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请了个护工,但医院里的护工有时候一人接两份甚至三份的活,同时照顾2,3个人,方方面面的没那么细致。
没办法,梁溪只能一下班就往医院跑,每天到医院打卡,此时正值期末考试,梁溪忙得只叫一个焦头烂额。
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寒假,梁溪这才轻松了点。
而往医院跑得多了,原本就对于亲家生二胎这行为不满的婆家人,意见更大了。
磕磕绊绊,在医院住了将近两个月,这期间的花销,扣掉医保补助外,加上孩子的各种生活物品和奶粉,自费了足有将近10万。
钱花了一大把,孩子总算是从保温箱里出来了,养得白白胖胖的,杨慧珍月子期也度过了。
寒假也将近尾声了,把父母送回镇上,梁溪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日子终于恢复平静了。学校也将近开学了,她也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梁家老两口老年得子,那只叫一个高兴,只是一回家,问题就来了。
梁家贯彻的是男主外,女主内,梁有义只负责赚钱,杨慧珍负责料理家务。这种局面下,梁有义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个典型的大爷,洗衣做饭那是不可能的,活到这把年纪,他连菜场都没有去过。杨慧珍生孩子期间,没人照顾的梁有义直接是住到了乡下的爸妈家。
梁有义工作上虽然轻松,时间也比较自由,但是让他帮衬着家务,那是完全不可能,最多也就是看着点孩子。
梁有义的老母亲已经75高龄了,虽然老人家身体硬朗,洗衣做饭都没有问题,但是让她帮衬着照顾,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又是家务又是照顾孩子,杨慧珍一个人根本负担不了,所以请保姆那是势在必行。
刚开始,杨慧珍请了自己娘家不工作的姐姐杨淑芬来帮忙,开支另算,每月给她3000块,价格上也算便宜。
但是姐姐毕竟是亲人,不像保姆一样,主人家说什么是什么,姐姐她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有什么做的不好的,碍于亲人关系,杨慧珍也不好多说。
当然,这点小事忍忍就过去了,关键是孩子体质不好,杨淑芬奉行的是又老一辈的带小孩方式,很粗糙很马虎。所以隔三差五的,孩子就生病。
而孩子一生病,只能往市里的大医院跑。
几番折腾下来,老两口吃不消,孩子一生病,两人累得也跟去了半条命似的,所以只能再次喊女儿照顾。
三分五次的折腾之后,梁溪也受不了,强烈建议父母请一个育儿嫂。
身体素质好的娃儿,马马虎虎点也能健康长大,但关键是这个弟弟体弱,那么就只能交给专业人士。
梁溪带着父母去了中介,这一咨询保姆的价格,两口子就有点傻眼了,只负责洗衣做饭家务的保姆工资也都要3000左右,住家的那是完全不低于5000。而照顾孩子的住家育儿嫂那更是上了万,而且还不带做家务的。
虽然心疼钱,但是为了孩子,两人咬咬牙,还是请了一个月薪一万二的住家育儿嫂。
身心疲惫的送走父母,梁溪觉得这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没想到,一个育儿嫂,不够!
育儿嫂,只负责孩子,其它全部不管,所以这家务就全落到了杨慧珍身上。
没生孩子前,这些家务对于杨慧珍来说没什么,但是毕竟经历了高龄生产,身子骨不如从前了。
这不,没一个月,杨慧珍累得进了医院。
检查之后,也没有大毛病,就是年纪大了,身体恢复的慢,要注意休息,不能太操劳。
没办法,两人只能又把姐姐杨淑芬请回来。
这下子,各项生活开销,每月达到了将近3万,梁有义的工资,几乎全花了出去,一分都没得剩下。
第213章 二胎 4
如流水的把钱花出去,在有着杨淑芬和育儿嫂两个保姆的情况下,日子倒也安稳。
也算是用钱买个舒坦日子。
就这样过了1年多,梁溪的弟弟粱杰也3岁了,实则16个月,养得白白胖胖的,摇摇晃晃都会走路了,也会口齿不清的喊爸爸妈妈了。
杨慧珍同样觉得自己身体已经完全好了,夫妻俩一商量,就辞退了育儿嫂,自己照顾孩子,而杨淑芬依然留下来帮衬着家务。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带孩子的方式有问题,育儿嫂在的时候,梁杰虽然偶尔也生病,但并不会很严重。
杨慧珍一接手,没两月就染上了流感,咳嗽严重到肺炎了。
能怎么办?
只能去市里住院。
接到通知的梁溪只能下班了往医院里赶,各种帮衬,各种劳心劳力,住院挂了七天的水,梁杰总算是出院了。
一晃又是四个月,也不知道吃了什么,梁杰大半夜的上吐下泻还高烧,急得夫妻俩立马开车送到了市里的儿童医院。
梁杰又住院了,杨慧珍受不得累,此时正值暑假,医院看护的重任就落到了梁溪身上。
在医院熬了四天,梁杰总算是出院了。
因为两次住院,杨慧珍和梁有义心里免不得有想法,镇上的医院虽然也有儿科,但水平真的不怎么样。
哪像这市里,有专科的儿科医院。
大半夜的从镇上赶到市里,尤其是孩子病得那么重,这心里,只叫一个心急如焚的难受!
如果住在市里……
而且,镇上的教育水平也比不得市里,作为老来子,又是儿子,两口子对于梁杰那只叫一个心肝宝贝。
生之前想的是随便养养就行了,花不了多少钱,但是生完之后,那就是另一个想法了。
尤其是之前的育儿嫂天天和他们念叨,现在的孩子,教育是最重要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