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荣妃凡尔赛日常(199)
说来惭愧,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她不是住在这个宫里,就是搬到那个宫里。面对的永远是四四方方的天,都快要忘了自由的感觉了。
“塞外?”康熙回忆了一下,“风景倒是壮丽,只是风沙大,不比南方风光旖旎。”
北面除了风沙牛羊,没什么可看的风景。要说风光秀丽,还要看南方。如今三藩叛乱逐渐扑灭,等收复了南方失地,再带她南巡不迟。
清音听了这话,心中一动。
南方哎,烟花三月下扬州,康乾盛世皇帝屡次南巡,想必体验感十分不错了。
不过三藩未除,要南巡也是以后的事了。
接这样过了好几日,这天清音正在太皇太后宫里请安,太皇太后让她读资治通鉴。
读到《唐纪》这一卷时,太皇太后问道:“唐代出了个武则天,皇贵妃如何看?”
清音愣了一下,抬头看向太皇太后,却见她正闭目养神,看不出神色。
不过这个问题很敏感,清音自然不能表现得离经叛道,回道:“武则天虽当了皇帝,却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实乃得不偿失。”
现在男权社会,写书的都是男人,当然会骂武则天了。不过到了现代社会,大家都承认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帝王。
“若不论史书,皇贵妃觉得武曌的一生如何?”太皇太后却依旧问道。
清音总算意识到了什么,太皇太后似乎在试探自己。提及的人又是武则天,莫非她怀疑自己有谋朝篡位的野心?
若真是如此,她就要小心了。太皇太后可不是心慈手软的女人,不能让她觉得有威胁性。
“武则天虽风光一时,却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实非幸事。”一般人也当不了武则天啊,光是杀死亲儿子这一点,就非常人能做到的。
太皇太后抬眸看向她,眼神带着一丝揣度,半晌点头:“是啊,武曌早年风光,晚年凄凉,实非幸事。”
她说着又问:“听闻你娘家兄弟近来入了仪鸾卫,可是真的?”
仪鸾卫负责皇帝出行的安全,其实就是御前侍卫。御前侍卫听着是个小官,实则是贵族男子镀金的捷径,一旦外放就是一方大吏。
清音有进献天花疫苗之功,康熙当然会有所表示,就让她二弟入了仪鸾卫,准备提拔他做官。
“是。”清音自然不能担一个培植外戚的罪名,解释道,“天花预防有效,皇上大喜,便提拔了二弟。”
这是她用功劳换的,并非谄媚所得。
“天花之事,的确功在千秋。”太皇太后说完沉默了一会,问道,“皇帝眼看着就要回京,你留下陪哀家,心里可有不愿?”
清音自然不愿意,只是却笑着说:“孝敬老祖宗,没有不愿意的。”
“山高路远的,你就不怕皇帝忘了你?”太皇太后今天的问题格外难缠,清音心中又是一紧。
咋回事,太皇太后不就打着这个主意吗?怎么还自己戳穿了?
她是想自己回答“是”还是“不是”?
“皇上素来念旧,必不会忘了臣妾。”保险起见,还是表现得对康熙在意些,不然也太奇怪了。
见马佳氏十分自信,太皇太后笑了一声:“你倒是相信他,那哀家就安心了。”
皇帝是多情之人,她不会看错的。马佳氏的自信,来得太早了些。
转眼间康熙起驾回京已有五日,清音每日陪着太皇太后,十分清闲。
这日去太皇太后宫里请安,太皇太后看了一封信,就目露惊讶,转头看了清音一眼。
“太皇太后可是有事吩咐?”清音猜测信上写了和自己有关的事。
没想到太皇太后却将信递给她,神色带着一丝忧虑:“皇贵妃瞧瞧吧,皇帝太不像话了。”
清音满腹狐疑,先看了落款,见是钮祜禄妃写的,有些惊讶。
再看信的内容,大意是:皇帝突然选了许多宫女到南苑伺候,钮祜禄妃担心皇帝伤着身体,便写信求助。
康熙选了许多宫女伺候?
清音正在心里琢磨,就听太皇太后叹息:“这些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这才几日,哀家就担心他的身体受不住。”
皇帝变得这么快,太皇太后已经不担心皇贵妃有威胁了,转而担心皇帝沉迷女色弄坏了身体。
清音却满腹狐疑,康熙素来注重养生,平日里临幸后宫也是克制的,怎么会突然沉迷女色?
“皇贵妃可要写信回去劝劝?”太皇太后见马佳氏眉头微蹙,就知道她还是没有了开始那份自信。
皇帝愿意看别的女人,她自然乐见其成。只是一下子选了好些个,到底放诞了些。
清音却摇头:“臣妾不知原委,倒不好贸然相劝。”
昨日康熙还写信来,瞧着深情款款的。若他一边猎艳,一边对她示爱,那还真够恶心的,她才不担心他的身体。
清音不担心,太皇太后却坐不住,连忙写信回去相劝,让皇帝送一部分宫女回宫。
不知是不是有了心理暗示,后来清音接到康熙的每一封信,都觉得虚情假意,回信就敷衍了许多。
十月中旬,清音几乎已经忘了康熙这个人。这日正在宫中午休,就听见外面一阵喧哗。小林子一脸笑意进来:“主子,皇上来了。”