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重生后(118)
忽有一小吏疾行前来,冲他拜道,说是百里刺史为公主和各位大人设下了接风宴,特来邀请。
姜珣和声道了句“有劳”,应下邀约。
……
考虑到公主舟车劳顿,接风宴安排在晚间,中间的时间足够公主休息养神,宴请宾客都是公主同行的熟人与自家人,是不想有拘束的意思。
洛氏面面俱到,李星娆也很给面子,让崔姑姑出去应下洛氏,洛氏便欢欢喜喜去继续筹备。
崔姑姑想到公主先时对东方氏的态度似乎不大寻常,特地说了句:“老奴方才问了刺史夫人,今日接风宴,定国公世子一家也会列席,殿下方才没见人,晚些时候兴许就见到了。”
公主斜倚卧榻,闻言轻轻掀眼,看了崔姑姑一眼。
崔姑姑忙道:“老奴多嘴了。”
李星娆并没有追究这些,只是吩咐:“备水沐浴,再挑一套体面的衣裙,长辈们如此用心,别显得本宫轻慢了。”
等公主不紧不慢洗去一身尘埃,小憩一阵后,天色也开始暗下来,筹备了一整日的百里府,随着宾客登门变得热闹起来。
公主小睡醒来,由崔姑姑伺候换上华丽的裙服,又瞄了一个精致的妆容,钗饰无不名贵,携着通身的雍容华贵走出院落,众人无不屏息凝声站定行礼,垂首不敢直视。
待行至花园,原本热闹的园子骤然静下来,灯火阑珊处,精致的美人被拥簇而来,艳光并着华贵,将道道惊艳且唐突的目光震醒,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公主含笑免礼,优雅入座。
作为公主的近臣,姜珣早在公主来时便与身边的人揖手歇了话语,从容的穿过道道目光,来到公主身边坐下。
“本宫还以为你只会跟姑娘玩,看来是误会你了,你跟谁都挺能玩。”
李星娆面上带笑的说出这话,远远看去就像在与姜珣亲密低语。
姜珣配合的露出微笑,凹着嘴型:“微臣就当殿下是在夸赞了。”
“听说裴镇将你安置在行宫,那里能住吗?”
姜珣温声道:“有劳殿下挂念,裴侯安排的很妥当。”
“那你就好好住下,替本宫盯着行宫修建。”
姜珣回了声“是”,忽而有所感,转眼瞄向裴镇,这人不知何时看了过来,眼神和旁人不同。
旁人眼中是对他与公主姿态亲密的好奇和探究。
而他眼中是了然于心的戏谑,好似他刚才就在跟前,把他与公主的话听得清清楚楚。
姜珣心头一动,后知后觉的抿了抿唇。
若裴镇可读唇语之言意,那他故意和公主亲密低语的样子,就非常的蠢。
不知从何时开始,他竟频频在他面前处于下风。
正当姜珣心里那股邪火蹭蹭上蹿时,园中忽有鼓乐声传来。
宴席间奏乐助兴本是常事,可当李星娆循声望去时,眉梢倏地挑了一下——这些乐师们,长得真好看啊。
洛氏察言观色,笑道:“这是洛阳城里最有名的乐坊,乐师都是出自名师,曾有商贾欲重金收拢,可因庸俗市侩,愣是千金难求一曲,今知殿下驾临洛阳,他们是专程来献艺的。”
洛氏话一出,不少人转头看去,其中就包括裴镇和姜珣。
下一刻,两人的目光同时凝在那个位置最显眼的琴师身上,表情倏地变了……
第63章
其实公主并没有特别的去看哪一个乐师,顶多是觉得这些形貌上乘的乐师集合在一起,令视觉上的享受倍增,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可她没想到,自己这一眼看过去,坐在正中最显眼位置的琴师似有所感,轻轻抬首,隔着一段距离,与公主来了一段遥遥对视。
正如洛氏所说,这些乐师技艺不俗,即便相貌出众也并无以色侍人的谄媚与殷勤,单说这一眼里的清澈淡然,平添如梦如幻的出尘之感,让人不由静心凝神,细细去品曲中之韵,奏者之情。
然而,宴席上的奏乐,即便有当世一绝的技艺,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的消遣,公主细细听了一会儿,身边的人忽然开口:“殿下一路上都记挂着东都的修建,如今既已到洛阳,可要安排行程前往行宫去瞧瞧?”
李星娆注意力被拉回来,应了声是,“本宫是想去瞧瞧,就怕仪仗扰人,反而耽误进度。”
姜珣微微一笑:“殿下挂心国事是好事,怎么会耽误呢。”说着,转头看向裴镇:“侯爷说呢?”
裴镇早已将目光从乐台处收回,神色如常道:“当然不会,只是营造现场易出意外,并不适合殿下走动出入,不过行宫中尚有未损的楼宇,殿下或可登楼远望,也避免了危险。”
“去福宁塔呀。”席间忽然响起一道清脆的少女声,引得道道目光朝着东方氏的位置投去。
一个“塔”字,让公主滑了手,刚刚提起的酒盏掉落,酒水洒了一身,姜珣飞快起身为公主遮挡,崔姑姑则上前替公主擦拭。
席间氛围忽然凝固。
长宁公主性情骄纵,喜怒无常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可她有皇后和太子宠爱撑腰,连陛下都拿她没办法。
这东方家的小娘子忒冒失了些,竟把殿下手里的酒盏都吓掉了,若长宁殿下此刻发飙,试问谁能拦得住?
太不谨慎了!
洛氏吓坏了,脑子里还在飞速组织说辞,公主已淡然的摆摆手,挥退崔姑姑和姜珣:“没沾湿多少,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