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重生后(11)

作者: 木桃逢新 阅读记录

“十二声响尽,春眠一日央,人世奔波百年,谋尽前程,算尽心机,终不过黄粱一梦,此又为一妙。静赏枝头绿,闲看世人忙,三殿下方为真正的豁达。”

当李临说到前两句的时候,李星娆已经抿着嘴,努力让自己不要笑。

待他评完后两句,于席间带起一片恍然,也让通篇“斗志昂扬”的李婉脸色发沉,如坐针毡,李星娆实在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

太子闻声侧首,表情复杂。

毫不夸张的说,他方才真心觉得李临分析的鞭辟入里,精妙非常,甚至惊讶于阿娆的境界竟有如此提升,可一看本人,他就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这么好笑?”

李星娆抬手掩唇,努力忍笑:“皇兄哪里找的这么个妙人,口才也太好了。”

太子有点不死心,“他就没有一处说对了?你作词句的深意不是这个?”

李星娆眨巴眨巴眼,无辜道:“这就是一篇流水账嘛。”

——闲,太闲了,看枝头新绿,宫人忙碌,伴着枝头鸟鸣倒头就睡,一睡一整天。

太子咬牙,恨铁不成钢的别开目光。

再看李临时,太子默默的想,此人可用,应赏。

最终,李临凭一张嘴,直接给长宁公主的诗作内涵拔高了三个大台阶。

但这并不能说明李婉的作品就一无是处。

太子牢记今日的重点,也不打算让自家姊妹关系尴尬,便主动开口点评两句,断了个各有千秋的结果。

在场不乏有偏向李婉之人,皆认可了这个结果,气氛顿时愉快不少。

李婉松了一口气,找回些素日的谦和温润,主动表示三妹长宁更胜一筹。

李星娆忍笑忍的嘴都酸了,说不出话。

太子皇兄看似在息事宁人,但这首诗势必会传到德妃的耳朵里,以德妃素日的做派来看,李婉这一劫才刚刚到来。

太子见她这样,好气又好笑。

刚巧起了一阵风,有人提议去放纸鸢,引来一片赞声,水榭这处的热闹终是散了。

“有这么好笑?要不要先去个没人的地方笑够了再出来?”

李星娆边说边往外蹦笑音:“言之有理,皇兄自便,我去笑笑就来。”

“你……”太子见她真的走了,满心无奈的笑了。

以往求着盼着她开朗豁达些,没想到一朝变化,直接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

都那么要命。

九华宫中早已备好了临时休憩的寝殿,李星娆一进去便倒在临窗的斜榻上,因为笑的太久,她双眸莹亮,神清气爽,明艳动人的要命。

雁月拿了套新的衣裳过来,“殿下可要更衣?”

李星娆在斜榻上伸了个懒腰:“衣裳不必换了,补个妆即可。”

待愉快的情绪稍稍缓和,李星娆起身:“走吧,大好春光,别耗在屋里了。”

一出寝殿,李星娆便瞧见了天上飞着的纸鸢。

雁月察言观色,道:“奴婢已备了纸鸢,殿下可要一同去放?”

李星娆没说话,若有所思的往前走。

就在她们回到水榭处时,李星娆的步子猛地一滞,直勾勾的盯着方才斗文的方向。

流水之畔,张贴着诗句的展板尚未撤下,展板前,站了个男人。

白袍整洁素雅,背影清秀挺拔,他负手而立,正静静看着展板上的诗句……

第7章

周边的声音都在这抹身影出现的瞬间被隔离。

李星娆没再往前,耳边嗡嗡鸣响,似乎能听到自己略略急促的呼吸声。

“殿下?殿下?”雁月的声音令嗡鸣破碎,周边的声音重新回归。

李星娆盯着那道背影,神色渐渐轻松,甚至浮了笑容,径直走向那头。

还没靠近,青年已察觉,转过身来。

看到男人的样貌时,李星娆眼角轻跳,眼底划过一丝讶色,又很快压下。

“姜珣?”

雁月在后面听到这个名字,讶然的抬头偷瞄。

这不就是殿下日前才念叨过的那个弘文馆校书吗?

姜珣眼中同样闪过一丝讶色,大约没料到长宁公主竟会直接道出自己的名讳,但他也不多问,迅速搭手作拜:“微臣参见长宁公主殿下。”

李星娆走近他,看的越发真切。

姜珣相貌不俗,就五官长相来说,是一种让人觉得舒服养眼、温和的俊。

文官不同武将,常年于案前读书写字,不经风吹日晒,久而久之,“白弱瘦”的形象仿佛烙在了文人身上。

可姜珣不是。

他肤质极好,却不惨白,是明显常年见阳光,一种刚刚好的健朗肤色;骨肉匀称,肩宽腿长,一身端正的精神气,可以断定,他即便不习武,也会习惯的做些强身健体的操练。

李星娆飞快扫过姜珣,眼神转而看向自己刚写的诗:“方才热闹时没见你,怎么这会儿独自在此?本宫的诗,有什么问题吗?”

姜珣态度谨慎:“殿下之作,岂是下官能随意置喙的。”

“为什么不行?”

姜珣眼帘微抬。

李星娆垂眸理了理臂间披帛,悠悠道:“李临与你同为东宫官员,他能说,你自然也能说,除非你胸无点墨没法说,或是瞧不起本宫,不想说。”

话里已有勒令之意,进退都难。

姜珣凝眸思忖,神色微松:“殿下当真想听?”

“当然。”

姜珣看了眼展板上的诗句,字迹秀丽,又不失独特风韵,藏了股柔中带刚的劲道。

他轻轻勾唇,温声道:“殿下很闲吧。”

李星娆眉目轻动,转眼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