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179)

作者: 篱音之下 阅读记录

他将其中一个分给杨水云,捡了一块肉放嘴里慢慢咀嚼了会儿,这才具体说起程建功的事儿,还忍不住感慨说:“看看人家乡下人过的日子,再看看咱们,真是比不过。”

杨水云也捡了块肉放嘴里小心的抿着,好一会儿后才冲着孙卫东说:“那你去乡下定居去啊。”

“那还是算了。”孙卫东摆手,将油纸包重新包好,然后又嘱咐杨水云别往外传这件事,这才打开门出去。

程建功这边拿到票后没多久就迎上了慢悠悠往这边走的程静淞几个。

他笑眯眯地扬了扬手上的车票,挑眉道:“成了!”

程静淞的眼睛亮的比刚刚初升没多久的红日都闪,她脆生生道:“是卧铺票吗?”

程建功点头,“是。”

“耶!”程静淞原地蹦了几下,高兴道:“这下坐车就更轻松了,不过爸爸,是几点的啊?”

程建功将车票递给她,上面写着的是下午十点十七。

“现在才五点多,还要好一会儿呢,我们可以先找地方吃点东西。”程静淞就说。

倒是叶美云问道:“两张?”

程建功解释了一番,然后一家五口在火车站附近休整了一番,甚至还花了两毛钱在附近的人家好好洗了个澡,这才一身清爽地重新赶路。

和之前一样,程静淞三个再次成为了被放的羊,腰间拴着绳子。

好在这是始发站,倒也没像昨晚上那么赶。

依着火车上的标识找到位置后,程静淞三个才被松开。

程斯年看着眼前狭小的床铺以及格子间,感慨道:“原来这就是卧铺。”

对比硬座车厢,程建功跟着说:“想一想我们艰辛获得车票的过程,这里已经非常不错了。”

那倒也确实。

始发车站检票早,他们上车后就发现这节车厢没几个人,等到车都开了,也才坐满一半。

程静淞有留意到在这节车厢里面的很多人都是那种穿着打扮特别高档,一看就是身份和其他人不一样的。

不像他们大包小包,这里的很多人都是提着好看的箱子,拿着文件包。

也没有人高声叽叽喳喳,这些人一上来后要么就是闭目养神,要么就是看书,也有人坐在一起小声嘀嘀咕咕,具体听不清楚在说什么,但明显不是八卦,因为偶尔能听见一些速度、油耗这样的词。

而程静淞他们所在的这个小小的格子间除了他们五个以外更没有其他人。

他们五个分别在两边的下铺坐下,开始收拾带上来的东西。

程静淞还紧急扒拉着程斯年问道:“姐姐,你快趁现在没人看一看你空间里放的那些吃的有没有坏掉!”

程斯年依言拿出来的一点看了下,昨天装进去什么样,今天拿出来还是什么样。

程静淞就赞了一句,然后又让程斯年将东西放好,又找了个石榴继续啃。

程定坤没什么事儿,就爬上了最上面的上铺,继续打坐修炼。

叶美云爬上的第二层闭眼睡觉。

程斯年则靠在程静淞的身边和她一起吃东西,有时候也小声说着话。

倒是程建功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让程斯年把之前收拾东西的时候让她装进去的课本都拿了出来。

程建功随手拿了一本,半躺在下铺上,慢悠悠地看书学习。

程静淞见他这样就有些奇怪,但是其他人在睡觉,她就超级小声地问道:“爸爸,你怎么忽然学习了?”

程建功乜斜她,“这不是听你的安排么。”

程静淞:“……”

“你要是真这样才怪了。”程静淞不相信,但也没继续追问,反正程建功要是不想说的事,估计谁也问不出来。

又吃吃喝喝了一会儿,昨晚并没有睡好的程静淞和程斯年也困了,姐妹俩脚对脚躺了下来。

只有程建功还在慢悠悠地看书,同时也分出一部分心神听着不远处一群人的低声讨论。

他甚至还专门找了个本子将那些人说的重点记下来,有的还画了图。

梳棉、提花、纺织、研究、参会……

程建功记着那些人说的重点,又想了想他现在的情况,脑海中对那些零碎的信息并没有完整的概念,最后干脆也就放在了一边,然后继续看书。

这一趟旅程足足三天两夜。

不过虽然中途有人上上下下,这节车厢依旧没有满员。

程静淞几个虽然在车上住的还算舒服,但经过几天的煎熬,也依旧臭的不成样子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据程建功说,他已经也把带过来的书看的七七八八了。

到达沪市的时间是下午的四点多。

沪市这个时候的天气不是很好,没有太阳,天空灰蒙蒙的,好似要下雨的样子。

出了车站后,就叫人一眼发现了这里和上塘村,甚至是省城的差别。

在程斯年几个的眼中,之前的省城车站已经比县城高档不知多少倍了,但和沪市相比,省城就相当于他们上塘村。

而且火车站的广场上还停靠着好几辆小轿车,大约是什么大人物吧。

骑自行车的人也很多,来来往往的人的脸上都挂着笑,说话的声音有些奇怪,至少在程斯年他们的耳中是有些听不懂的。

当然也有不少人神色有些拘谨地看着四周,显然就不是这个城市的人。

程静淞他们才站定没多会儿,就有黄包车过来,开口就是带着沪市特殊口音的普通话问道:“你们去哪里呀?坐车,我送你们啊。”

程静淞以前来过这里,但那时候的沪市和现在相比早就大变样了。

上一篇: 世子金安 下一篇: 新安郡王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