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重生后(140)
裴镇看了她一眼,静候下文。
李星娆不无感慨的叹了口气:“第一次听说你时,只知是个年少入伍骁勇善战的将才,杀伐果断雷厉风行,砍过的脑袋能堆成一座小山。可今日真正看到你带着将士奔赴前线,一身泥水的开道凿渠,忽然就觉得,你与传闻相比,更多了些人味儿。”
人味?
裴镇被她这个形容惹得低笑一声,开口回敬:“彼此彼此。早年听闻,长宁公主仗着有皇后太子撑腰,行事蛮横霸道,惹人讨厌。可今日之事,想必不少人都会觉得,殿下与传闻中比起来,多了些人情味。”
李星娆盯着面前的火堆,忽道:“那你知道,从前的长宁公主为何如此吗?”
裴镇眼神一动,整个人都静下来,专注的看向身边的女人。
这件事,他确然不知。
许是面前的火堆烤的人脑子发胀,亟需将堵在里面的东西往外倾倒,也许是连绵的细雨像邀约的掌声,让人不吐不快。
李星娆怅然一笑:“的确,因为有皇后和太子撑腰,才有了蛮横霸道的长宁公主。可你们并不知,若非太子,世上本没有长宁公主李星娆。”
裴镇直起身子,一动不动看着她。
这是一段李星娆没有和任何人提起的过往。
多年前,皇后诞下太子,后宫争斗愈演愈烈,太子被波及,身中奇毒。
皇后得知此事,唯恐危及太子地位,只能将此事压了下来,多方求医,没想到正因如此,才落入敌人圈套。
当时有一巫医告知皇后,要解太子奇毒,非换血之法不可得,而这血,必须来自一母同胞的亲姊妹身上。
那时候的皇后本想多将养两年再考虑子嗣,但为救太子,她不得不作出决定,立刻再孕育一个子嗣。
未保万无一失,皇后从备孕起便准备了一个手札,凡是巫医送来的符水药方,她都仔细的记了一笔,需要做何种仪式也都事无巨细的写在手札上。
三个月后,皇后再次有孕,皇帝龙颜大悦,但只有皇后知道,这个孩子注定是用来牺牲的,她必须保住太子。
直到五个月时,皇后每每想到这孩子一生下来就要送死,便泫然悲戚,终日不得展颜,甚至一度有滑胎迹象,这才叫皇帝察觉端倪。
很快,那本手札和各种符箓都被搜查出来。
东窗事发,对方本要污蔑皇后为求子嗣在后宫摆弄巫蛊之术,好在百里氏和东方氏的相助,让此事真相大白,还找到了太子所种之毒的解药。
皇后终于知道,整件事都是后宫敌人想要将皇后和太子斩草除根的阴谋。幸而此事揭发的早,否则,还没出生的孩子,太子,甚至是她,都会在这个阴谋里被折磨丧命。
皇帝对皇后既生气又心疼,最后还是为了让皇后安心养胎,将此事完全压了下来,所有设施之人全部处置。
本以为此事会就此平息下去,可谁也不知道,皇后当日的手札和所用过的符箓都被人秘密保存了下来。
之后,皇后诞下公主,秉着弥补的心态,皇帝在公主出生时便赐下封号和丰厚的汤沐邑,皇后对这个女儿更是宠溺无边,甚至对太子坦白了当年的事情,一方面是为让他增长戒心,一方面是希望他也能对自己的妹妹真心相待。
这之后的事情便很明了,原本的李星娆,顶多是个恃宠而骄的小公主,可就在她懂事那年,在有心人的安排下,得知了自己会出生的真相。
她的出现,仅仅只是母后为了救皇兄的工具,如果不是因为东窗事发,她早就死在刚出生的那年。
于是,所有的偏爱和宠溺,都在年幼的她心里扭曲成了自己应得的补偿,皇后和太子对她越好,她越觉得是心虚愧疚。
这样的心态一直维持到她长大,长宁公主李星娆,依然变成了旁人眼中无法无天霸道蛮横的讨厌公主。
裴镇听完整个经过,看着李星娆的眼神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殿下如今能如此坦然的说出此事,可见心中已然清楚,当年的情况,是有人刻意的设计和误导,可知是何人为之?”
李星娆摇摇头:“宫中人情复杂,背后牵扯的权力关系更是千丝万缕,全无话本里的快意恩仇,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想清楚整件事情时,如实禀明母后,避免再造成不好的结果,剩下的事情,母后总会有抉择,届时需要我做什么,再配合便是。”
她像是散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转头冲裴镇一笑:“现在你知道,我为何这般亲近你,拉拢你,希望你是友人,而非敌人了吗?”
裴镇默了默,问:“所以,殿下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弥补,那殿下要弥补到什么时候,才算到头呢?”
第75章
李星娆被裴镇问住了。
半晌,她倏地一笑:“这件事,我还没有细想过。”
她没想到,裴镇却替她想了:“殿下看重是非对错,若心里觉得是错的事,即便硬着头皮也难做下去。”
“你觉得昔日的自己错了,所以如今只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那么同样的道理,若有一日,殿下面对你曾因自己的错误伤害过的人,再没有愧疚之心,再不被过往干扰心绪的时候,或许就是到头的那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