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111)

作者: 篱音之下 阅读记录

等到程静淞一家安下心来吃饭的时候,隔壁的杨月琴才刚刚从田里面回来。

她的头上顶着一条湿漉漉的毛巾,上面还戴了一个草帽,衣服湿透紧贴在身上,脸色惨白,走路也一步三晃,仿佛下一秒就要倒地不起的样子。

但是程玉衡他们却好像完全没看见杨月琴到底有多累一样,一点也没有关心她,更没有早早回来休息然后将所有的活都安在杨月琴身上的羞愧,反而冲着杨月琴不满地训斥道:

“你怎么才回来,不知道别人家里早就吃饭了吗?还不赶紧去做饭,你想饿死我们啊!”

大概是最近被气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所以程玉衡身上一直保持的那张高高在上的皮囊有点点往下面掉的架势,说起话来也不再像以往那样文雅。

而程传家他们作为杨月琴的儿子,也没有关心她的身体,并且还在程玉衡教训她后跟着催着杨月琴赶紧做饭。

杨月琴抿了抿干涩的嘴唇,拼命往下咽了口并不湿润的唾沫,才拖着疲累的身体慢吞吞地往厨房赶。

最近天气太热了,程静淞一家一直在院子的荫凉处吃饭,因此将程玉衡家里的事情以及杨月琴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

眼见杨月琴的情况越来越糟糕,程静淞皱了皱眉说:“她就不知道生气么?明明就是程玉衡他们先跑回来躲懒,将所有的工作量都压在了她的身上,所以她才这么晚回来,程玉衡这几个垃圾有什么理由这样高高在上地教训她!”

平时很少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插嘴的程定坤忽然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自己愿意的,与你有什么关系。”

程静淞就瞪他,“我什么时候说与我有关系了,我只是感慨一下而已。”

徐如月立马就瞪着程静淞警告说:“你感慨她干啥,她咋样都是活该!”

“为什么?”程静淞想到这段时间见到的杨月琴,不太明白徐如月对杨月琴的态度为什么和胡小文差不多讨厌。

徐如月冷笑道:“你以为她是什么好人呢,她家里以前可是山里最大的土匪窝里的一个,当年剿匪的时候,她爹死活不愿意投降,还差点影响到了我们家里,后来她爹被枪毙,要不是她嫁过来的早,国家也不像以前那样搞连坐,不止她,就连我们也跑不掉,不然你以为她为啥现在这样,早些年的时候,她还不知道有多傲气呢!”

程静淞惊呆了。

好一会儿后,程静淞下意识看向了程建功,“爸爸,你之前怎么没和我说这件事啊?”

程建功就说:“程传家今年二十一,我二十九,我就比程传家大八岁,你觉得我能知道这些?”

程静淞:“……”

“可是剿匪的时候你的年纪肯定不小了吧。”程静淞又道,并且还特意提醒道:“那个石榴树……”

程建功也想到了,但是他仔细回忆了一下原主脑海中的记忆,那时候的原主一直忙于干活和想办法填饱肚子,竟然真的不知道这件事。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怎么关注过这件事。

程建功一时间也很惊奇。

倒是徐如月又开口说:“家里娶了一个土匪窝出来的女人又不是啥光彩照人的事,当然是能不往外说就不往外说了,你不知道也正常。”

“可是程知仁那么偏心程玉衡,又怎么能答应他娶杨月琴的呢?”程静淞实在太好奇了。

徐如月翻着白眼说:“谁知道,那死老头子心眼多着呢,指不定是有啥贪图的。就是他一直防我防的紧,反正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图啥。”

程静淞就想到了之前被他们挖出来的那些宝藏,难不成程知仁是为了土匪窝里面的金银财宝。

可这样真的可能吗?

还有,那些财宝不会真的是杨月琴以前家里面的吧。

程静淞想到这里又赶紧冲着徐如月问道:“奶奶,那大伯母其他的家人呢?”

“她哪还有其他的家人,早都死的没有影了。”徐如月道。

“是因为当年的剿匪吗?”

“不然还能因为啥。”

程静淞又继续问道:“那除了大伯母的娘家外,咱们这里还有其他土匪被枪毙的吗?”

“还有两家,不过你一直问这个干啥?”徐如月好奇道。

“我就好奇。”程静淞随口扯道,心里却在想那些财宝到底是谁的。

第30章 算计

不过不管那些东西到底是杨月琴娘家的还是另外两家的, 程静淞也不打算就这么摆到杨月琴的面前。

其他人的想法和她差不多。

那些东西在山上埋了十多年都没有人动,也不一定就是杨月琴家里的,所以暂时还是不要多事的好。

不过这不代表程静淞不想做点别的事情。

虽然杨月琴出身土匪窝, 但她既然在剿匪的时候没有被牵连,想来手里也不曾沾染血腥,不一定就是一个特别坏的人。

外加程静淞真的看不惯程玉衡他们摆着男人的谱,做出高高在上的样子训斥杨月琴的那副恶心的嘴脸,就特别想要教训他们。

于是, 等到饭后, 程静淞就凑近了程建功的身边, 做出了一副乖乖仔的样子喊道:“爸爸, 你刚才和妈妈的谈话怎么样了?”

程建功多了解程静淞啊, 一听她这个口气就知道她心里有鬼主意, 于是就乜斜她说:“怎么, 你不是说不关心这个, 吃饭前甚至还一直给我找麻烦吗?你现在又问这个想干什么?”

“爸爸, 看你说的, 我这也是关心你啊。” 程静淞就埋怨地瞪了程建功一眼,才又说:“再说了,这件事还是我提醒你的,我当然要关心一下后续了, 我这叫做有始有终。”

上一篇: 世子金安 下一篇: 新安郡王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