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传播华夏文明拯救世界(151)

作者: 相思不再念 阅读记录

正方形的底面对应的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内部则呈阶梯式,既一层一层往上加的重叠式,外部则用石灰包了起来。

“阶梯金字塔!”

南音呢喃,林院长正专心致志干活,耳朵却将她的话听了进去,下意识接话,“是不是很神奇?”

南音嗯了声,确实神奇。

她大概知道这座金字塔是谁的了。

不过谜题嘛,还是让院长他们自己挖掘的好,她什么都去透露,院长他们的考古活动会失去很多乐趣。

知道这座被掩埋在黄沙下的建筑物是金字塔就行,剩下的等他们有需要,她再来做那个解密家。

“里面还有器皿?”

她佯装好奇询问,院长眉飞色舞,“探测机器人传回来的画面有,不止有器皿,还有很多的雕刻,不过被侵蚀的有些厉害,有一部分雕刻已经模糊不清。”

“修复是个大工程。”

南音就笑,“大工程也得做,金字塔的谜团能不能解开,可就指望我们这一代了。”

林院长哈哈大笑,“慢慢来吧,反正我们这批人是打算将后半辈子奉献给了母星。”

就没指望回去。

母星上的古迹遗址实在是太多,他们穷尽一生去挖掘,怕是都挖不完。

在这边每天都有活可以干,回去了轻松是轻松,但人生会少许多的乐趣。

“小南你要回去不?”

“我们是一个团队。”

一个团队,自然是共进退。

这话她没说,但话里的意思院长听出来了。

他满意颔首,不知想到什么,纳闷道,“古人类脑袋瓜子都是怎么长出来的?”

这问题问的南音一头雾水,正准备询问,他老人家又来了一句——

“小南,你知不知道我发现了什么?”

“什么?”

她配合询问,老院长停下手,指着全息屏道,“古埃及人对勾股定理很懂。”

“那个时候有勾股定理?”

“勾三、股四、弦五。”

第131章 感谢手下留情

南音言简意赅,“勾股定理早在华夏一族的周朝,就由一个叫商高的数学家提出过。”

林院长在心里算了算时间,“周朝和埃及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南音眼睛骤然瞪大,卧槽,老院长这么敏锐的吗?

“真有关系?”

看见她这个表情的林院长比她还震惊,忍不住拉出她几年前导入的世界地图看了又看,“这两地相隔挺远的呀,以当时的交通水平,他们到底是怎么扯上关系的。”

南音咽了咽口水,“据传夏朝就古埃及。”

“啊?!”

“只是传说,传承记忆有关于这部分资料的记载。”

“古埃及文明在公元前5000年前开始诞生,行为经济文化中心在公元4000年到3500年……这段时期的埃及历史和夏禹时期的华夏你是非常相似,相传大禹治水,治的是尼罗河……”

“等等,这个结论哪里来的?”

“《孟子·告子下》中的记载’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

南音言简意赅,“《吕氏春秋·应同》中也有过相关记载,说是‘及禹之时,天先见草,秋冬不杀’,您看过原版世界地图,对母星原先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您在好好对比一下这两句话。”

林院长想了想,恍然大悟,“受限于地理的原因,黄河是西高东低,由西向东注入大海,这也意味着它不可能出现洪水倒灌的情况。”

“但以尼罗河当时的情况,地中海的水位却是一直在变化。”

“另外,黄河流域的冬天很冷,草木都会干枯,而应同则说天先见草,秋冬不杀。”

“这也意味着符合秋冬不杀的环境和地中海附近的尼罗河对上了……”

要不怎么说是专业人员呢,本来脑子就转得快,这一钻研转得更快了。

举一反三算什么,按林院长他们的思维,举一反十也不足为奇。

南音朝他比了个大拇指,“您可真是太棒了!”

被夸的林院长咧着嘴笑,“那也得有你提供的世界地图,和相关环境气候的资料。”

不然他想深入的研究,也没办法研究,更不可能想到这些。

商业互夸,林院长是认真的。

南音被他老人家夸的头皮发麻,总感觉下一秒他老人家就会来一句——

“小南啊,你看能者多劳,要不你翻翻传承记忆,看看能不能把母星当时所有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这些都搞出来算了!”

一想到这点,她就不寒而栗,恨不得为自己的脑袋瓜子默哀。

万幸的是林院长这次没如她所想的一样给她加担子,而是大发慈悲也有可能是压根没想到这点的,和她严肃又认真的讨论起古埃及到底是不是夏朝这件事。

南音可不敢确定,这种没有实质性证据,只凭一个山海经金字塔就认定古埃及是夏朝这种事,太过不可信。

所以,最后的最后,她只能在林院长饱含期待的目光中,平静道,“甭管是不是,都是过去的历史,作为后人,我们该做的不是纠结这点,而是告诉大家,在母星上,有XXX等几个古文明。”

“至于大家伙要如何解读,那是他们的事。”

这话也对,作为后人的他们确实没纠结的必要。

毕竟他们不在那个时代,历史究竟是何种模样,不在其中只能用客观又理智的态度来观看。

研究!

念及此处,他点了点头,“你说的对。”

“古埃及文明你之前的记录不算太详细,趁着现在有空把它补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