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658)
她说:“讲真的,我还真巴不得你们当中将来有能做生意赚大钱的呢,那我这两千块钱投下去,等我回来的时候,说不定能变成二十万,五十万,甚至两百万呢。”
“嘶!”
周围立马响起一连串的抽气声。
“你是真敢想啊!”他们啧嘴,“两千变二十万也就算了,毕竟这中间的利润翻倍的也没有那么夸张,而且还隔着好几年呢,但是两百万会不会太夸张了!”
程静淞摆手,“那万一呢,按照咱们国家如今的经济发展趋势,这个也不是没可能啊!”
同学们只当程静淞又在和他们画大饼了。
不过这个饼确实挺香的。
就这样,他们带着这个充满诱惑力的香饼到了特区,又开始了一边干活,一边做生意的日常。
而程静淞则在送走同学们后就第一时间关注起老徐同志的分店筹备情况了。
老徐同志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和熏陶,到底具备了一定的商业眼光。
这一次的店铺选址被她定在了一些中小学的周边,而且店铺的装修和设计也会按照甜蜜蜜总店的装饰来做。
至于员工方面,她也已经和肖闻京联系过了,让他那边再给她送几个人过来。
相比较在市场上的招人,老徐同志还是觉得这些经过部队熏陶的更加厉害一些。
至于原材料等问题。
因为他们本来就有相应的供货方,这次只是开了第一家分店,所以暂时还能跟得上,倒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程静淞就这么一路看下来,发现老徐同志真的都处理的特别的好,她就又安心了不少。
但是老徐同志却担心自己做的还不行,找程静淞确认了好几回到底行不行。
其实要真的挑毛病的话,程静淞也能挑出来不少。
但是她觉得如果什么事情都让她干了,就难免会让老徐同志又挫败感的同时也会影响她的成长。
既然分店的整体方面没什么大问题,那就不要多嘴多舌的。
所以,程静淞也就一直摇头,只夸老徐同志做的很不错。
老徐同志就这样保持着又高兴又有些忐忑的心情看着分店的装修彻底落定,结了工钱,也给总店的人放了假,才又匆匆忙忙地拽着程静淞三个让家里面赶。
路上的时候,老徐同志还嘀嘀咕咕说:“以往总说你们回家晚,现在看来,这也是没办法,哎!要不是这次你着急出国,我还真不想就这么关店呢,这正好是年节,也正好是大人小孩都舍得花钱的时候,这一关店,一来一回得损失多少啊……”
老徐同志俨然有了掉钱眼里面的架势了。
程静淞他们就任由她这样絮絮叨叨的。
没办法,这要是不让她说这些,老徐同志指定又要想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的。
比如说他们即将毕业,各奔东西的事情。
又比如他们三个将来的归宿问题。
所以还不如让老徐同志念叨这些呢。
等到了县城的时候,那边正在下这淅淅沥沥的小雨。
上塘村这边偏南边,一到了冬天就阴冷阴冷的,尤其是下雨的时候。
老徐同志在首都习惯了暖气,这冷不丁一出站,立马就打了个哆嗦。
老徐同志嘶哈着冷飕飕的空气,搓着手,缩着脖子说:“这以前也没觉得家里面这么冷啊,今年是咋回事儿啊?”
“今年的天气很正常啊,都没下几场雨,也就这两天稍微冷点,还比不上以前下雪的时候呢。”接茬的是来接程静淞他们的卢超群。
老徐同志又嘶哈了几下,“那还真奇怪了,我咋感觉家里面的今年特别的冷呢。”
卢超群就笑着说:“那是因为您在首都习惯了那边比较干燥的气候,而且那边冬天有暖气,感觉上就比咱们这儿冷。”
“是吗?”老徐同志搞不懂这些,就下意识看相程静淞他们。
程静淞点点头,和老徐同志解释了一番。
卢超群等到程静淞和老徐同志说完后后,才又接着开口说:“三宝你们今年过完年就大四了吧?”
程静淞点头,“是。”
卢超群就说:“这说起你们将来分配工作的事儿,我就又忍不住想唠叨几句,你也不愿意接手华星我也不强求你,那回头你工作了,也不能忘了我们华星才行,多给我们出出主意啥的。”
程静淞又有些哭笑不得。
看来卢超群还是惦记着这些事儿呢。
程静淞只好点头,“放心吧,我不会忘记的。”
卢超群这才说:“我也就是年纪大了,容易唠叨,三宝,你可别嫌我烦啊,我这也主要是想着你们将来都离开了,我心里没底啊。”
“不会!”程静淞摇头。
卢超群就又开始打听起程静淞他们将来的工作去向,也怕他们将来被分派的单位不好等等。
结果这回都还不等他们开口呢,徐如月就把话茬子给接了起来,说:“大宝要留在学校考研究生,继续读书,二宝呢要当记者,估计将来满世界跑,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回家一次,三宝你就更别想了,她被学校选中去出国留学,还是去美国,这一走就要好几年呢!”
说到程静淞的时候,老徐同志的表情明显就变得又是骄傲,又是担心。
结果,卢超群就因为太震惊,嘎吱一下,把拖拉机给停了。
伴随着是还有他特别惊讶的叫声,“啥?”
卢超群这一停不要紧,坐在后面车厢的程静淞几个纷纷因为惯性往前倒了一下,摔成了一团。
这谁还有功夫搭理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