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428)

作者: 篱音之下 阅读记录

程静淞又往程建功身上甩锅。

程建功微愣过后就冲着叶美云点点头说:“对,我是这么觉得的。而且你也不用一直觉得小孩子年纪小,所以什么都不能知道,其实小孩子都很聪明的,你只有让她多听多看,他们就会跟着大人一起多动脑子,将来不管是学习也好还是生活方面也好就会显得很聪明,不会吃亏。”

“你再仔细想想咱们家的这几个是不是比村里面同龄的那些都聪明多了?”程建功睁着眼睛瞎说大实话。

徐如月想了下觉得好像似乎有点道理,但是嘴上不认输道:“你就是一肚子的歪理,我懒得搭理你了。”

程建功轻松一笑,回头的时候又顺便瞪了程静淞一眼。

程静淞抿着嘴,垂着眼,当作没看见。

过了会儿,才听见徐如月开口问道:“对了,我刚才说到哪儿了。”

程静淞又想接茬了,但是想着大家刚刚才辩过一轮,干脆闭嘴,甚至还往椅子后面靠了靠。

叶美云见她这样,就对着徐如月提醒道:“说杨月琴主动求着嫁给程玉衡的事儿。”

“啊,对!”徐如月想起来了,继续说:“反正当时么,按照我们那时候的情况肯定是高攀不上杨月琴的,但是杨月琴自己愿意那也没办法,不过她嫁过来之后也确实让家里面稍微好过了许多,尤其是程玉衡和程知仁这两个最不是东西的,我还有建功和玉蓉倒是没咋占过他们的便宜,因为他们一直防着我们呢。”

“反正说来说起还是因为我是个后妈,和程玉衡他们的关系也不亲近,所以不管是杨月琴也好还是她的那个娘家也好一直都看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别说杨月琴生产这种一只脚踏进鬼门关的时候了,就是她怀孕后,她娘家那边就开始紧张了,时不时把她接到山里面去住,生产还有后面的坐月子啥的更是一点也不让我插手,生怕我会害了她杨月琴一样。”

徐如月撇着嘴,又开始翻白眼了。

显然是对过去的这段记忆里面的杨月琴这些人十分的嫌弃。

“所以你也不清楚杨月琴当初生的第二胎到底是儿子还是女儿,对吧?”程建功接茬问道。

徐如月就说:“是儿子啊。”

“你不是没亲眼见过吗?”程建功皱眉。

“那也是儿子!”徐如月继续道:“我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但是杨月琴的娘家人在啊,而且他们第一时间过来报喜说生的就是儿子,我亲耳听见的。”

“况且人家虽然说生产和坐月子用不上我这个后来的婆母,但是该有的规矩还是要走的啊。”徐如月又讲道:“当时他们报喜过后,我就立马捡了一些红鸡蛋啥的上山里面去看她了呢,也见到了孩子,确实是个儿子啊!”

“况且那都是杨月琴的娘家人,平时疼她都跟疼自己的眼珠子一样,也不能故意忽悠她生的是个儿子吧,就更别说做啥换孩子的事儿了,不可能!”徐如月一锤定音道:“老杨家别的或许都不好,但是在心疼杨月琴这个独女上面是没话说的,所以你们刚刚想的完全不可能!”

“那橘子的身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程建功也有些奇怪了。

倒是徐如月思考了一会儿后说:“那指不定橘子是程玉衡和外面的女人生的,然后他也不能养,所以就交给了湘云了呢!毕竟按照杨月琴以前的脾气,要是知道程玉衡竟然敢在外面勾勾搭搭的,那指定饶不了他!”

程静淞几个:“……”

摇了摇头,程静淞觉得多少有点不可能。

毕竟杨月琴如今过的是什么日子,村里面的人都看在眼里。

所以,程静淞不觉得如今的杨月琴在知道了程玉衡出轨这件事后还会继续闹,毕竟她可不是以前那个有着土匪窝做靠山的人了。

而按照叶美云所说的,湘云当时的口气肯定,程玉衡也惊慌失措,甚至是投鼠忌器,所以……橘子的身世应该不是这么简单的。

程静淞看了看程建功和叶美云,正思量着他们两个要是还不开口的话,她就要举手发言了,但是却没想到说完话后就陷入沉思的徐如月忽地往自己的大腿上一拍,叫道:“不对!我忽然间想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件事儿!”

徐如月的一惊一乍也把程静淞他们几个给吓了一跳,就连一直闭着眼睛修仙的程定坤都没忍住掀开了眼皮。

“你这是怎么了,忽然这么大声,都把我们吓一跳!”程建功开口道。

徐如月就说:“我是真的想起来一件事儿,要是这么说的话,橘子不是程玉衡和杨月琴生的,她应该是杨家老三的那个小女儿!”

“杨家老三?”程建功疑惑,其他人也看向了徐如月。

徐如月就说:“杨月琴是土匪窝里老杨家排行老三的女儿,另外还有两个哥哥,三个弟弟,杨家的老三指的其实是她的大弟,具体叫啥我也不记得了,但是我记得杨月琴生程传璋的时候,杨家老三的那个媳妇的肚子也不小了,和杨月琴算是前后脚生的,两个孩子是同一年。”

“其实杨月琴生了程传璋没多久,这边就闹着要剿匪了,我记得他们的那个女儿就是在闹这个的时候生下来的……”徐如月拧着眉,努力回忆着十多年前的旧事,神色中又难免带了些许的迟疑。

“我记得当时山里面的那些土匪因为这件事闹的不可开交,后来慢慢有人被老支书劝下山,也有像老杨家这样的好像一直不咋愿意,毕竟要下山当农民就得上交这些年靠着抢劫弄到的那些脏钱,他们过惯了金山银山的日子,肯定吃不了天天下地干活的苦……”

上一篇: 世子金安 下一篇: 新安郡王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