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董君,快到我碗里来!(191)+番外

作者: 鱼妙清 阅读记录

“哇~白大哥你知道的真多!”安晓柔崇拜的看着白子铭。

路小乔却在听到他说蒋老爷子最喜欢收藏宋代钱币的时候挑了挑眉毛,她今天带来的五枚钱币,其中就有一枚“圣宋通宝当五”。

路小乔考虑着这枚钱币她等下还要不要拿出来了。

那边,蒋老爷子也看的差不多了。

“一般铁母,其铸体精整有加,缘廓线条规则,穿轮干净,字廓深竣,笔划相对纤细而绝无粘连,钱体较之流用钱更为厚实……嗯,品相很不错,锈迹大多为铜绿,带有些许红锈,里面的方孔也比一般情况下略大。”

蒋老爷子露出一抹微笑,“我认为,这应该是一枚真品铁母!”

“我也看看!”第二个上手的是个胖乎乎的老头。这个路小乔认识,叫做张广梁,是师父范云庭的一忘年交。

张老爷子拿起政和重宝,就先在手里掂了掂,“嗯……重量没什么问题。”

一般铁母的重量,会比普通铜钱略重。张老爷子光凭手感就能判断出这细微的差别,也是很厉害了!

政和重宝折三铁母,现在的价值应该在五十万左右。

路小乔在交流会上,可算是大开眼界了。

在白景齐之后,每个人都展示了自己的藏品,千奇百怪,什么都有。

其中,让路小乔比较感兴趣的是张老爷子带来的大观通宝日月星花钱。

花钱从汉代就开始流行,不作为流通,其实是专供某种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官方和民间都有铸造。

张老爷子带来的这枚应该是官方铸造,正面写的是大观通宝,后面则有日、月、星的图案。

又是一枚宋代的古钱币,让一旁的蒋老爷子眼睛又亮了亮。

等到轮到路小乔三个年轻人的时候,白子铭是第一个上去的。

白子铭带来的是一枚刀币。

让路小乔惊讶的,是他拿出来的那枚刀币,也是古泉五十珍之一——什么时候古泉五十珍这么这么多了?!

白子铭带来的,是一把齐六字刀。

刀币的一面上写着“齐建邦长法化”,

“齐建邦长法化”俗称“六字刀”,迄今发现只在三十枚以内,极为珍罕。有研究者把面文前三字释为“齐返邦”,意即“复国”,认为是齐襄王退燕复国,重返都城临淄后所铸。

一般齐六字刀背面写的字都不太一样,有“化、日、上、吉”等,少数为光背。

白子铭手里的这枚,背面的就是“吉”字。

白子铭道,“这枚齐六字刀,其实是我在鹰国的一家古董店里发现的,只花了三百英镑。我相信我的爸爸应该很惊讶。”

原来,白子铭其实压根还没告诉过白景齐,他带来交流的是什么东西。

“这次交流会之后,这枚齐六字刀就送给我的父亲,我希望自己能够为我父亲的愿望出一份力。”白子铭说道。

听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

这是做儿子的要给白景齐一个惊喜呀!

毕竟在这里的,几乎都知道,白景齐想要集齐古泉五十珍的愿望。

现在有儿子专门送了他其中一枚,附近的人纷纷恭喜起了白景齐,有这么一个好儿子!

剩下最后两个人了。

路小乔看向安晓柔。

安晓柔脸上挂着标准的微笑,“小乔,你先上去吧!”

哟!这态度……看来信心十足啊!

一般交流会最后压轴,再怎么样东西也不能太差了。安晓柔显然觉得,自己带来的东西绝对能压过所有人。

既然她都那么说了,路小乔当然也不推辞。

大家过来好像都只展示了一两枚古钱币,但是包里鼓鼓的又不像是只带了这些的,想来没展示出来的都是为了等会交易。

路小乔想了想,也只拿出了一个锦盒。

打开之后,一片惊呼声传来,“大夏真兴?!”

“怎么又是一枚古泉五十珍?!”

“真是真品还是赝品?!”

“天呐!怎么都凑到一块儿来了?!”

“大夏真兴”是十六国时期夏国铸币。东晋义熙三年,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赫连勃勃自称天王、大单于。匈奴人认为自己是夏禹的后代,故称国号为“大夏”。

当时“太”和“大”同义,所以真品大夏真兴上,那个“大”下面是有一点的。

一堆人挤了上来,要鉴定大夏真兴的真伪。

还是白景齐,因为有路小乔师父范存仁的提醒,心里早有预料,所以眼疾手快的抢了个先。

他一边鉴定,一边说出自己的鉴定结果,“这枚钱币应该是铜质,大夏真兴四字钱文旋读,笔画纤细、清晰。横平竖直,撇捺如刀,字体介于隶、楷之间,有一种魏碑体的韵致……”

周围的人看着、听着,也都连连点头。

“……最后,我判定,这枚大夏真兴,无疑该是真品!”白景齐说出最后判断的时候,脸上都带着笑。

交流会上有古泉五十珍里的钱币接连出现,无疑是让人惊喜的。

这边还有最后一个人还没展示,就有不少人蠢蠢欲动了。

刚刚的齐六字刀是白子铭直接说要送给他父亲的,白景齐这人大家也知道,古泉五十珍进了他手里,那是绝对不可能再出来的。

可是眼前的路小乔就不一样了。

等会儿交易的时候,只要能拿出足够的筹码,说不定就能得到一枚大夏真兴!

安晓柔就是在这种人心浮动的情况下上去的。

人如其名,安晓柔整个人看起来也柔柔弱弱的,颇有一副林妹妹的架势。

上一篇: 公主重生后 下一篇: 官家小妾种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