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炮灰升级指南(767)

作者:米粉糊糊 阅读记录

林小满带上几个人,轻装上阵,启程去了淮州的南县。

南县,淮州最南面,靠海的县。

这会儿整个县基本都已经是杨翰墨的人了。

到达南县,实地考察,确定可以用‘盐田法’产盐,林小满立马就是各种画图纸。

图纸画完,确定监工都懂了,就开始了实地施工。

施工的时候,林小满不需要全程盯着,但是也不能直接离开,毕竟有什么问题,都要找她。

林小满又开始了执法钓鱼的剿匪,打发时间。

世道一乱,土匪就特多,有些是被逼上梁山,有些是趁火打劫,有些原本就是穷凶极恶之徒……

不论什么原因,土匪多了,治安就不好,所以打他们,也能赚个外块。

7月底的时候,盐田就挖好了,简单的海盐加工厂,也算是初具规模了。

开工,制盐。

7月8月,气温高,太阳特别晒,很成功的,粗盐就出来了。

获得了粗盐,因为条件有限,只能通过过滤和饱和大法简单的取去除杂质。

虽然比矿井盐差了点,但也是能吃的。

大规模产盐,成功。

因为食盐都是官盐,不允许私下交易,杨翰墨选取了南县到通州最近的官道,成批成批的往回运。

不让卖,就自己吃,屯着。

每年买盐,那可是一比大开销,钱省下来,就可以干更多的事。

就在盐田正常运转了起来的时候,林小满收到了一个消息,他们通州发现了矿!疑似铁矿!

要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所以之前林小满速成了一个地质勘探班,一众地质小分队在通州这片大土地上到处探查。

林小满始终相信,没有一毛不拔的贫瘠地,只有不努力的勘探队!

这不,成果出来了。

铁矿啊!

铁矿绝对是好东西。

因为这个大消息,杨翰墨和林小满兄妹两连夜赶路,以最快速度赶到了现场。

那么一查考,林小满就确定了,真的是铁矿,而且是铁矿山。

“哥,上报吗?”

铁矿,那都是由朝廷开采,而一旦上报,那就归朝廷了。

不上报,那就是自己的,但却是十分严重的造反。

“小曦,你会开采和冶炼吗?”

对于铁矿,杨翰墨先是狂喜,然后是苦恼。

空有宝山,不会使用啊!

“应该,没问题。”

在林小满看来,采矿不是问题,问题是没人手。

“那就不上报,我封锁消息。”

一看林小满点头,杨翰墨那是喜出望外,毫不犹豫地做了决定,只要他保密工作做得好,天高皇帝远的,谁知道他在采矿。

第658章 炮灰公主 25

开采铁矿,那就是一个大工程,人手不足这个问题,立马就体现了出来。

没办法,能凑多少工人是多少,反正各项开采工作先落实下去,目前也就那么点兵,暂时性的也不缺装备。

开采工作慢,产量小,林小满也不介意。

反正能开采冶炼就行了。

相对于兵器,目前还是食物和人口问题。

地瓜和玉米的培育工作很成功,林小满相信,明年就能大丰收了,现在关键是:人口问题。

人口的恢复,绝对是个缓慢的过程,虽然林小满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生育政策,但是没个10年,那是见不到效果的。

正当为着人口发愁的时候,人口送上门来了。

隔壁的幽州府尹,派人来向他们求救了。

幽州,特惨,大灾,死了一片人,征兵,又少了一大片的青壮男人,幽州地界上原本就只剩下一群老弱病残了,好嘛,难民过来了。

幽州再往西是牧州,而牧州是边境州府,自从去年年末的时候,边境的几个州就开始受到胡人骚扰了。

而现在,胡人已经攻下了牧州好几座县城,都已经打到府城的城墙下了。

胡人来势汹汹,被攻陷的县城的百姓那是一路逃亡,而深怕府城被攻陷,战火烧到自己身上,牧州那些还未沦陷地区的老百姓也有一大半选择了卷包袱,趁早跑路。

牧州紧邻白州,幽州,安州,白州全是山,地广人稀的,官道上都是时常有野兽出没。而安州同样在打仗,安州的百姓自己都是拖家带口的在跑路。

所以,牧州的逃难百姓,一窝蜂的全往幽州涌了过去,同时安州也有不少难民选择了幽州。

幽州那是一下子涌入了百万的难民。

人太多,根本安排不过来。

幽州府尹已经向朝廷上表了好几封紧急SOS,但是没人理他,隔壁的白州和闽州,那也都是各扫门前雪的冷眼旁观,没人搭把手。

所以,幽州就求到他们通州来了。

林小满和杨翰墨两人一合计,差不多就明白了。

难民无法妥善安置,很容易就变成祸端,而除了难民的问题,还有胡人!

虽然幽州一穷二白,但是胡人不知道呀!胡人万一瞎了眼的来打幽州,怎么办?

幽州不设节度使,外加上又被征兵了,据杨翰墨推测,整个幽州加起来恐怕都没有1万的兵马,而青壮男也都被征走了,真要是有人鼓动难民造反,又或者胡人打过来了,幽州完全是任人宰割的凉凉了。

而现在朝廷特别乱,听说他们那四个哥哥每人带了10万的兵马,组成了40万的北征大军,攻打北庆。

但直到现在,北征大军还被堵在北庆门外,据说连一个县城都没打下来。

现在大乾的兵力不是在打北庆就是已经在西境对战胡人了,也就京城周边还有有点兵,但那都是要保护京州的,不可能外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