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荣妃凡尔赛日常(186)
此时皇上催促贵妃,众人更能体会到皇上的急切。他只怕是巴不得推翻钦天监的批语,好册封荣贵妃为后。荣贵妃一说起,可不就顺水推舟了。
清音对康熙道:“皇上可还记得,东暖阁的窗户大开?”
康熙自然记得,所以清音的意思是有人通过窗户纵火,他不由问道:“只是东暖阁并无引火之物,此人是如何放火?”
按照常理来说,放火自然是要用火镰或者将火把扔进东暖阁,才能将里头的帐幔引燃。
着火之时正是白天,不可能有人能在众人眼皮子底下纵火。
东暖阁无人进来,也没有留下任何纵火的痕迹。因此钦天监说上天示警降火,才让人深信不疑。
清音示意众人去看那索伦杆,说道:“皇上,这锡斗时常添加食物,若有人在此处引火,定然不会引起众人注意。”
听了这话,惠妃顿时质疑:“那里离东暖阁如此远,如何放火?”
清音看向钮祜禄妃,含笑问道:“妹妹也是学富五车的人物,可知此人是用何物点火?”
钮祜禄妃在荣贵妃提起索伦杆时,脸色就渐渐苍白,此时勉强道:“臣妾才疏学浅,并不知还有此物。”
荣贵妃明明是宫女出身,理应见识短浅,为何会知道此物?
康熙听到这里,却已经明白,他恍然大悟地笑道:“朕怎么没想到,淮南子有云,’阳燧……执日高三四丈时,…..吹之则燃,得火。‘,此人只怕利用类似于阳燧之物纵火。”
阳燧是一种古老的点火物品,只是发展到清朝时,已经习惯用火镰了,一般人并不知道这种东西。
清音开始也没想到这东西,不过她知道盛夏季节用矿泉水瓶都能点火。古代没有矿泉水瓶,但将金属物磨成凹透镜的形状却不难。
原来还有种东西叫阳燧。
清音顿时笑道:“皇上果然学富五车,也知道此物。”
她说着转头看向小林子,吩咐道:“将人带进来,让皇上问话。”
小林子让人押着一个小太监回来,禀报道:“果然如主子所料,在他房中搜出此物。”
清音将东西接过来一看,只见此物形似铜镜,中间却是凹陷的,看着也是个古物。
她将这东西转交给了康熙:“皇上,你瞧瞧此物。”
康熙接过一看,果然是阳燧,立即看向地上的小太监:“你是受何人指使,还不从实招来?”
那小太监哪里知道皇上会亲自审问,吓得尿裤子,慌慌张张地说:“皇上恕罪,奴才什么都不知道啊,是侍书姑姑让奴才做的。”
“侍书?”康熙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却想不起是谁。“将她带上来。”
清音却记得侍书是钮祜禄皇后原先的侍女,皇后死后,应该就留在坤宁宫打理杂物。
侍书很快被带了上来,她似乎早就准备好牺牲自己,果断招认道:“奴才恨先皇后,只因奴才当初为了族人招认她下毒暗害荣贵妃,她便恨奴才入骨,时常打骂出气。昨日想起还要为了她在坤宁宫待一辈子,便起了念头烧毁她遗留的东西。”
这个理由如此合情合理,似乎极有可信度。只是那阳燧乃是传说之物,她一个宫女从何处得知?况且此事发生的时间太巧了,几乎就像是设计好来害荣贵妃的。
康熙自然不信她的说辞,便让魏珠拖下去继续审问。至于怎么审,那就是慎刑司的事了。
可惜侍书嘴紧得很,几乎被打得只剩一口气,依旧咬死是自己的主意,并无他人指使,事情陷入了僵局。
不过起火已经断定是人为,钦天监自然是胡言论语,皇后之位依旧是她的,钮祜禄妃的计划自然失败了。
只是也应该给钮祜禄妃一个教训,不然她往后还会生事。清音暗自猜测侍书受了钮祜禄妃的胁迫,不然不会这么不怕死。
她想了想,看向钮祜禄妃:“皇上,侍书是先皇后从宫外带进来的,不知妹妹可曾识得?”
她和先皇后是亲姐妹,怎么可能不认识她身边的贴身侍女?
钮祜禄妃见荣贵妃依旧在怀疑自己,只觉得心头发紧,神色僵硬道:“依稀记得,不过许久未见了。”
“是吗?”清音见康熙看钮祜禄妃的目光变得若有所思,又问道,“昨日妹妹还进过东暖阁,应当没有开过窗户?”
康熙一听提起这个,觉得钮祜禄妃的嫌疑就更大了。钮祜禄妃昨日去东暖阁缅怀,如果趁机打开窗户,岂非容易得很?
钮祜禄妃接触到皇上怀疑的视线,只觉得心惊肉跳:“臣妾不知贵妃在说什么,臣妾并未打开窗户,也和起火之事无关。”
清音挑眉:“妹妹怎么说起起火之事?此事和你有什么关系?”
钮祜禄妃顿时语塞,她似乎不应该跟着荣贵妃的节奏走,不然只会越描越黑。
宜嫔见这情形,顿时眼珠一转:“起火之事是何人指使,审一审这吴副监不就水落石出了?”
是啊,众人都想起来还有一个证人,顿时看向地上昏迷不醒的吴副监。
“万万不可。”钮祜禄妃脸色大变,如果吴副监招认,一切都完了。
“为何不可?”康熙顿时不满地看向钮祜禄妃,对她的怀疑更深。
钮祜禄妃勉强找了一个理由:“吴副监毕竟是朝廷命官,不宜轻易受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