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674)

作者: 篱音之下 阅读记录

程静淞摇头,“没事,你不用管我,忙你自己的。”

安裕丰不再说话,只是微微颔首,然后又继续做自己的事了。

程静淞也赶紧打开手边的大部头,愁眉苦脸地啃了起来。

说真的,她的外语不能说差,但是日常的交流以及一般的课程上都没问题。

但有的一些课程以及这些所谓的原文书,真的让人头大。

尤其是一些早期出版的那些书籍,就更不好说了。

那时候,这里也不是那么的安稳,各种党派、种族之间的斗争也不少,像这些书有时候也难免参杂一些政治上的因素,或者地域、文化的因素,所以里面的内容就不能用现在或者后世的一些方法去翻译或者理解,得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看。

所以有时候你以为你是在啃一部书,但实际上你要啃很多很多很多。

程静淞一边在心里面吐槽,一边痛苦地继续阅读,争取搞出最正确的翻译。

没办法啊,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在这个时候接触外界的,她现在多做一点,回头能带回去的东西也就多一点。

安裕丰做完手边的事情后抬头就看见的是这样一幅画面。

其实这些天,他没少从一些人的嘴里面听到关于程静淞的事情。

很多人都说程静淞是那种漂亮的,但是冷冰冰的,十分顽固以及不好接触的人。

甚至有些人还吐槽她特别的老古板,像是上个世纪的那种从来不抛头露面的女性,看着漂亮,但是一点也没有个性,只能说是一个漂亮的,毫无趣味的花瓶。

但是安裕丰却不觉得。

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不会在刚见他第一面的时候就问他要不要回国。

还有此刻,她哪怕眉眼低垂地认真看书,但是他也能看见她还算平静外表下的抓狂。

安裕丰回想着别人嘴里的她,再对比眼前这个还算生动的人,眉梢微微扬了一下。

他自小在国外长大,很清楚这里的风俗和习性,也知道学校里面有不少的烂事儿,更听说了这批留学生里面的一些事情。

他并没有对那些自甘堕落的人产生兴趣,但是他觉得程静淞绝对不是别人口中的那种毫无趣味的人。

相反,即便才是第二次见面,他倒是觉得她很理智也很冷静,没有因为这边的繁华被迷了眼。

尤其是在她还有一个漂亮外表,可以走捷径的情况下。

这份理智和冷静,本身就是一份大智慧了。

更何况她似乎还不止理智和冷静,她的胆子也不小。

第一面就敢问他回国的事情,也不怕他回头把她出卖了。

所以,所谓的古板和守旧,只不过是她表现在外面的保护色罢了。

安裕丰的打量的视线不能说痕迹很重,但他毕竟坐在程静淞的对面,所以她还是很快感觉到了。

程静淞掐了掐有些头疼的眉心,放下笔后抬头,小声问道:“你忙好了?”

安裕丰点头,目光往下落在了她手边的那些被翻的乱七八糟的书上,问道:“你这是?”

程静淞叹气,“我就是自己学习,顺便试着翻译一下,但我的外语水平一般,对这里的历史还有一些风俗习惯了解的不够,学起来就有点困难。”

安裕丰想了下,微微伸手,“我可以看一下吗?”

“当然了。”程静淞把让她头大的书递过去。

安裕丰稍微翻了下目录的内容以及前后的封面和出版日期等,又看了下程静淞面前的一些其他资料书,想了下说:“你找书可能不够,需要我再给你推荐几本吗?”

“那实在太谢谢了,我求之不得呢。”

安裕丰也没废话,把书还给她后就起身去了旁边的书架。

程静淞看着他是不是淹没在高大的书架上的背影,又看看面前的桌子,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就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尴尬。

就……可能是这么是国外,又对着一个半生不熟的人,她也不知道自己是跟着一起过去找呢,还就是在这里等着。

总感觉不管是哪样都让她不得劲。

程静淞挠了挠头,最后干脆站了起来,等着吧。

跟在人家屁股后面也不好,坐着像个大爷一样更不好。

但好在安裕丰对这里很熟悉,没多会儿就找到了要用的书,拿过来给了程静淞。

程静淞这才觉得如释重负。

她仔细看了下新到手的几本,耳边也同时响起来安裕丰的介绍说:“你看的这本还需要结合当时的宗教……”

程静淞一直等到安裕丰说完后,才受教地点点头,认真道:“谢谢。”

安裕丰摇头,“我的建议也不一定真的有用,我只是猜测的。”

“至少比我好多了。”

程静淞把书放下,甚至还拍了拍,才松了口气,认真地看着安裕丰说:“你忙完了是吗?”

安裕丰点头。

程静淞又说:“那……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我应该要给你讲我们的国家了,但是我这两天想了很多,可还是没想好到底要给你讲哪些,要怎么讲,或者你有什么比较好奇的,想要知道的吗?”

安裕丰其实也没什么头绪。

他是生在国外,长在国外的东方人,对于所谓的家乡,其实更多来源于家中长辈的一些诉说。

他没有见过那边的山,没有喝过那边的水,没有吹过那边的风,就不用说在脑海中描绘那里的样子。

但是他无数次地见过或者听过家中长辈们对于回去的期盼。

一天天,一年年的下来,要说不好奇,是不可能的。

这里的人没有那样的家乡的观念,他从小见到的世界和他家里面的世界有时候有着剧烈的强大的文化差异。

上一篇: 世子金安 下一篇: 新安郡王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