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作精王爷维持国运日常(6)

作者: 苏格拉提拉米苏 阅读记录

这还差不多。

秦正丰又提了一个要求,对景晗说:“老臣希望,能够常常入宫看太子与二皇子。”

“这是自然。岳父是他们的外祖父,想见他们,随时可以进宫。”景晗点头。

见对方大脑都没有思考,显然是没有听出他的话中之意。秦正丰只好明说:“请陛下下旨,封老臣为太子太傅。”

虽然有块牌子,可以自由出入皇宫。但是秦正丰要的是能够名正言顺的管束两位皇子。

景晗微怔,明白秦正丰的意思后。直接答应他:“朕即刻下旨。封岳父为太子太傅,另外封小舅子为大统领,统辖禁军。”

秦家要守护这两个孩子,所以需要权力。景晗一用脑子,就明白了秦正丰的用意。

当初册封皇后之后,秦家除了留二房的人镇守边境,留在京中的秦家将领全都解甲归田,不参与朝政。现如今,皇后不在了,秦家的确需要权力,如此才能保护两位皇子。

第4章

三位中书舍人被召见,景晗传达了三道旨意。

第一件事,给二皇子取名为景云,即刻上玉牒,并且册封为安王。

第二件事,封秦正丰为太子太傅。教导太子学习。

第三件事,封秦大胆为大统领,统辖十万禁军。

中书舍人们领了旨意,马上起草圣旨,写好之后,分别送到门下省跟尚书省。

很快,官员们便得知了皇帝的心思。原来皇帝并不是不在意二皇子,而是这阵子太悲痛了,所以才没有管二皇子。

现在,处理完皇后的后事,皇帝就开始管二皇子了!至于皇帝为什么给二皇子取名景云,而不是景祥或者景瑞,这就意味深长了。

因为取名的事,哪怕知道皇帝也是在意二皇子的。但是却没人敢上奏说二皇子出世的时候雨过天晴,天降祥云的事。拍二皇子的马屁,不值得。至少现在不是时机。

养好了脸,陆尚书才去上班。然而在皇城里碰到了秦正丰的小儿子,秦大胆。

秦大胆眼神幽幽地盯着陆尚书,可把他吓坏了。赶紧往办公部门跑。下班的时候,特地打听清楚秦大胆在不在皇城大门守着,非要躲开秦大胆,才敢出去。

吏部尚书等人听说了这件事,好笑不已。

不朝不批一个多月,景晗终于上班了,今日召见三省六部的重要官员。

来到御书房,大臣们观察着皇帝的神色,见皇帝消瘦成这样,都露出了心疼的表情,纷纷出声劝道:“请陛下保重龙体!”

他们的话音刚落,屏风后面就传来了婴儿的哭啼声。

“哇啊啊——”

大臣们愣住了。难道安王在这里?除了他,后宫没别的孩子了。

景晗听到小儿子的哭声,赶紧跑到屏风后边了解情况。

“云儿为何哭了?”他问伺候孩子的奶娘。

李嬷嬷先给景云检查了一下,没拉没尿。她试着给景云喂奶,这孩子却不愿意吃。她只能苦着脸,解释道:“陛下,或许是他们说话的声音吵醒了安王。”

景晗抱着孩子,有些生疏的哄起来。

“云儿乖,不哭不哭。父皇在这里,云儿莫怕。”

襁褓里的婴儿不哭了。让景晗松了口气。

这是景云被贬落凡间后的第三世轮回。身为天帝的儿子,他的七姐私自下凡爱上凡人,触犯天规。在天帝处罚七姐的时候,景云当着众神仙的面顶撞了天帝,认为七姐无错,天规有错。结果被这位老父亲毒打了一顿,然后贬落凡间,经历三世轮回之苦。

第一世,他谪落到一个科技世界。那里的空气混浊,人很脆弱。他从一个贫穷卑微的打工仔,逆袭成了科技阶级的领导人,还没来得及享受,生命就结束了。奋斗一生,最后带着不甘离世,实在是可气!

第二世,他谪落到一个战争世界。那里到处是战火,人杀人。在杀人与被杀之间,他被迫杀人。一个接着一个杀到后面,成为了战王。好不容易平定了这个世界的战乱,统一天下,皇位还没有坐稳,他就嘎了,真是可恶!

现在投胎到了第三世,成为了楚国的皇子。景云觉得这一世应该会过得好一些。

瞧瞧这位皇帝父亲,还是挺关心他的。比他那个无情的天帝老父亲要好多了!

刚冒出这个念头,外面突然一声惊雷大震。

“轰——”

众人被惊吓到了。就连抱着孩子的景晗都慌了一下,当即问道:“是何情况!”

外面的大臣,尤其是岁数大的,都捂着心口。被刚才的动静吓得心脏跳得厉害。

秦大胆就守在御书房外面,亲眼目睹晴朗的天突然降下一道天雷,天雷直接将不远处的石碑击爆了!

外面目睹这一幕的人,目瞪口呆,面色苍白,都被吓到了。

秦大胆正准备带人过去检查爆破的石碑有没有伤到人,赵总管从御书房里跑出来,急忙问道:“秦大统领,发生何事?方才是何动静?”

听着像打雷,但是这雷声也太可怕了!

秦大胆指着不远处已经碎成一地的石碑,告诉赵总管:“方才打雷了,那边的石碑被雷劈没了。”

赵总管不可置信,望眼看去,那边果真少了一块石碑!不信邪,他特地揉了揉眼睛。

那块石碑还真的不见了!

赵总管大惊,急忙跑回去告诉皇帝。

“陛下,方才一道天雷落下,将‘天下敬仰’给劈没了!”

那块石碑是有名字的。天下敬仰,是当初楚国政权建立的时候,百姓特地打造送到宫里的。这代表着民心所向。因为开国皇帝受到天下敬仰,所以才能在乱世当中建立起楚国政权,得到百姓们的支持。就连开国皇帝都留下遗言,这块石碑在,楚国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