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门嫡女重生后,禁欲丞相掐腰宠(145)

作者: 一纸半 阅读记录

他这次去可就是当山大王的,一个不对劲就转身打回京城了。

这无疑是捏住了圣上的咽喉。

上一世圣上可以不管丰浴城,纵使城破了,百姓流亡,也影响不了京城一丝一毫。

可这次,如果高闻溪不乐意了,假意失败,那流寇可就要直指京城。

高闻雁没想过他大哥会用如此激进的手段,可事实证明,非常有效。

这就是手上有兵权的好处。

不像她,这一路走来这般艰难。

出乎意外的,高夫人摸了摸她的鬓发,道:“你也终有一天会如此。”

说着,她笑道:“我们家就你爹一个怂包。”

高闻雁此时却为高将军辩解:“爹只是忠心罢了。”

能接受儿女们的想法离经叛道,对固执的高将军而言,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所以高闻雁不打算再逼他改变,毕竟忠于君主是他这么久以来的信仰和原则,这一世挣到了现在这个局面,高闻雁已经有更多的信心了。

她打算往后偷偷地大逆不道,只要不摆到明面上,或许高将军便不会那么难受了。

对此,高夫人夸道:“你还是有好好反省的。”

有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就行了。

第171章 我们的小将军来啦?

高闻雁进宫去见了太后。

按照朱忆琴的说法,在圣上考虑的那几日,太后曾去找过圣上,为了高闻雁能顺利获得官职。

所以,当高闻雁来觐见时,太后十分高兴。

“我们的小将军来啦?”

高闻雁不禁一愣,上一次听到这个称呼还是在陇南,楚序久违地这么唤了她。

她最近总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想起楚序,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参见太后。”

“快快请起。”

太后遣退了其他宫女,只留下贴身侍女。

在朱忆琴的搀扶下,她缓缓走到高闻雁面前,两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高闻雁恭恭敬敬地接过了茶,却觉得这味道有些熟悉。

她轻抿一口,只觉清香无比,尔后又有回甘。

太后以为她喜欢,便命人再给她斟上。

“这是云南的一种香茶,稀缺的很,哀家也不过机缘巧合才得了些。”

如此珍贵的茶却拿来泡给她喝,高闻雁心中十分感激。

“谢太后厚爱。”

她又饮了一杯,果然嘴里淡淡的泛着甘味。

高闻雁本欲隆重地谢过太后的恩情,却不想被太后轻描淡写地挥手带去。

“举手之劳罢了。”

她笑眯眯道:“哀家亦是女人,我朝能出一个女将军,哀家亦是很开心。”

说着,她拉着朱忆琴的手,感叹道:“这孩子是个可怜人,或许有一日,她也能在朝堂混出自己的天地,那哀家就放心了。”

“琴儿亦是武将世家出身,只是比不得女郎幸运,日后若女郎能多带带她,她便也算不辜负祖辈了。”

这话意义深重,朱忆琴慌忙跪下,道:“琴儿只在太后身边,哪也不去。”

“傻孩子。”

太后摸了摸她的头,慈祥道:“哀家已是夕阳人,你该去看看外面的天空了。”

朱忆琴的祖母与太后是手帕之交,这么多年来,太后是真将朱忆琴当做亲孙女来疼的,自然不想她囿于这深宫之中。

帮助高闻雁,一是因为她同为女子,其二则也是在为朱忆琴铺路。

她本是武将女,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是改变不掉的。

待高闻雁去边疆,朱忆琴便可跟着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走走不一样的路。

朱忆琴与高闻雁年纪相仿,且高闻雁的为人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将朱忆琴交给高闻雁,太后十分放心。

“定不负太后所托。”

如此,这事便这么定下来了,唯有朱忆琴哭红了鼻子。

她向往归向往,可留下太后在这里,朱忆琴心中难免不舍。

结果换来了太后的嘲笑:“多大的人了,还哭呢。”

太后忽然低声道:“回去好好收拾下东西,女郎返疆估计不远了。”

高闻雁心中大惊,不知太后何出此言。

只见太后清明的眼睛朝自己看来,里面笑意不减。

“丰浴城那边传来消息,派去的那些个庸人,怕是保不住。”

所以,高家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

太后即位后,被圣上剥去了实权,可她一辈子扎根在宫中,最不缺的就是消息。

于是她细细嘱咐高闻雁,能走多快,便走多快。

她道:“哀家与圣上虽不亲,可到底相处几十年,对他还是了解的。”

圣上最近焦躁不安,只怕又会做出什么荒唐事来。

“这江山交于他,可他却只看到了皇座,见不到底下的黎明百姓。”

“孰不知,这长安城啊,已被乌云罩住。”

“若哀家再年轻些,怕是另一番天了。”

只可惜,她终究是老了,谋划不动那么多东西了。

第172章 小九终归是懂事多了

朱忆琴率先反应过来,如若高闻雁出去后会有危险,为何太后执意要把自己送走?

想到圣上近来一次比一次冷漠的脸,朱忆琴忽然慌了。

她哀求道:“太后,您与我们一起走吧!”

太后笑着摇摇头:“圣上对我的忍耐也快到极限了。”

“我害了他母妃,接着他又害了我儿子。”

“我们相恨了这么多年,也该有结果了。”

“这深宫里,亲血脉尚可互残,遑论我们这种搭伙母子?”

最终,还是太后一锤定音:“此事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