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君,快到我碗里来!(189)+番外
好歹还记得手里拿着宝贝,没敢做太大的动作。
大宋通宝,有小平钱、当五钱和当十大钱三种。小平钱只有铁质,当五为白铜质,当十钱为青铜质。
其中大宋通宝当十钱制作精整,传世绝少,是古泉五十珍之一。
范存仁手上的这枚,上面的“大宋通宝”四字楷书,书法秀丽,拾字从入,瘦书小字。
据说,上面的字是宋代大书法家蔡京的手笔呢!
真正的大宋通宝当十钱,存世的大约有十余枚。
大约十年前曾经有一枚被拿出来拍卖,成交价是四十万。
现在嘛,价格估计也超过百万了。
“大师兄你手里的是什么?”研究完自己手里的,范存仁又凑过去看顾怀安手里的。
顾怀安把玩着手里的钱币,“大朝通宝,可惜是银制的。”
大朝,是蒙古汗国在改称元以前称呼。
大朝通宝,就是那个时候铸造的钱币。
大朝通宝四字用的是楷书,光背无文。有银质、铜质两种,均为小平钱,存世极少,铜质更罕见。
路小乔给出的这枚,却是银制的。
师徒三个相互交换着看完三枚珍稀古钱币之后,确定了三枚都是真品。
范云庭眉头一动,觉得路小乔这会儿都没怎么说话有点奇怪。
他看向路小乔,笑眯眯的问道,“还有吗?”
路小乔抖了抖空了的包包,“有是有的,只不过没带过来。”
一听这话,范云庭坐直了,“还有?!都是古泉五十珍?!”
路小乔点了点头,“我已经确认过了,三十六枚,都是真品。”
范存仁咋舌,“小师妹,你这是……挖到宝藏了?!”
原本是开玩笑的话,路小乔却道,“跟挖到宝藏也差不多。”
随即,就把自己发现家乡市区河房有人搬家,捡漏买了大四件柜,又在柜子里发现夹层的事情说了。
这经过,说的范存仁心驰神往,“我滴个乖乖!我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的运气!整整三十六枚,都是古泉五十珍里的?!”
因为安全问题,三十六枚古钱币路小乔只带了三枚过来,但是都拍下了照片,交给范云庭看。
“这要是让老白知道了,非得羡慕死不可!”全部看完之后,范云庭才感慨了一句。
其实要不是路小乔是自己的徒弟,想来他也会觉得羡慕的。
路小乔调皮一笑,“那就告诉白伯,让他好好羡慕羡慕师父有我这么个徒弟!”
“哈哈!”范云庭笑了起来,“你啊!”
***
说起老白,也是范云庭的一个老朋友,名字叫做白景齐,古泉爱好者。路小乔见过几次,喊他白伯。
他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能收集齐古泉五十珍。只不过现在都年过半百了,手里也只收集到了十九枚。
路小乔猜到师父把消息传出去白伯会联系自己,却没想到这么快。
隔天一早,路小乔就接到了白伯打来的电话。
“小乔啊,我听老范说……你手里有古泉五十珍?什么时候带出来,咱们一起交流交流!”
范云庭把消息透露出去,也是想让路小乔名气逐渐上升,多参与行业人士之间的交流。但路小乔手里具体有多少古泉五十珍,范云庭没说,也不该由他说出来。
“好啊!什么时候?”路小乔答应着。
“就……这个周末吧!我找几个老朋友,一起聚一聚,看他们最近都得了什么好东西了。”白伯说道。
约好了时间,路小乔就去做准备了。
她是不可能一下子把三十六枚钱币都带过去交流的,不然,绝对会引起古泉界的大震动。
经过考量,路小乔选择了其中存世数量比较多一点的其中五枚带去交流。
第85章 缺角大齐
路小乔的老洋房的藏宝室里,现在已经有了很多东西。
汝窑天青釉茶盏、停云馆帖、叶仲三鼻烟壶、青牛砚、云龙砚、翡翠鲤鱼佩、七月兰花杯……还有师公、师伯们在拜师的时候送的小礼物。
现在, 又多了三十六枚珍稀古泉。
哦还有!
路小乔被当作鉴定费收来的墨竹图。
这幅图路小乔是完全走眼了。
如果不是有异能的话, 打死路小乔也不相信,这样的一幅画居然还是宝贝?!
这幅画拿回来之后, 路小乔也反复的看过。从表面上看, 这就是一幅两百块钱左右的近现代不知名画作!
后来, 路小乔发现了秘密。
墨竹图画用的是宣纸,装裱的时候贴在复背纸之上。
但是在贴上去的时候, 有人在这两者之间, 夹了一张小小的画作。
路小乔直接把墨竹图从复背纸上撕下来, 就看到里面掉落出来一幅长三十厘米、宽二十厘米的画作。
画的是一艘大船。
因为纸张的关系,只画了船头的位置,上头也是雕梁画栋的, 异常华丽。
船头甲板的位置,正中间, 有一个女子, 穿着一身红色的衣衫, 半掩着面部拭泪。
后头仆从林立,只有一个小丫鬟抚着她似乎在安慰。
这画的是什么?
路小乔看向画上的一行小字,“日边红杏倚云栽。”
下意识的,路小乔屏住了呼吸。
这句诗, 出自唐代诗人高蟾。
但是还有一个让人更加熟悉的地方出现过, 那就是——红楼。
红楼中有一个著名的场景, 叫做占花名, 就是让那些个姑娘抽花签,花签上的花以及诗句预示着她们将来的命运。
这“日边红杏倚云栽”,说的就是抽到了红杏签的探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