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执着(184)

作者: 张小素 阅读记录

许湄看了看赵晨,突然想起寒假那次聚会,她喝多了,迷迷糊糊中听见赵晨给别人打电话。

那个别人,是林雾吗?

她不敢问,她很久没再跟别人谈起林雾,光是在心里过一遍他的名字她就已经感觉到无比艰难了。

不是他,能怎么样,是他,又能怎么样。

那个人早就跟她没有任何交集了,他走得那样远,隔着遥远的时差,连千里共婵娟都做不到。

她觉得自己更恨他了。

离开清市去北京上学的前一天晚上,许湄躺在床上,透过窗户玻璃看见外面的月亮。

她被温柔的月色迷惑,一时冲动,给赵晨打了个电话,问他寒假聚会那天晚上给他打电话的人是不是林雾。

赵晨沉默了一下,低声说道:“不是。”

月色碎了满地。

第二天,许湄带着一个行李箱和一张录取通知书,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清市。

——

北方的天气比南方干燥,饮食也不习惯,但许湄适应得很快,小半个学期就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环境。

她读的是中文系,汉语言专业。

名牌大学的学习氛围一点也不比冲刺高考的时候轻松。

高中都是老师逼着学习,到了大学,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家都是自觉学习。

图书馆人满为患,座位都要提前占。

很多人大一就开始规划未来的学习、就业方向,许湄也不例外,早早地给自己规划好了。

她把自己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填满了,还找了一份家教,算起来比读高中的时候还忙。

吱吱同学也在北大,两人经常约着一块学习、逛街、吃饭。

宿舍的舍友们很好,许湄跟她们相处得很愉快,谁买了好吃的会互相分享,遇到困难会互相帮助。

虽说生活同一个屋檐下难免会遇到小摩擦,主旋律是和谐的,算得上是相亲相爱的好宿舍了。

但在许湄心里,她们始终不如吱吱同学亲近。

许湄和吱吱在一起的时候会经常聊到以前的人和事,谁上大学谈恋爱了,找了个哪里的男/女朋友,寒假回家参加同学聚会穿什么衣服等等。

吱吱同学跟以前比变了很多,她依旧羞涩,却勇敢了很多,加入了学生会,认识了不少人,性格比以前活泼不少,身边开始出现追求者,其中一个是学生会副主席,各方面条件都不错。

许湄问吱吱有没有谈恋爱的打算,吱吱笑了一下,说暂时不想谈,想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

许湄突然想起,有一年夏天去灵宜山,大家在山上对着日出许愿,吱吱同学把她许的愿望告诉她了。

“我希望我喜欢的男生能跟他喜欢的女生在一起,希望他得偿所愿,一生幸福。”

当时许湄就很好奇,吱吱喜欢的男生是谁,那个男生喜欢的女生又是谁。

现在她依旧很好奇,吱吱青春里的男生有没有得偿所愿。

许湄对吱吱软磨硬泡,吱吱的嘴巴太牢,依旧不肯说自己喜欢的人是谁。

许湄问她不肯接受副主席的追求是不是因为她心里还喜欢着当年的那个男生。

吱吱没有否认。

许湄说她傻,等一个根本不可能的人。

吱吱说不是,她知道他心里有别人,她跟他不可能。

她不是在等他,是在等自己忘掉他。

吱吱看了看许湄:“你呢?”

她没说前言,也没说后语,许湄还是一下就听懂了,她说:“我还是恨他。”

吱吱没说话,她知道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我还是没有忘掉他。

大学生活自由又繁忙,时间过得很快,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大一就过去了。

期末考试在七月初,7月12号考完全部科目。

下午,许湄从考场上出来,接到许青林的的电话。

许青林:“你们学校也真是,就不能早一天考完吗,这样你今天就能到家了。”

许湄:“学校规定的,没办法。我已经收拾好行李了,明天晚饭前能到家,你们别做那么多菜,吃不完浪费。”

“那不行,必须满汉全席,”许青林还在惋惜,“你要是今天就能到家多好。”

今天是许湄的生日。

夏天的晚霞总是很绚烂,热烈得仿佛要着了大火。

许湄走在疏疏密密的人流里,听见广播站在放歌。

有人点了首《生日快乐》,没说送给谁。

耳熟能详的旋律回荡在整个校园,许湄的舍友追上她:“许湄,今天你生日哎,这是哪个追求者给你点的吗?”

许湄说:“不知道。”

舍友:“你就不好奇是谁点的吗?”

许湄:“不好奇。”

对她来说,如果不是那个人,那么,是谁都无所谓。

知道不可能是那个人,她就连人类最基本的好奇心都没有了。

许湄在大一的暑假结束之后决定了自己的去留,她要留在北京工作。

大城市竞争激烈,遍地都是名牌大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留下来的筹码,许湄把本就不多的空闲时间填得更满了,为申请本硕连读做准备。

大三这年的寒假,她连自己的假期都放弃了,只匆匆回了趟清市,看望了一下许青林和苏梅,连当年的同学聚会都没参加就回北京了。

陈江潮在班级群里开玩笑,说许湄忙成这样是要竞选总统,问她有没有找男朋友。

整个高三(1)班的人都在群里,共四十六个人。

尽管有人已经三四年没出来说过话,像是死了一样,但他的的确确还在群里,顶着当年的名字和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