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636)
所以当被问起大学生优惠的时候,店员们也没有惊讶,很淡定地点点头说:“是的,我们华星针对全国的大学生都有同样的优惠政策,具体是一年两次,每次购买的肉酱类产品量在五斤及以下的,都是八八折的优惠。”
“那超过的呢?”同学们下意识问道。
“超过的部分按照原价来计算,其他的依旧按照优惠价计算。”
“我还以为是一直有优惠呢,原来还限制量和次数啊?”同学堆里又有人开口问道。
一边的程静淞却是了然地笑了下。
这些她早就解释给他们听了,但他们现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前问,肯定也是想帮忙。
程静淞就听见齐东升口齿清晰地解释道:“我们的这项优惠政策是专门针对你们这些在校大学生的,具体也是按照你们一年两个学期,一个学期差不多四到五个月的读书时间来安排的。”
“因为我们知道很多的大学生的家里条件不好,虽然学校会给补贴,但是他们的生活上还是难免有些拮据,很多人都吃不好,肚子里面没有油水,又怎么谈能好好读书呢。毕竟你们这些大学生可是咱们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以后国家的发展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大学生呢,所以我们也是力所能及的帮一点是一点。”
“只是如今我们华星的实力有限,只能给大家八八折的优惠,但是我们厂的领导们也说了,这个优惠政策会随着我们华星的发展逐级调整,我们华星的最终目标是完成所有大学生到店半价优惠的政策。”
齐东升说到这儿的时候,屋里面的议论声一下子就起来了。
程静淞同样注意到了很多人的脸上的情感变化,以及一些议论的声音都是包含的对他们的夸奖。
甚至很多人也说他们是个好单位,他们要买买买这样的话。
当然了,也有人拍大腿说早知道大学生还能便宜,我就把XXX给喊过来买了等等的。
而齐东升和同学们的对话依旧没有停止。
其中包含了怎么能确信一个大学生不会重复持着学生证来购买?如何确保一个人购买的量和次数?每个大学生的购买数量和次数是必须限定好的吗?能不能分开计算?以及一个学期五斤的肉酱其实是有多的,很多人一学期一斤就够了,甚至好些人半斤都能吃一学期了等等。
这些,程静淞当初也和班里面的同学们解释过。
当时她想到这个主意并和卢超群商量通过后,就去找了学校的领导。
对于能帮学生们减轻负担这种事情,学校这边是欣然同意的,所以在对于程静淞提出来的往同学们的学生证的最后面的那一页盖章这件事也表示了没意见。
而且程静淞还请学校的领导们帮忙和教育局那边沟通了一下,同时也拿到了那边给开的证明文件,表示这样没问题。
也算是省了他们每个学校找过去的麻烦。
齐东升说完后,还指着两边墙上中间贴着的证明复印件说:“所以你们尽管放心,我们盖章也不会对你们的学生证有任何的影响。”
屋里面的人的脑袋就随着齐东升的指向转动起来,然后不少人开始打量或者念出来上面的内容。
齐东升等到他们看的差不多后,又解释了下面的问题。
大概就是购买的次数和量是限定好的,只能少不能多。另外他们华星其实也清楚五斤的量对很多学生来说用不完,但他们只看每个人的购买额度,不纠结其他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把我的额度九折或者九五折甚至原价这样卖出去,中间商赚差价,你们也是不管的哦?”
齐东升就说:“我们只看学生证上面的章以及相片和购买的本人是不是能对得上。”
“那就是了!”他们就立马来了一句,然后又说:“你们这样是故意的吧?”
齐东升接茬:“同学,看破不说破啊,而且有些人有家有口的,用的量也确实不小,也不能以偏概全。”
可以说他们真的是感天动地好同学了。
把所有的能说的能解释的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程静淞都觉得自己回头要是不好好请他们吃顿饭,都有些对不起他们了。
眼看着门店里面挤进来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外面也有不少人排队等着了,程静淞的那些同学就赶紧付钱,拿着东西要出门。
然后就有些人直接拽住了他们问能不能用他们的学生证名额。
虽然话都被他们说了,但是对于这些直接当面交易的事情,他们还是拒绝了。
也有人说:“人家这个优惠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这是多好的厂子啊,你干啥非要钻这么点小漏洞,占这么点小便宜!”
“那这不是他们自己故意留的空子吗?”想占小便宜的嘀咕道。
“那你也别当着人家这么多工作人员的面说啊!况且你说的还是直接用人家的名额,你要是说你多出点钱,好让这些孩子多少赚点,我也不说你啥了!”
说完了,就把手往柜台上一放,指着单子上面的东西说:“这这这这……给我都来上两斤。”
像这样因为一个大学生优惠而豪爽购买的人还不少,但是有些家里面有认识大学生的,却在思索片刻,直接转身出去了。
屋里面有不少只听了半截话的就晕晕乎乎的打听,然后齐东升以及其他的店员们就一遍一遍地解释着。
外面排队等待的、围观看热闹的,见到有人出来后,也不管他们买没买,也开始打听起来。
有脾气急的只是随便说了两句就走了,但也有互相认识的,就开始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