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君,快到我碗里来!(389)+番外
这回路小乔倒也没奔着捡漏,只是想随便逛逛打发打发时间。走着走着,就和范存仁走散了——两人其实都更喜欢自己独自看东西,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路小乔也不紧张,慢慢悠悠的就在这儿逛了起来。
没想到没走多远,就看到了一场现场版的“买椟还珠”。
起先,是看到一对情侣在看首饰。
摊位上摆着的全部都是珍珠制品。
女生看了好一会儿,看上了一串粉珍珠的项链。
把项链虚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对着自己的男朋友笑着询问,“好看吗?”
——只要不是直男癌晚期,这个时候都知道该怎么说!
眼前这个穿的一身成功人士打扮的男人自然不是直男癌,甜言蜜语张口就来,“薇薇,你本来就漂亮,现在戴上这串珍珠项链,整个人气质就从清水芙蓉变成了娇艳的牡丹花。”
本来嘛!
这种狗粮,路小乔是避之唯恐不及的。
但是那个女生拿起来的装珍珠项链的盒子,路小乔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剔红啊!
剔红,又称雕红漆,红雕漆。中国漆器工艺的一种,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
剔红器的做法,就是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十层,多达一二百层,到了相当的厚度,等到上面的漆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
想象一下,要在一个底胎上,涂上特制的漆,多达百层。并且必须要一层阴干之后再涂下一层,可见这一个小小的剔红盒子做成了,需要花费多少天的功夫!
难怪剔红会被称之为古往今来最奢侈的一抹红!
只可惜,眼前的这只剔红的盒子被人明晃晃的嫌弃了。
女生央着男朋友买下了那串粉珍珠项链,“这个盒子黑红黑红的,看起来有点老气,给我换那个陶瓷。”
“好的好的!”摊贩也只是随便找了个盒子来装珍珠项链。现在人家想换一个,就赶紧又拿了个陶瓷的盒子过来。
等到把剔红盒子拿回来,又随手装了一条白珍珠项链进去。
路小乔就是在这个时候上前的。
她在摊位前看了一会儿,才蹲下来,拿起那只剔红的盒子,看了看里面的珍珠。
嗯,是太湖珠啊……这也算是姑苏的特产了。
这个小摊贩还不错,至少这珍珠项链的品质还是不错的。
小摊贩也高兴,今天这生意,真的是一个接着一个!
“姑娘,要买珍珠项链吗?”摊贩道,“您手里的这串,上好的太湖珍珠。您要是喜欢,两千块钱您拿走!”
路小乔含含糊糊的没有回话,说是看珍珠项链,其实是在看剔红盒子。
这只剔红盒呈圆型,盒盖上雕刻双凤穿花图案,一对凤凰翔飞嬉戏于牡丹花中,牡丹盛开姿态各异,凤凰首尾追逐,相互顾盼,身下雕琢花卉枝叶图案,繁复致密,搭配相宜。盒子周围再配上下回纹装饰。
这样精致的雕刻功底,路小乔可以确认,这只剔红盒子该是清宫所制的珍品。
她满意的拿出钱,“老板,这串项链我要了。”
“好嘞!”摊贩收了钱,还问了一句,“要换一个盒子嘛?”
也不能怪老板,其实之前的那个姑娘不是第一个嫌弃这剔红盒子的了。
要说剔红,有深红近于紫色的,有正红的,有色浅而略呈黄色的……这些颜色的剔红原本是很好看的,显得端庄贵气。
但是眼前的剔红盒子,估计保存不当又长时间没有清理,镂空的缝隙里都是泥污,黑黑红红的,就连原本的红色都暗淡的不行,也难怪被人嫌弃!
路小乔赶紧摆了摆手,“不用了,这盒子挺好看的。”
说完就赶紧去找范存仁汇合了。
等找到范存仁的时候,发现他正在看湖石。
说实在话,路小乔即使现在对玉石方面有一点研究,但是对于太湖石的鉴定,或者说是欣赏太湖石的美,还是属于一筹莫展的阶段。
这么说吧,一块价值百万的太湖石,放在园林的水池中央,路小乔会觉得看着挺好看的。
但是要是改天换上一块价值十几万的太湖石,路小乔也看不出太大的差别。
北宋时期书画家米芾在他的《园石谱》中就提出了评鉴太湖石的“瘦、皱、漏、透”标准。现在传统太湖石的评价标准一般都是按照这几点来进行的。
然而就算给了这个标准,路小乔还是对此没有什么感觉。
路小乔正想着范存仁怎么就看起太湖石来了。
就看见范存仁抬头朝着她笑道,“小师妹,刚刚收到短信,大师兄说他把念园买下了,你说我买块太湖石摆件当作礼物怎么样?”
噫?拍卖会结束了吗?
路小乔一看手机,还真的是!
顾怀安在拍卖结束之后就给他们分别发了短信,并询问他们现在在哪里,只不过路小乔得手机静音放在包里没有发现。
听到范存仁说要买块太湖石摆件作礼物,路小乔也有些抓耳挠腮了。
难道把刚刚那个剔红盒子送出去?可那是首饰盒,不合适啊!
只可惜范存仁都没来得及挑到满意的湖石,就见大师兄找了过来。
“你们俩赶快回酒店收拾一下,我们马上回沪市!”
看到顾怀安神情严肃,路小乔和范存仁问都没敢问,就跟着顾怀安乖乖上车回酒店收拾了东西。
等到全部收拾完毕,坐上了回去的车子,才听得大师兄跟他们解释。
“我店里的掌眼大师傅告诉我,他打眼收了一件假货!没有认出来也就罢了,还转手卖给了我的一位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