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荣妃凡尔赛日常(149)
她给清音擦干净脚,就恭敬地下去交待宫人。
“主子可要传膳?”小林子进来请示。
清音穿着狐皮氅衣坐在炭盆边取暖,闻言点头:“让小厨房准备些热乎的,本宫就在这里用。”
小林子立即应下,不一会,丰盛的素斋就传了上来。
吃完午膳,清音正在懒洋洋地打盹,就听帘外若溪说:“主子,奴婢有事求见。”
她刚刚还在想若溪什么时候来呢,闻言道:“进来吧。”
若溪神情有些焦虑,进来行了礼,跟着清音来到无人的内室,才低声道:“主子,康皇后的事,只怕查不出来了。”
如今佟贵妃打草惊蛇,太皇太后一定会设法抵赖。往后若无凭证,只怕皇上更不会信了。
清音沉吟一会,问道:“康皇后有无可能是自尽而亡?”
太皇太后若想抵赖,也只能用这个理由了。只是康皇后好不容易等到儿子登基,有什么理由自尽呢?
若溪听了这话,立即反驳:“不可能,康皇后死前还说要给奴婢找一门好亲事。康皇后素来重诺,若是自尽不可能不做出安排。”
清音这才明白若溪为何一直坚信康皇后是被谋害,原来还有这种内情。
想到今日之事是自己设计,她对若溪有些愧疚,不由安慰道:“事情既然做了,总会有痕迹,会有真相大白的一日。”
若溪却有些心灰意冷,叹息道:“也许是天意如此,奴婢无法为康皇后报仇,娘娘不必安慰奴婢了。”
清音沉吟一会,说道:“若你想去侍奉康皇后,本宫可以安排你去景仁宫伺候。”
若溪犹豫了一会,摇摇头:“娘娘对奴婢有恩,奴婢也该报答一二。”
景仁宫里的只是一块牌位,还不如留在钟粹宫,还能不时看见康皇后的儿孙。
“既然如此,等雪停了,你可愿意代本宫去看看绿芙和香菱?”清音觉得不如让她出宫散散心,“她们出嫁也有几日了,本宫有些挂念。”
若溪一听这话,哪里不明白贵妃的好意,顿时心下一暖:“愿听主子吩咐。”
若溪出去后,清音躺在床上思索一会。
关于康皇后之事,太皇太后和康熙肯定会有一场谈话。可惜她无法探听,要想知道结果,就要看佟贵妃何时出来了。
若她出来的早,说明康熙没有被忽悠住。反之,则是信了太皇太后的说辞,对佟贵妃心怀芥蒂。
这么想着,她闭目睡了过去。
三天的祈福很快过去,次日康熙驾临钟粹宫,神色不佳。
清音挥退殿中宫人,给他添了一杯茶,轻言细语地问:“皇上可是心情不好?”
康熙叹息一声,摇头不语。
清音见他不想说,便没有打扰,起身到旁边写字。幽幽地墨香散开,一副清秀隽逸的丹青在白纸上绽放。
她的字也练了几年了,此时已经初具风骨,看着就颇有成就感。她又重新取了一张纸,正要再写,就见康熙起身过来。
康熙刚刚得知康皇后的死因,既愤怒于吴良辅胆大包天敢染指天子妃嫔,又为死去的额娘委屈。和太皇太后预料的一般,他对无法保护女儿的佟家有些迁怒。
他坐着静静喝了一盏茶,心情终于平静了些。抬头就见清音正在次间练字,一身淡绿色氅衣窈窕沉静,在朦胧的灯光下,仿佛莲花绽放。
“写得什么?”他站在清音身侧打量了一会,赞叹道,“所谓字如其人,你的字也如出水芙蓉般清丽。”
清音见他有心情看字,就知道已经平复了心情,不由笑道:“皇上的字才是行云流水,堪称大家。今日良辰难得,不如赐下墨宝一副?”
康熙听了这话,却笑着走到她身后,抬手握住了她的手:“不如咱们一起写一副,才不枉良辰美景。”
清音被他抱在怀里,带着手在纸张上笔走龙蛇,不一会,就写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清音念了一遍,不由笑着问道:“皇上这是在哪里见了丽娘,才有这般感想?
这两句出自《牡丹亭》,女主角就是杜丽娘。
康熙听她打趣,也笑道:“朕自然是在钟粹宫见到的丽娘,果然如花仙一般美艳动人。”
他说着在她脸颊上亲了亲,眼神带着一丝暗示。清音微微笑了笑,没有推拒。
朦胧的灯火从海棠红软烟罗透进来,柔和得仿佛轻柔的月色。清音靠在康熙怀里,鬓角微汗,乌黑的长发铺了半床。
半梦半醒间,只听康熙问:“清音,你入宫多年,可想自己的家人?”
清音闭着眼道:“开始是想的,不过后来就不想了,想又有何用呢?”
康熙听了这话,又问:“那你可怨恨家人送你入宫?”
清音睫毛动了动,回道:“也怨过,恨自己为何要生为女儿身,天生要为家里牺牲。”
这话当然是编的,古代女孩天生就被洗脑了,很少会感到不公平,更别提怨恨家里了。
“是吗?”康熙呢喃了一句,就没再说话,闭着眼似乎睡着了。
清音见此,心中却有所猜测。康熙好好地突然问起这些,只怕是有感而发。
联想到他傍晚时去了慈宁宫,清音哪里不明白他是为康皇后问的。看来太皇太后果然已经从康皇后之死撇清关系,反而让康熙迁怒于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