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重生后(73)
她轻轻弯唇,闭眼小憩。
而这一头,姜珣在公主离府后,淡定的等着她归来。
依照公主的脾气,少不得因他坑她这次而回敬些手段。
姜珣也不慌,在前院的廊下置了壶茶,坐在廊下,一边等待公主归来找麻烦,一边整理公主的封户账册。
没多久,公主的马车回来了。
姜珣神色一凛,放下账册大步奔向正门。
不慌归不慌,要将公主殿下应付过去,终究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可当姜珣走出大门,眼见车帘掀起,都已架好了行礼姿势,走出来的却是捧着盒子的崔姑姑。
姜珣愣了一瞬,问:“殿下呢?”
崔姑姑面不改色:“殿下回来时捎带了些东西,嫌东西放车里太挤,便让我先送一趟回来,再去接她。”
姜珣“哦”了一声,侧身让道。
很快,崔姑姑将东西放好,乘车离开,姜珣回到廊下,继续翻阅账册。
大概不到半个时辰,马车又回来了。
姜珣不敢怠慢,再次出迎,然后和捧着东西的崔姑姑面面相觑。
他也不傻,稍微想一下便明白了,等崔姑姑再次离开时,他问:“不知殿下这些东西还得分几趟?”
崔姑姑含糊其辞:“快了,兴许公主下一趟就能一起回来。”
姜珣:……
第三趟的时候,姜珣坐在廊下,紧紧握着账册,深吸一口气,出门相迎。
能不迎吗?
指不定这位小祖宗会混在哪趟回来,然后抓他个不敬的现行。
年纪不大,心思不少,报复心尤其重。
果然,第三趟还是空车回来。
姜珣站在门口看崔姑姑搬进搬出,凉飕飕的笑了一声。
……
就在崔姑姑一趟趟回府捉弄姜珣、公主在食肆雅间打盹儿偷闲时,裴镇已经在何莲笙口中得知了整件事情的经过。
因为这次事件,何莲笙整个人都萎靡了,接连做了好几夜噩梦。
它怎么都没想到,生死关头,会是魏义出现救了她,更没想到,裴镇会专程来看她。
她虽不敢再生妄想,但仍然真心感激。
樊府后院,面容憔悴的何莲笙从座中起身,对着面前的男人缓缓一拜,发自肺腑道:“莲笙这一路,给侯爷添了太多麻烦,救命之恩,莲笙一定会报答。”
裴镇坐在亭中,黑眸映着院中雅景,开口却道:“救你的人并不是我,你要道谢也好,道歉也罢,都不应冲着我。”
何莲笙一愣:“侯爷此话何意?”
裴镇:“救你的人,是长宁公主。”
何莲笙直接呆住。
裴镇:“你被绑走后,长安流言四起,只因你刚到长安便得罪了长宁公主,所以她成了最大的嫌疑人,饱受非议。”
“而你之所以能够获救,也是长宁公主暗中派人苦苦搜寻,分析判断你的下落,最后再暗中引魏义前去救你。”
何莲笙沉默未语,眼神从惊讶到平静。
其实,当她被带到满园,险些在那里被灭口时,大概就猜到了自己为何会有此一劫,有人要借她的命,来给长宁公主添堵。
从头到尾,长宁公主只是在花宴之前小小的捉弄了她,她也没有什么损失,而她毁了花圃,公主更是什么都没追究。
反倒是她,行事莽撞不过慎重,险些害人害己。
那些只在话本或道听途说里得知的阴谋诡计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何莲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不择手段,心惊胆战。
“可是殿下为何不表明,却要大费周章引你们来呢?既然大家都怀疑是她干的,若她出面救了我,不是正好能证明吗?”
裴镇闻言,撇嘴轻嗤:“因为,有些人只说自己想说的话,而大多数人,只听自己想听的事。”
“你与公主一面之缘的小摩擦,就演变成了这场‘报复’的戏码,她这时候出面救你,又会变成什么说法?”
“比起一个名声素来不好的公主能不计前嫌救下的罪过自己的人,大众或许更愿意相信是公主贼喊抓贼,抓了你又假意救了你。”
“若费心费力救了你,最后得到的是这样的结论,倒不如省点力气。”
“公主虽出身高贵,但时时刻刻处于风波之中,对这样的事见惯不怪。关系越简单,麻烦就越少,她从头到尾都不出面与你有交集,这就是最简单的方法。”
何莲笙一向非黑即白,给气笑了:“外人怎么说就是什么样吗?难道我亲自证明也要被质疑吗?”
裴镇敛眸,嘴角轻扯,“这,本侯就不知道了。真相就是如此,长安人情,远比你想的复杂,还请何娘子日后能谨言慎行,以免让远在原州的刺史夫妇担心。”
言尽于此,裴镇转身告辞。
何莲笙还沉浸在对真相的思考中,没有应声。
樊夫人听闻宣安侯要走,拉着樊锦和何莲笙一路相送道谢。
看着男人果决离去的背影,何莲笙才猛然反应过来。
侯爷今次过来,是在替公主解释吗?
……
何氏在裴镇登门时就兴冲冲让人准备酒宴,可裴镇看都没看一眼,说完话就径直离开。
从樊府出来,已是晌午之后,裴镇牵马走了两步,脚下方向忽然一拐,朝着辅兴坊去了。
辅兴坊的胡饼店生意依旧那么好。
裴镇要了一个芝麻馅儿,一个肉馅儿,两张饼叠在一起,用油纸包裹着,边走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