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489)

作者: 篱音之下 阅读记录

然后又把书包递给了他,“帮我带一下书包。”

程定坤又朝着程静淞的脑袋上按了一把,然后才转身冲着程斯年伸手。

程斯年也把书包递给了程定坤,还笑着捧了下,“谢谢哥哥。”

程定坤朝她嫌弃了一眼,“少学三宝。”

程斯年又和程静淞一起笑了。

程定坤懒得理她俩,一个人提着三个书包快速地离开了现场。

程静淞则又好奇地在旁边围观了好一会儿,然后就差不多从这些人的嘴里面晓得了整件事情的经过。

程静淞又啧啧了两声。

果然啊,不管是现实还是书里面,知青和当地人的对立就是存在的。

没多会儿,徐建军就过来了,并且表示和林素媛谈了,但是林素媛的意思是那里毕竟是程知仁和徐如月以前的老房子,她不好做主,就让他去问他们两个能做主的。

虽然徐建军有些嫌弃程知仁他们,且他们身上的问题又那么大,按理说等将他们交到外面机关单位后他们就肯定没了自由,房子也能被村里面征收回来,但是徐建军还是过去问了。

程知仁一开始还想和徐建军谈条件呢,但直接被徐建军一顿威胁输出,最终开口问村里要两百块钱。

徐建军答应给他三十。

毕竟是老房子,还是土坯房,最值钱的也就是上面的瓦片了,三十块钱不算少了。

程知仁没办法,只能答应了。

徐建军就和他签了协议,这才耽搁了这么久。

“不过能弄好了就好。”卢支书放心下来,然后又拍了徐建军两下。

接着,他们又带着那几个知青过去。

这几个人之前还一脸的不屑,但是这会儿因为被村里面的人指指点点太多了,所以倒是收敛了很多。

不过在见到老程家的房子后,他们又破防了,开始了嫌弃。

接着,又被村里面的人给教育了。

毕竟老程家的老房子真的说不上破了,要不然之前的程知仁他们也不至于要在里面给程传家弄新房了。

还有人提出要住村里面的砖房,然后又被一群嘴皮子格外利索的人给嫌弃了一番。

原本大家伙是带着看城里面的人多厉害的心态来的,结果最后成了这个样子,双方都不是很高兴。

卢支书觉得不能让他们再吵下去了,免得人都还没从村里面立柱脚跟就引发更大的矛盾,于是就再次开口让村里面人忙自己的,然后又让几个知青自己分配房间住,毕竟天眼看着就要黑了。

说完这些后,卢支书又说:“你们的转关系证明上写了你们每个月的粮食定量是一年三百六十斤原粮,也就是三十斤一个月,正好现在距离过年也差不多就是一个月了,等下队里面就会量好你们的粮食送过来,你们自己保管好,怎么吃,怎么用,你们自己商量着决定。”

这话一出,两方面再一次震惊了。

知青那边震惊的是他们现在不仅要住这么破旧又暗沉的房子,现在竟然还只有一个月三十斤的粮食,还是原粮,那怎么够吃啊!

但是村里面则震惊的是:“啥东西,他们吃的还要咱们村里面出?”

“凭啥啊!他们又没有给村里面干过一天的活,凭啥给他们啊,不给,我们不答应!”

果然就和徐建军还有卢支书他们之前在公社里闹的一样,村里面的人也跟着闹了起来了。

徐建军和卢支书只能用这是国家规定来安抚大众。

大家伙还是不舒服,吵吵嚷嚷地要让那些看不起人的知青走,别来沾边。

两边直接就吵了起来。

徐建军和卢支书那叫一个头大啊,最后不得不发脾气才叫两边的人停下来。

全场也就只有程静淞程斯年这对姐妹是最置身事外的吃瓜群众。

毕竟这种时代潮流又不可能逆,那挣扎什么的都没有用,不如顺其自然呢。

场面安静下来了,天也黑了,村里面各处星星点点的灯光亮了起来。

那些之前一直嫌弃这边的知青们终于露出了惊讶的样子,“你们这穷乡僻壤的竟然有电。”

本来村里面的人的怒气都被徐建军和卢支书给按下去了,现在听他们还是这么嫌弃这儿,又不爽了。

然后又是一顿输出。

卢支书和徐建军头疼,只等他们吵的差不多了,才说:“都黑成这个样子了,你们还不回家吃饭,等着干啥呢!”

“还有你们,是不想收拾了是吧?”徐建军对着知青的语气更加不耐烦,“你们要是不想收拾了,晚上打地铺啥的也随你们,我们还有事儿,先走了。”

徐建军和卢支书一走,其他人也没了什么兴趣,纷纷往家赶。

程静淞和程斯年也准备走了。

路上的时候,程静淞还举着程斯年掏出来的手电筒说:“哎,感觉这以后的日子有的吵了。”

程斯年点了下头,但是没接茬,而是说:“我好像记得那边的老房子没通电吧?”

“没通电吗?”程静淞诧异。

程斯年:“我记得当时村里面搞沼气发电的时候,他们一家子都已经搬出来了,老房子好像也没有必要连电线吧。”

程静淞:“好像是的。”

说着,程静淞就没忍住哈哈哈笑了起来。

“之前那些人各种嫌弃我们村子这边,现在发现村里面的其他人家里都通了电,就他们住的地方一片漆黑,不得要气死啊哈哈哈……”

程斯年也有些忍俊不禁,但还是说:“那他们接下来肯定要和村里面闹着通电了。”

“现在外面还在调查呢,谁知道什么时候能放我们自由行动,他们还有的等呢。”程静淞又笑了下。

上一篇: 世子金安 下一篇: 新安郡王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