁伊萨和亲,二女儿乐安公主早早榜下捉婿搬到了宫外的公主府。
只有小女儿乐欢公主因为年纪小,加上幼时曾经不幸坠湖,差点丧命,所幸抢救及时,没有性命危险,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大脑发育迟缓,用当下人的话说,就是痴傻。
乐欢公主的母妃容妃为此差点哭瞎了眼睛。
容妃是元国老的庶女,性格娴雅安静,嫁入宫中后更是安分守己,不争不抢。元国老是开国元勋,当年太祖南征北战时,经常冲锋陷阵的热血小将,萧君临爷爷小的时候,就是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小将元国老带的时候最多,因此可见他在朝堂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元国老是个睿智又识时务之人,同为开国功臣的穆家出事之后,他急流勇退,以退为让,自己告老致仕。先帝是对这些世家大族有所忌惮,但对功臣们也有些愧疚,反而更提携他的晚辈们。
当年容妃刚入宫就是妃位,只要她不做大逆不道之事,就可以永享富贵。
自从乐欢公主傻了之后,容妃更是全部心思都投入在她身上,不问世事,没想到这样的容妃竟然闷声干大事!给先帝下药!!
起因是先帝一手培养的殷家过于膨胀,触到了他的底线,又加上当时漠北族南下侵袭,他不得已重新重用穆家的穆长卿。
那在后宫自然也是要表现一番厚爱的,可对着原本应该是穆家长媳的继后,以及去世的元后留下的嫡子,他还是担心穆家心里记恨,会耍心眼。
可殷贵妃正好被降级禁足,所以先帝迫切需要扶持一个能与当时的太后、穆家对抗的人选。
位份较高,又有元家做靠山的容妃就这么被选中了,可先帝没想到的是,容妃早就私下和太后达成一致。
因为她自己身染重病,没多久日子了,她需要在临走之前为女儿找到能照顾她一辈子的最大依靠。
当时夺嫡呼声最高最激烈的两位,三皇子和七皇子,她毫不犹豫就选了七皇子。
七皇子与八公主年纪相仿,还经常一起玩耍,自从女儿生病之后,还依然经常来关心和陪伴灵儿,孩子的眼睛是最纯粹清澈的,在这尔虞我诈冷血残酷的后宫里,她和太后的想法是一样的,都希望能尽量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再加上虽然痕迹都被抹干净了,但她发现了灵儿落水的背后是有殷贵妃的手段,不然怎么当天就那么巧灵儿身边的嬷嬷丫鬟的全都不在,怎么那么巧灵儿就突然想去湖边玩,怎么那么巧周围巡逻的侍卫就独独漏掉了湖边……
只是她实在想不通殷贵妃为什么要对一个才四岁的毫无威胁的公主下手!
容妃与太后暗地里联手,表面上却针锋相对,做戏给先帝看,还纵容他服用助兴之药,给他张罗各色美女妖姬……直到他死于马上风。
容妃临死前求了两件事:一个是请陛下多多照拂乐欢公主,另一个是请太后将她的骨灰悄悄送还给她兄长元毅。
然后就一杯鸩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舆论上又再一次逼迫了殷贵妃一把。
而这两个请求,陛下和太后也都做到了。
世人都说乐欢公主命途多舛,身体羸弱,但又是个有福之人,虽然是个小傻子,但心性如稚子一般单纯,不懂烦恼,整天无忧无虑的,又有无比疼爱他的皇兄和母后。
萧君临登基之后,元国老以思念女儿为由频频求见外孙女乐欢公主,又因为她幼年留下的病根每到冬天都会病发,主动建议将其送来湖州过冬避寒。湖州是元家老宅,虽然元国老一脉搬去了京城定居,但其他的各种亲戚盘根错节地都在湖州。
这些毕竟都是她血浓于水的亲人,萧君临和太后也不好制止,便同意了。
今年冬去春来,又接着是万邦朝会的紧张筹备,元家上书请求乐欢公主多住一段时间,所以一直都还没有回京。
这次萧君临南下,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元家却将消息透露给了自家外甥湖州府尹高寂,因此高寂亲自护送乐欢公主来到客栈。
面见圣颜,高寂表现地诚惶诚恐,嘴上不停地请罪,说怠慢了陛下,被萧君临好一顿数落,还将他赶走了!他这是微服私访,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不过这些乐欢都不懂,她都看到好久没见到哥哥了,激动兴奋地抱着他又哭又笑的,萧君临甚是无语,但对这个妹妹也束手无策。
这就是桑缈缈刚刚看到的那一幕。
“哥哥,皇嫂是什么呀,能吃吗?”乐欢公主萧灵天真地问,两只大眼睛又圆又萌,脸上肉嘟嘟的,还有两个软软的小酒窝。
“皇嫂就是嫂嫂,是哥哥的夫人。”萧君临关注了一下桑缈缈的神情,有惊讶有尴尬,但没有歧视也没有嫌弃。
萧灵像是突然想到什么,撇了撇嘴大哭起来,“灵儿不要嫂嫂,嫂嫂会抢走哥哥,还会欺负灵儿!呜呜呜……”
“怎么会呢?灵儿这么可爱,嫂嫂会和哥哥一样喜欢你,陪你玩的。”萧君临耐心地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