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门嫡女重生后,禁欲丞相掐腰宠(105)

作者:一纸半 阅读记录

楚序想起那日,不禁翘起嘴角,道:“嗯,很愉快。”

“如此便好。”

只要楚序觉得值得,他们便会支持他,就像以往一样,无条件地相信他所有的决定。

待知言拿着药包出去,楚序的嘴角才一点点冷了下来。

“只需去问喜欢他的人即可。”

知行一语道醒梦中人。

他设身处地地想了想,若高闻雁哪天有了喜欢的人,那么,他必能第一时间知道。

一旦注意起一个人,无论光明正大,还是偷偷摸摸,必然连那个人的目光所及,都一齐注意了。

所以,在他不由自主将目光投向高闻雁时,哪怕只多停留了一秒,注视着他的人也可能会发现。

文安公主,是留不得了。

第104章 去完一趟宫里就蔫了

虽然不能参与法事,但不妨碍高闻雁请求旁观。

如她所料,丽妃果然来了,此外,到场的多是些皇子公主们。

高闻雁找了找,没见到朱忆琴的身影,便猜她是去陪太后了。

于是她自然而然地站到了丽妃身边。

丽妃长得美艳,一颦一笑皆极具异域风情,是以高闻雁一眼便认出了她。

看到高闻雁站在身侧,丽妃还暗暗好奇地打量了她几眼。

高闻雁友好地朝她笑了笑,可终究没能打开话头。

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后面再想开启对话就更加困难。

一场法事下来,高闻雁满脑子都是要如何与丽妃打开话头。

然而,最终只能看着丽妃朝文安公主迎去,手挽手地离开了视线。

高闻雁从头到尾,真就只做了一个站桩。

为此,她十分沮丧。

这么多年,她在京城没有闺中密友,果真是有缘由的。

她两日连连丧着脸,高闻庭实在看下去了,将她从摇椅上揪起。

“这是如何了?怎去完一趟宫里就蔫了?”

高闻雁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道:“我在想事情。”

高闻雁没有骗他,她确实在想要如何打破这个僵局。

认识丽妃迫在眉睫,可她的计划并不顺利,法事结束后,文安公主也没有再找过她了。

她只能感叹诸事不顺。

为了让高闻雁提起精神,高闻庭决定告诉她一个好消息。

“你可还记得,你嘱咐过的薛赫?”

自然记得。

在谢参受刑后,高闻雁便与高闻庭说了,借着杏花楼,做局让薛赫失言、失仪,且越大越好。

于是,在高闻庭的有意安排下,薛赫果真去杏花楼越来越频繁。

升上爱饮酒,为了投其所好,薛赫亦有嗜酒的习惯。此番失意后,更是愈发酗酒。

然后酒后总是容易失态的。

高闻庭偶尔抛个印子,杏花楼里不缺将其延伸的人,一来二去,难免就会说到薛赫身上。

或许也不尽是在说薛赫,只是薛赫正是十分敏感的时期,听过一两回,便开始草木皆兵。

时间久了,矛盾就这样产生了。

薛赫是个要面子的,加上薛贵妃的关系,在京中嚣张跋扈惯了,这口气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咽下。

有一次,一位诗人不过在拼谈刘禹锡的诗作,正说到那首《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谁知薛赫就在隔间,竟是一个酒杯就砸了过去,将那小诗人砸个头破血流。

小诗人很气愤,可见他身边的人皆亮了兵器,又听闻那是薛贵妃的侄子,小诗人这才罢休。

可文人到底是文人,又岂会轻易摧眉折腰?

于是小诗人选择了自己的报复模式:写诗。

那诗极具内涵,句句不提薛赫,句句皆指向了薛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又一个文人被暴打一顿后,选择了同样的方式。

一时间,京城里形成一种奇怪的现象,流传的诗句竟多是嘲讽薛赫官权压民的。

于是满京皆知,薛贵妃有一个侄子,治水不力,贪污不说,四处借着身份欺压百姓,作威作福。

尽管如此,可高闻雁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第105章 丞相一直有一副好皮囊

高闻雁又去了浮华楼。

自从杏花楼不大欢迎薛赫后,薛赫便开始混迹浮华楼。

然而浮华楼与杏花楼虽是齐名,性质性质与面相的人群却大有不同。

杏花楼多少文人墨客,浮华楼却多达官贵人,隐蔽性自然更好。

高闻雁是走了后门的,自然不会和薛赫遇上。

楚序说很快了,薛赫距离生事不远了,且让她再等等。

今日阳光好,正适合赏秋。

高闻雁带着幂篱,随他漫步在相府。虽然高闻雁也算是相府的常客了,这般悠闲地游览相府却是第一次。

正午,他们返回用膳,高闻雁远远瞧见一棵树,虽掉光了叶子,却与其他的大为不同。

那树下设了品茗的专位,想来楚序没少去。

如此精心呵护的树,该是相当名贵。

于是她问:“那是什么树?”

楚序微微一顿,神色忽然变得柔和起来。

“是一树杏花。”

杏花。

什么含义再清楚不过了。

高闻雁微微红了耳朵,道:“等到春日一定很美。”

“是,美不胜收。”

他带着高闻雁朝那杏树走去,边走边道:“往年杏花开时,我每日都在这坐上一会儿。”

虽然是无望的等待,可他仍是坐过了年年岁岁。

“到书房用膳吧。”

走进书房,笔墨的味道便迎面扑来,夹杂着空气中的檀香。

桌案上除了奏折,还放着楚序的书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