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355)
有一回小七不乖,冬天也想出去玩,小六习惯了有小七在身边,小七要出去,她也要出去,郝如月没办法就带着她们去给太皇太后请安了。
太皇太后嘴上说着丫头片子,却稀罕得眼睛从始至终都没离开过两个孩子。尤其是小六,安静乖巧,长得又像皇上,太皇太后抱着就不撒手了。
每回带着孩子去给太皇太后请安,都是浩浩荡荡一堆人过去,最后只郝如月和她身边的人回来。
孩子们通常会在午后暖和的时候,由苏麻喇姑亲自送回。
喜欢孩子归喜欢孩子,她不让皇上近身,也不肯劝皇上雨露均沾,还是让太皇太后觉得她这个皇后不够称职。
劝皇上的话,她不想说,但皇上是个生殖能力很强的男人。虽然在她调养的这一年时间,只传了几个人侍寝,还是让通贵人遇喜了。
嫁给皇上之前,郝如月就有心理准备,皇上是大家的,不是她一个人的。
他能为她做到这个程度,可能这辈子儿女的数量都会减半,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通贵人遇喜,很好地平息了太皇太后的不满,也堵住了悠悠众口,郝如月面对的压力明显小了很多。
从怀孕起就没喝过酒,快两年了,郝如月的酒量直线下降。再加上太高兴,喝酒之前忘了垫肚子,感觉没喝多少就有些醉。
听见皇上问起她的身体,郝如月脑子都没转一下,随口说:“好了,早好了,臣妾现在吃得饱,睡得着,天天……”
正在玩梗,忽然被人压在了炕上,郝如月:狗男人阴她!
当时心里还有对他的崇拜,便由着他随时随地……那一次叫水进来的时候,炕桌上的饭菜还在呢。
哎呀,当着孩子们的面,她在想什么。
“额娘忘了,汗阿玛早宣过大捷了,正在商议建台湾府的事。”
听太子说起宣捷,郝如月感觉自己的耳朵都要烧起来了,还是大阿哥的话成功帮她转移了注意力:“南边没事了,北边的沙俄又闹起来,汗阿玛正准备收拾他们呢!”
平三藩的时候,皇额娘让他苦练骑射,他听话。收台湾的时候,皇额娘让他学游泳,他把撑船都学会了。
现在轮到驱逐沙俄,他都十二岁了,娶了媳妇就能上战场了吧,然而皇额娘又说:“这回打外国人,他们听不懂咱们的话,你得先学俄语。”
也就是说,娶了媳妇也没用呗,大阿哥:“……”
太子也说:“大哥上战场年龄不够,按律法要到十六岁才可成丁。”
见大阿哥急了,太子话锋一转:“大哥上不了战场,倒是可以学一学俄语,跟着使团过去谈判。”
沙俄从明末就开始东扩,侵占大量土地。先帝在位时忙着统一,没时间搭理,直到康熙朝前期完成大一统,这时候才腾出手来驱逐。
清朝驱逐沙俄,可以定义为自卫反击战。
本来打就是了,毕竟是正义之师,奈何准噶尔又闹起来,勾结沙俄一起跟清朝对着干。
平三藩打了八年,收台湾用了两年,紧接着就要面对沙俄和准噶尔联手的肘腋之患。
战事几乎无缝衔接,对国力的消耗颇大。历史上为了避免双线作战,康熙皇帝决定一边打一边谈判,战事没停,谈判也一直在进行。
当时清廷派出去的谈判代表是索额图,在雅克萨之战后,代表清廷签署了中俄历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即《尼布楚条约》。
雅克萨之战,清朝是战胜国,可在《尼布楚条约》中还是对沙俄做出了让步,从而失去大片土地的控制权。
这一世索额图提前养老,郝如月倒是很好奇皇上派谁去谈判,便问太子。
没想到太子还真知道:“是明相。”
原来是明珠,那郝如月就放心了。
历史上不管是平三藩还是收台湾,索额图都是主和派,而明珠都是主战派。尽管明珠年纪比索额图大,人也更圆滑,但明珠本人绝对比索额图要激进一些,更有血性。
而且明珠不敢在皇上面前摆资历,凡事以皇上马首是瞻。
康熙今年三十岁,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若没有人苦劝,多半不会放弃任何一寸土地。
对了,这时候并没有领土的概念,大约在不抛弃不放弃的前提下,还能有点收获。
大阿哥听说自己不能上战场,与年龄有关,与娶妻无关,立刻收起了娶妻的心思。
不能上战场,去战场边上瞧瞧也是好的。
自打太子出阁读书,乾清宫南庑房便有了课程表,外语课被安排在下午骑射课之后,几乎天天学。
俄语大阿哥也能说上两句,但钦差大臣是明珠的话……他恐怕要避嫌。
大阿哥垂头:“我不去了!”
太子用胳膊肘拐了大阿哥一下:“若我去汗阿玛面前为你说项,你去不去?”
大阿哥激动抬头,太子不介意的话,他当然想去。
又看郝如月:“皇额娘,我能去吗?”
郝如月知道太子这样说,是信得过大阿哥的人品。而且明珠一直惦记着大阿哥,正好给他们一点机会相处,让明珠早些死心。
明珠早点死心,不掺和夺嫡,也许还能多给太子攒几年钱。
郝如月笑着鼓励大阿哥:“想去倒是可以争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