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精王爷维持国运日常(157)
景云批准了此事,并且也不打算修建自己的皇陵。告诉群臣,待他驾崩后也要跟景晗与景御葬在一起。他们一家人,要整整齐齐的葬在一起。
许多官员虽然没有出声反对景云,但是心里却很浮躁。
景云毕竟年幼,现在容他当朝发言,就意味着权势在手。他们必须得让某一方势力争夺大权,压制景云。如此大权分下来,他们这些官员都能享受到一些权力,做事自由不被拘束!
无论是左相还是右相,他们都不想被下面这群官员当枪使。
右相又开始装病了!闭门见客!
左相得知此事,当即骂右相不厚道!干脆也开始装病!
两位宰相同时不见客,众人只能把目光放在秦家人身上。
奈何秦家人实在是太忙了,这群人压根没机会与秦家人聊聊。
这一晃眼,一月过去。
到了景御出殡的日子,景云没有请其他人帮忙,这阵子他研究了适合推梓宫的工具。利用杠杠原理,哪怕景云力气小,也能接着工具将沉重的梓宫抬起来。稳稳地将梓宫送入地宫里。
“父皇,哥,这旁边的位置是我的。愿你们来世生于人人平等的太平盛世,做快乐自在的普通人。”
景云说话的声音很小,哪怕身旁有别人听到了这些话,也只是心里震惊,压根不敢发言。
安葬好景御后,景云回到宫里。
寒风袭来,拨浪鼓晃荡,发出阵阵响声。
景云望着挂在窗户的这些拨浪鼓,想起了景晗的笑容,与景御的样子。
那时候,他们一家人多幸福……
景云想,落入凡尘,能得一段短暂的幸福,他应该满足了。
外面雷声响起,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这雨水凉得很,就跟冰渣子一样。
景云走到外面,伸手捧着雨水,低声言道:“真小气。”
又是一阵惊天响雷,雨势骤然变大。
秦武忍不住出声劝景云:“陛下若要赏雨,还是进屋合适。”
屋内好歹有炭火,比较暖和。不似外面风大冻人。
景云转身走进了屋内,站在窗前,伸出手拨弄拨浪鼓。
鼓声响起来,他露出淡淡的笑容。
许久未见景云笑,赵总管他们还以为是自己眼睛花了。揉了揉眼睛,再一看,景云确实在笑,赵总管心里酸涩。
“哥,我会好好活着。父皇,我会治理好楚国。”注视着拨浪鼓,景云眼中带着泪花。
听清楚景云说的话,赵总管的眼睛也湿润了。
景云本是受尽宠爱的孩子,先是痛失父亲,继而失去兄长。承受了巨大悲痛。如今总算是坚强的挺过来了!
第92章
景云登基之后,左相与右相同时上折子致仕。群臣震惊!
偏偏景云竟然批准了!群臣不敢置信!
他们只能把目标锁定秦家。秦正丰却失踪了!
再看秦大忠等人,一副誓死忠君的模样,只听从景云的话,压根没有揽权执政的念头!
只有秦家晚辈入朝做事,但是他们都陪伴在景云身侧。
景云这个小皇帝,一时之间竟然无人压得住!他在朝堂上发言,也无人敢发对!把亲政的权力,实实在在的捏在了手里!
先前对自家孩子不满的官员,一改往日态度,不是逼着自家孩子回京就是逼着他们想方设法入宫求见景云,如此才能得个好前程。
但是这群官宦子弟怎么会听家长的话?从前他们就听景云的话,往后也是只听景云的话!景云让他们留在外面发展情报网,他们就留在外面。景云召他们回京,他们就回来!
这可把他们的家长气坏了!真是逆子!有大腿都不懂得抱!
看看人家周括跟赢蒙,就很会把握机会,现在已经是景云最信赖的人!
再看看自家孩子,要不死赖在外面不肯回来,要不就是打死也不用过去的玩伴关系去谋求前途。人比人,气死人!
楚国的内乱已经平息,卫国那边也忙个不停。卫羽花了两年的时间,才把这群武将换个彻底。期间也没忘记派使团恭贺景云登基。
经过三年的抗疫,姜国终于挺过来。景云当即给姜国那边送了很多礼物。卫羽听说此事也赶紧让人给姜国送礼物。三个国家和平友好稳定发展。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返,寝殿窗前的拨浪鼓已经褪了色,甚至还有些坏了。
赵总管知道景云最在意这些拨浪鼓,每日都要站在窗前看很久。发现拨浪鼓坏了之后,他偷偷修好。
赵总管还以为景云不知道,有一日景云忽然说:“让它们顺自然吧。”
“啊?陛下……”赵总管愕然。
景云对赵总管说:“你也别整日守着朕了。照顾好自己,保重身子。想朕的时候隔三差五过来看看朕即可。你就住到麒麟殿里养老吧!”
赵总管眼眶发红,哽咽地叫道:“陛下……”
景云心疼他,赵总管当然知道。他的确老了,做事力不从心。留在景云身边,的确没用了。
“你是看着朕长大的老人,朕希望你一直健健康康的。”景云转身对着赵总管笑。
长大后的景云宛若仙人,一身不凡气质,让众人发自内心的发出敬意。
就这容貌,景云往朝堂上一座,这群官员都老老实实的欣赏美色,压根没人会在朝堂上吵架。
百姓们也甚是爱戴这位皇帝。人人都说,景云是神仙落凡。这话传到卫国,卫羽在心里深深认同。一直以来,他都有这种感觉。可惜了他是卫国的皇帝,无法随意去楚国。要不然真想见见长大后的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