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150)

作者: 篱音之下 阅读记录

徐建军见状就趁热打铁道:“关于我们刚才后面猜的那些公社会针对咱们村的事不能拿到明面上说,你们私底下讨论讨论也就算了,回头千万不能往外说啊。”

他们点头,“建军,你放心,我们心里有数呢。”

徐建军就说:“那就行,那等下你们就帮我和大伙私底下解释一下吧,我和支书不能把这些没影儿的事拿出来开大会讲,但是要不解释清楚,村里面肯定要闹腾。”

他们也答应了。

就这样,村子里面只保留了三分之一的工作名额的事也算是顺利度过去了。

不过经由那些人的传播,除了让大家伙对工作一事心里有数之外,那些人也没少提及程建功的脑袋瓜子有多聪明。

一时间,程建功竟有些风头无两。

甚至很多人每天见程建功的第一眼都要往他的脑袋瓜子上面瞅,想看看他的脑袋瓜子到底咋长的,为啥那么聪明。

最后把程建功给闹的有些无奈了,就说:“可能是因为我剃了光头吧。”

“剃了光头就能变得聪明吗?”

程建功就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因为头发生长是吸收我们脑袋里面的营养,所以头发越短,吸收的营养也就越少,我们的脑袋也就长的越好,也就越聪明。”

然后,在中秋节这个举国欢庆的美好的日子里,上塘村的人们因为过于相信了程建功的忽悠,有不少男性都将自己剃成了光头。

而很多女同志则剪掉了自己的大辫子,变成了短发。

至于小屁孩们,无论男女,头发一律头统统剃光,以至于上塘村因为有太多光头孩子,短时间内竟然得了个“光头村”这个诨号。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现在大家伙都忙,可没有中秋节休息不干活的说法,因此,那些帮程建功一家盖房子的人今天照常过来了。

可是大过节的总不好叫他们还是和平时吃的一样,而且好些人晚上的那一顿饭应该不会在这儿吃了,因此一大早的,程静淞就开始忙活着用家里之前为了烧砖而垒的窑来烤板栗饼了。

主要是徐如月有点抠搜,而且帮家里建房子的人也确实有些多,要是做的少了不太象话,做其他的多少要叫徐如月心疼的慌,只有用板栗是她最舍得的。

哪怕就是这样,当程静淞用了点杂合面粉,糖,盐和鸡蛋还有一点点油的时候,徐如月还是直瞪眼。

但是程静淞却没给徐如月说她的机会道:“奶奶,别忘记你之前和我打赌输了的事情哦,我已经听你的话用栗子粉了,现在只是用一点点其他的配料,你可不能讲我。”

打赌输掉后就地位越来越低的徐如月:“……”

无话可说,说了也白说。

徐如月只好嘟囔道:“也真是倒霉,好端端的盖房子,咋就还能赶上中秋节,今天咋不下雨了呢!”

程静淞他们:“……”

就无语。

不过徐如月的小小抱怨可没有阻挡程静淞烤板栗饼的步伐,也没能阻挡程建功他们对于新出炉的板栗脆饼和板栗酥饼的喜爱。

板栗脆饼非常薄,咬起来咔嚓咔嚓的,和饼干一样,而且能放置很久,而酥饼则外酥内软绵,最好尽快吃掉。

程建功就拍板决定酥饼一人给四个,脆饼一人分十块。

这些东西说多也算多,但因为主要材料是板栗,所以也并没有耗费什么东西,就是有些费工夫而已。

可是对于干完活准备回家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的人来说可是不小的重礼。

他们中其实有人猜到程建功他们家可能会送东西,但顶多以为就是给个饼子啥的,但没料到是这么多,而且看起来就很贵的饼干。

甚至有人直接惊诧道:“这是月饼吧,还有饼干,要花不老少钱啊!这我们可不能要。”

徐如月这会儿又连忙摆出一副大方又客气的样子说:“啥月饼和饼干啊,就是家里自己做的,用的是之前山上打下来的板栗,和一些糖、盐、面粉、鸡蛋还有油一起做的,不耗费什么,今天过节嘛,我们也不好叫你们不和家人吃团圆饭,就只好给你们装点这个,当给你们添个菜了。”

徐如月不说还好,说了后,这些来帮忙的人就更不好意思拿了。

听听她刚才讲的,那可是用的都是好东西,他们拿着烫手啊。

徐如月又连忙将东西重新给塞回去,又说了好些拉扯的话,才叫这些人收了东西回家。

等到人走光了,徐如月才苦着脸嘟囔说:“这一下子分出去多少啊,你们也是,就瞎大方。”

程建功就说:“你现在又不能当家作主了,管这么多干什么,你就顾好你自己吃好喝好生活好就行了。”

徐如月:“……”

我用你再次提醒我现在在这个家里越来越没有地位了吗?

还吃好喝好生活好!

没有地位的我还怎么吃好喝好生活好!

徐如月只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在冒苦水。

儿子没出息,她心里苦。

儿子太出息了,她心里更苦。

哎!

可是相比较徐如月的苦,拿着东西回家的那些人家的家里可是高兴坏了,尤其是在听到回来的男人们说起这些东西到底用了哪些配料后,脸上就更开心了。

善于掌管内务的女人们立马手脚麻利地将明显能放置很久的脆饼收起来,只留下不能久放的酥饼,小心翼翼地切开,然后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分上一点尝尝味儿。

当然也包括她们自己。

其实在吃到这些饼子之前,这些人的心里多多少少还有些怀疑的。

上一篇: 世子金安 下一篇: 新安郡王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