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145)
可这样,也没什么不对啊。
程静淞没忍住挠了挠下巴,在想那么多年代文中的主角都能带着乡亲们致富,他们家有四个牛逼大佬,要不要也试一试呢。
一个砖厂的作用不大,要不要再想想别的?
不过程静淞很快就将这个念头暂时压下了,因为砖厂的事情还没有理顺呢,而且接下来还要建学校,又马上是运动期了,尤其是前期的时候,运动之风简直疯魔,这时候还是别太冒头的好。
而另一边,徐建军又和下面的社员们动员了几句,然后才又卢支书说起来村里面要建学校的事情。
上一次建砖窑厂的事情已经叫人见识了卢支书讲话的能力,这一次的效果也差不多。
其实如今这年月,村名们对于读书识字并没有太多的认知,但是架不住卢支书拿现成的砖窑厂举例子啊。
大致的意思就是说砖窑厂的工人分为几种,其中有干体力活的,也有坐办公室的,那坐办公室的因为能读会写会算,不仅工资比干体力活的高,还没有干体力活的受罪等等。
然后又给大家画大饼说他们砖窑厂前途远大,现在只有三个窑,但以后肯定会有十个、三十个,到时候扩招怎么招人,肯定要招读书认字的,问他们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将来竞争砖窑厂的工作的时候输给同村的其他孩子。
那必然是不愿意的。
本来大家伙对于孩子读书的事情就在两可之间,而且从古至今,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攀比心就没断过,现在被卢支书这么一刺激,甚至很多人看周围其他有孩子的人的眼神都不对了。
卢支书得到了大家伙的确认,就拿出了和徐建军之前早就准备好的申请书,然后再一次让每家每户的代表往上签字。
这也是他们担心去公社申请万一不通过而想的法子。
收拾好签好字的申请文件,徐建军才又开口道:“还有一件事想和大家伙商量一下。”
下面的人好奇,徐建军也没叫他们等很久,而是说:“你们应该都晓得咱们村的砖窑厂的技术是从建功那儿来的,其实真正说起来,他出的技术,咱们村建砖窑厂,应该叫公私合营,咱们村的砖窑厂的盈利都该分他一部分的,这些你们应该都晓得的。”
当年公私合营的政策出来后,确实闹过不少事,因为很多人家不愿意,最后因此出事的。
比如隔壁的那个西川镇的砖窑厂。
徐建军特意点了隔壁西川镇砖窑厂的事情后,见到大家伙都一副了然或者害怕的样子,才又继续道:“但是建功是个好同志,我们和他说过给他分成的事情,但是建功说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没必要做这些,就当他为了咱们村子做贡献了,你们说建功够不够仁义?”
“那必然是啊!”
“仁义!”
“建功好样的,大气!”
下面的人随着徐建军的问话对程建功夸奖起来。
徐建军特意等他们喊了一会儿后才又继续道:“建功对咱们村子无私奉献,其实就是对大家伙的无私奉献,毕竟砖窑厂越好就代表咱们大家伙也越好,我相信你们也该明白这个道理。”
“明白!”
“那肯定知道啊!”
又是一些肯定的声音,徐建军就着这些继续道:“但是咱们村子也不好真的就这么拿了建功的技术却什么都不给他,所以我们几个村干部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砖窑厂下一次烧出来的所有砖送给他盖房子,就是不清楚你们是怎么想的,所以想在这里问一问大家伙的意见。”
徐建军前面已经铺垫了那么多,现在又有砖窑厂吊着,而且烧砖么,也不费什么本钱,就是耗点力气的事情,因此很多人就跟着开口了说:
“我还当是啥大事呢,原来就是这个啊,砖窑厂一次出的砖头也就三万来块,顶多盖三间房,都不够建功一家住的,要我说,不如直接将他们家房子给盖好算了,反正也不费什么劲儿,说起来还是我们占的便宜大呢!”
“是啊,我们也同意直接给建功他们家盖房子!”
“建军,你就直接答应了吧!”
……
诸如这些同意的声音喊得很响亮,即便有些心里不愿意的也不敢这个时候冒头表态了。
徐建军却没同意,而是说:“那样就不太合适了,对建功的影响也不好。”
然后又问程建功的想法,程建功也没想到徐建军不声不响给自己送了这么份大礼,他想了下,答应了。
反正大家伙都愿意,他干嘛推掉。
他正想盖大房子呢。
第36章 炫耀
不过程建功心知年后的乱世就要来了, 因此他把话说的非常漂亮,完全做足了一副全村老小非要他同意收下砖头的姿态,硬生生给自己安了一个大好人的tittle。
徐建军又借机说刚烧出来的这三窑砖品质不好, 也给程建功当添头算了,村里面也没人有意见。
程建功就更没意见了。
这一次出窑的砖头虽然品质不一,但是用来建房子也不会差太多。
就这么的,他几乎一次性把盖房子需要的砖头集齐了,回头只需要再弄些土坯当作围墙, 就差不多够了。
会后, 徐建军这才和程建功道:“之前你说不打算和村里公私合营, 技术就当送村里的, 我也就傻乎乎应下了, 都没想到过要给你补偿。这次还是叔爷提醒的我, 建功, 你也别见怪啊, 我之前办事儿确实不太靠谱。”
程建功当初之所以那么大方是因为快要乱起来了, 到时候公私合营也是一个靶子, 他只是不想故意和时代的洪流搏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