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重生后(172)
且裴雍也是有考量的,常人听到这样的事后,多半会避讳不谈,以免触犯忌讳闹得失礼,可眼前的长宁公主显然不知失礼为何物,怅然的表示了一下遗憾后,单刀直入:“那你们的感情一定很好了?那为何他不长在京城?又为何到了这个年岁,都没议亲呢?”
裴雍脑子炸响,意识到了什么:“啊?”
李星娆笑起来,慢条斯理道:“裴司郎应当知道,本宫此前曾往洛阳探亲,与母家姐妹相处了一段日子,感情渐深,恰好有几个姐妹正值适婚之龄,本宫闲着也是闲着,便想帮她们多物色物色。”
说着,公主特别提醒道:“裴司郎千万不要误会,本宫可没有半点强迫的意思,嫁娶一事,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得看本人心愿,本宫只是帮着掌掌眼。”
裴雍愣了小半刻才缓过神来:“原来——是这样。”
李星娆细眉微挑,忽然收了几分亲和,意味深长的反问:“不然,还为哪样?”
接下来的谈话就顺畅多了,裴雍直接婉拒了公主的好意。
非是他们裴家不识抬举,而是裴彦那小子,性子像极了他早逝的母亲,淡泊寡欲的很,各方面的寡欲。若非父兄轮番上阵劝他入仕谋前程,他兴许现在还沉浸在闲云野鹤的日子里一去不回头。
所以,裴彦能回到京城,走恩科路子入仕,已经让裴家人十分欣慰,真要按着他的头议亲,只会委屈了日后嫁来的小娘子,这种缺德的事,他们可做不来。
李星娆听完,恍然点头:“本宫说话比较直,裴司郎莫要见怪,依你之言,令弟不解风情且不近女色,暂时不会考虑议亲,是这个意思吧?”
裴彦正色道:“正是如此,殿下好理解!”
话音刚落,伍溪自厅外而入:“殿下,裴校书已到了。”
裴雍险些咬了自己的舌头:“谁、谁?”
公主一本正经解释:“哦,本宫贸然邀约,怕裴司郎会不自在,正巧日前在东宫与裴校书搭过话,便顺道邀了令弟过府,不过他好像没有裴司郎说的那般,拒人于千里之外啊。”
裴雍:……
但伍溪还没说完,他看了眼裴雍,迟疑通禀:“宣安侯……也一道求见。”
刚露笑的公主脸色顿沉,阴森森望过去。
他又来干什么!?
第88章
虽然公主对宣安侯下了禁令,但这也只是一个对内的禁令,不许宣扬。
本以为这男人该有些自知之明,没想到他却学会钻空子,趁着外人到访一并前来,若直接将人拒之门外,势必引起这裴家兄弟的好奇质疑。
但转念一想,事情又有些蹊跷。
裴镇不是自讨没趣的人,那日的对峙,许多话都已说开,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算是极致恶劣冰冷,但让裴镇不喜钻空子也要跟来的原因,或许就在这裴家三郎裴彦的身上。
如此一来,倒也不是不能邀他一道,大家坐在一起,说话才有意思。
李星娆示意崔姑姑添座,又对伍溪道:“快请。”
姜珣悄悄瞄了眼座中的裴雍,果见他神色更不自然。
片刻后,两道身影先后入了厅内。
两人一起走进来时,李星娆抬眼看去,不由一愣,直至二人进了厅内先后见礼,姜珣的提示声在旁响起时,李星娆才骤然回神,给二人赐座。
裴彦自觉走到裴雍旁边的座位坐下,裴镇则在另一旁坐下。
作为这场小宴的主人,公主大方奉上美食佳肴乐音佳舞,当着裴镇的面,再次感谢裴雍当日为姜珣直言一事,裴镇独坐饮酒,看了眼坐在对面的裴雍兄弟。
裴雍也是一再表示此事不足为道,两方客客气气往来两回合,原本静坐一旁的裴彦竟然主动开口:“殿下不必过于客气,身在其位便谋其事,昔日长史一事确有可疑之处,家兄不过是说了实话。若殿下过于赞誉,往后旁人岂非都觉得自己行分内事,也要得到嘉赏吗?”
李星娆顺势看向这位裴家三郎。
“本宫近来在宫中,常见裴校书伴于太子左右,以本宫对太子的了解,若非贤能之士,他也不会任用,裴氏人才辈出,是我大魏之福。”
裴彦笑了笑,形容清逸,“殿下身为女子,却可剿黑市,救天灾,上前线,亦是女中豪杰,太子殿下慧眼识人,长宁殿下亦巾帼不让须眉。”
公主团扇掩唇笑容娇美:“方才还谦逊着,转眼便把自己夸了是不是?”
裴彦也不解释,浅浅含笑,当真是丰神俊逸。
咚。
酒盏被人重重搁在食案上,沉重的声音击碎了两人间游荡的暧昧。
裴彦目光微动,看向声音的来源处,陡然迎上一双阴冷的眼神。
裴彦笑了笑:“不知下官说错了什么?”
裴镇敛眸:“本侯今日前来,是因太子殿下有事托本侯转达给长宁殿下,恰好碰上殿下宴客,跟着吃一盏酒,听人厚颜吹牛,应当没有打扰裴校书的雅兴吧?”
裴彦脸上生出几分赧然,眼神往上首的公主飞快瞟了一眼,却见公主只是盯着手中的酒盏轻晃把玩,似乎无意斥责宣安侯的无礼。
没等裴彦开口,裴雍先行起身拜道:“宣安侯既然有要事要告知殿下,那臣等不便多打扰了。”
不料公主将手中酒盏放下,嘴里同时说:“坐下。”
裴雍和裴彦微愣,旋即对视一眼,倒也乖觉的坐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