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夜迢迢(149)

当然这都是大头,小头都被执行任务的将军们留下了,手下的兄弟们跟着他们出生入死,奖励是不能少的。

别看樊锵远离长安,苦守着边关,好像日子过的挺艰难,实际上他的身家可比长安城里同品级的武官们富裕得多了。

秦时这会儿还想不到那么远,他只是看什么都稀奇。女人用的首饰看着稀奇,金块银块看着也稀奇,里面最多的竟然是铜板!

秦时有一种把樊锵的家底都搜刮干净的错觉。

“这是啥?”他从一堆铜板里拨拉出两个龙眼大小的玻璃珠子,上面画着蓝色的一圈一圈的图案,摸一摸,眼睛状的图案还是微微凸起的。

这个时代不会有玻璃,但古代的人会用宝石来烧制琉璃。秦时捏着小玻璃珠翻来覆去的看,心里稀奇的不得了,好像小时候逛夜市摊寻宝的感觉。

秦时上小学的时候,他们家后街的夜市上有好多摊子都是卖工艺品的,还有一些真假不知的古董。什么铜钱啊、玻璃珠啦,他都见过。后来那条街就不见了,老房子都被扒掉,修起了崭新的写字楼,秦时还遗憾了很久。

“蜻蜓眼。”魏神仙说:“西域传来的玩意儿。”

秦时惊讶的哦了一声,心想原来这就是正宗的蜻蜓眼啊,在现代社会里仿制的工艺品倒是见了不少了……都比这个真的光鲜好看。

“值钱吗?”

“拿回长安能卖几个钱,”魏舟拨拉拨拉桌面上的琉璃珠,不太当回事儿,“女人家喜欢拿这个做首饰。”

秦时把这些东西分分类,问魏舟,“这些东西加起来有八百两银子吗?”

魏舟的手一顿,“八百两?!”

“对啊,”秦时一脸单纯的与他对视,“我寻思着,反正是卖给镇妖司,也算是做好事儿,就不讨价还价了。樊锵说八百两,我就同意了。”

魏舟的眉毛一下子竖起来了,他看看秦时,再看看贺知年,怒道:“他傻,你就看着他犯傻?”

秦时,“……”

这啥神仙啊,怎么当面骂人呢?!

秦时忿忿的辩解,“我不傻。”

魏舟没理他,还在怒视贺知年,“写契书的时候樊锵把你撵出去了?”

“那倒没有。”贺知年扫一眼秦时,觉得他脸上愤愤不平的小表情看上去确实有点儿傻。

“小秦说要支持镇妖司,不想拿药方发财,这是好事。”

“我知道这是好事,”魏舟更怒,他抬手指指桌子上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八百两?”

贺知年一下笑了出来,“樊锵说了,他家底就这么多,再多也没有了。让我跟你说,契书上就写八百两,让你给他和小秦一人写一张欠条。回长安了找镇妖司给还上。”

魏舟,“……”

合着八百两在这里等着他呢。

魏舟指指秦时,再指指贺知年,悻悻的把手收了回去,“我这不是想着,从樊锵这里多搞点儿银子出来么?”

“我怎么觉得,”贺知年斜睨他一眼,“老樊是怕你不还钱呢?”

魏舟,“……”

贺知年怀疑魏舟欠了樊锵的债还没还清,所以樊锵不放心,才把债主从他一个人变成了他和秦时两个人不说,给出的现银也这么的……抠搜。

贺知年用脚丫子想都能猜到,樊锵的家底绝对不止这么点儿破烂玩意。不过看在当盘缠也够了的份儿上,贺知年也懒得跟樊锵计较太多。反正镇妖司欠着秦时的,他也会帮忙追讨,不会真让秦时吃亏就是了。

至于樊锵和魏舟之间的恩怨,他懒得管,留着他们自己去掰扯。

贺知年叫伙计送来文房四宝,拿起笔递给了魏舟,“写吧。”

魏舟嫌弃的扫一眼桌子上的零碎东西,“这些,勉强算个二百两吧,不能再多了。”

“行。”贺知年痛快的答应了。他对魏舟坑樊锵是一点儿意见都没有。

魏舟笔走龙蛇,洋洋洒洒写下一张借银收据,这是借了樊锵二百两银子的收据。证人是贺知年,写完字据,两个人都按了手印。

贺知年收起这张欠条,留着明日给樊锵。又拿出一张纸递给魏舟,“来,这一张是你代表镇妖司欠秦时的,八百两银子,这可是秦时看在咱们出生入死的交情份儿上给的优惠价。”

优惠价这个说法,他还是刚从秦时那里学来的。

魏舟琢磨了一下,八百两买下药方,确实不能算太贵。再讨价还价也没意思,好像占人家孩子的便宜似的。

借据写好,两方与证人分别签字、按手印。

贺知年大模大样的收好了借据,拉着秦时回房间了。

魏舟在房间里转悠了两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然后他开始从头琢磨这笔账:樊锵给了秦时二百两,这二百两银子是樊锵在帮镇妖司的忙,镇妖司肯定要还回去——这是镇妖司跟樊锵的账,肯定要还的。

这个不用说。

还回去了,他就不欠樊锵什么了。

借据上的八百两是镇妖司跟秦时购买药方的钱……好像也没错?

魏舟摸摸脑袋,一时间有些转不过弯来:到底哪里不对劲呢?

八百两银子的账,秦时也是回到房间之后才反应过来的。

他有些好笑地拿胳膊肘戳了戳贺知年,“你这算不算欺负魏神仙?”

“这算什么欺负?”贺知年不以为然,“本来就是他跟樊锵更熟一些,借盘缠也该他出面去借,干嘛要推你出来,还打着卖药方的名义去借?搞得这么复杂,不是想占你便宜,就是他又犯懒,什么事都指望别人去做……惯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